發生在1640年到1648年的英國革命,雖然被後世部分國家的曆史教科書定性爲一場旨在反對王權專制的資産階級革命。
不過後世的資産階級賺了錢以後肯定不會想去英格蘭共和國這樣一個據說是資産階級專政的國家生活的,因爲這個國家根本就沒有“生活”!
這個國家現在不許抽煙,不許喝酒,不許看戲,不許跳舞,不許玩遊戲,不許打扮得漂漂亮亮,不許大吃大喝,不許睡懶覺,更不許大手大腳花錢什麽的。至于搞小三小四什麽的,差不多就是死罪啊!至于同性之愛,呵呵,想知道啥是基督之怒嗎?
在現在的英國,隻許努力工作,努力工作,努力工作,最好一天八小時用于休息、吃喝、生産小清教徒和向天主祈禱,其餘的時間都用來工作!連禮拜天的宗教儀式都要盡可能的節省
被後世噴成渣的“996”,在英國的工作狂清教徒看來,簡直就是懶惰到了道德敗壞的地步!
而且更可怕的是,那麽努力工作賺到錢後還不許大手大腳的花用,一日三餐,粗茶淡飯就可以了。節省下來的錢統統投入再生産,更不必考慮消費拉動經濟什麽的如果消費不足,那就大搞基本建設和發動戰争吧!
後世有哪個資本家會向往這樣的生活?去這個地方投資發展制造業倒是不錯。
至于反對王權專制現在的英格蘭雖然沒有了王權,但肯定是全世界最專制的國家,沒有之一!
哪怕朱慈烺這個東方專制君主,也沒他那麽專制,也幹不成他在英格蘭國内幹成的那些事兒。
而這位在英格蘭國内擁有絕對權威,已經到了可以藐視王權程度的(嫌王權太小)的獨裁者,現在覺得西班牙王國霸占美洲大好地盤的行爲一定不是天主的意思那麽好的地盤,居然讓不會建設隻會浪費的西班牙人占了,簡直就是對天主的亵渎,作爲天主最虔誠的信徒,英格蘭的清教徒怎麽能容忍這樣背叛上帝的事情繼續下去?
不過英格蘭的實力相比擁有世界帝國的西班牙而言還差了一些——雖然西班牙本土一片蕭條,根本不能和富裕發達的英格蘭相比,但是腓力四世還擁有南尼德蘭(比利時、盧森堡一帶)和意大利北部以米蘭爲中心的領地,那些地盤都是相當富庶,工商業非常發達,而且還有發達金融業可以向西班牙國王提供巨額高利貸,以支持西班牙的巨額軍費支出。
而且西班牙世界帝國的體量極大,在美洲還擁有遼闊的領地和大量的人口以及金銀收入。
另外,同屬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神聖羅馬帝國還可以源源不斷的向西班牙提供德意志雇傭兵。
也就是說,來自美洲的金銀所支撐起來的信用可以爲西班牙融到巨額軍費,而借到錢的西班牙又能購買産自米蘭、南尼德蘭和其他德意志工商業城市,甚至産自荷蘭的武器裝備,然後再雇傭一些德意志的傭兵,從而組成一支能爲西班牙王國而戰的軍隊。
而西班牙本土的人口是多是少,工商業是否發達,對于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的世界霸權來說,并不是特别重要的因素。
面對體量巨大,還可以從意大利、德意志和南尼德蘭得到戰争資源的西班牙世界帝國。小而強的英格蘭、法蘭西和荷蘭,雖然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敗西班牙,但是也沒有能力給予西班牙真正緻命的一擊——西班牙的陸軍、海軍也不算弱,英格蘭、法蘭西和荷蘭的陸軍再怎麽強悍,也沒有能力殺到馬德裏去把腓力四世趕下王座。
所以誰和西班牙打仗,都不能指望速勝,而隻能做長期的打算!
而長期的持久戰對于體量很大的西班牙世界帝國而言,又是比較有利的。
以英國和法國的實力,想要在一場持久戰中将目前還算強大的西班牙拖垮打碎是不現實的,除非他們能找到一個和西班牙世界帝國差不多體量的大國充當盟友
而且這個大國還要足夠富有,還要對西班牙世界帝國的“财産”垂涎三尺。
放眼世界,符合這個條件的國家可實在不多啊!
作爲克倫威爾的親信和英國新教徒政權的外交家彌爾頓的接班人,托馬斯.馬維爾很早意識到已經走向海洋的中國,将可以幫助英格蘭擊敗西班牙成爲西方世界的霸主,而且中國也是英格蘭唯一的選擇!
奧斯曼帝國和印度這兩國的體量雖然也足夠,但是他們夠不着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所以很難從打碎西班牙世界帝國的戰争中獲取利益。
其中的印度莫卧兒王朝和西班牙人一直都沒什麽過節,而且他們還有自己的一大堆麻煩事兒要對付。
奧斯曼帝國雖然和西班牙矛盾極大,但是他們一旦出手,很有可能會引發整個歐洲大陸對天方教西擴的擔憂,到時候哈布斯堡王朝又可以站出來扮演基督捍衛者了
而在英格蘭和西班牙的戰争即将爆發的時候,托馬斯.馬維爾就将聯合東方的大明帝國一起撕碎西班牙世界帝國的設想提交給了克倫威爾,并且從這位一國之主手中得到了駐大明大使的職位。
現在這位英格蘭共和國駐大明帝國的大使,就站在南京内城西面的三山門上,俯瞰着南京外城秦淮河畔的一派繁忙。
這個時代南京的秦淮河并不是一條河,而是一個小小的水系,有許多分叉支流,從南京東西一直流到南京城西,最後注入長江。其中位于南京内城的一段,那是相當腐朽奢靡,很不符合清教徒的世界觀,所以托馬斯.馬維爾是一眼都不會去看的。
他現在觀察的是三山門(内城城門)和江東門這一片的秦淮河沿岸地區——這裏是南京的手工業區,開設了至少兩百間“機房”,也就是紡織廠。行銷歐陸的中國絲綢,就有相當一部分産自此地。
南京的“秦淮機房”,在過去的十幾年間,都處于高速成長期。機房的規模不斷擴張,擁有幾百張乃至上千張織機的大型機房不斷出現。和機房同時擴張的還有印染坊和缫絲坊。
前者多位于南京内城的南護城河(其實也是秦淮水系的一部分)和外城的大小馴象門之間。
後者則都開在南京外城的東部,也就是北人難民和軍眷的聚居區——那裏在十幾年前還都是大片的農田,土地都屬于陵衛,後來朱皇帝将土地分給了追随他的軍人和義民。
而這些軍眷和義民爲了增加收入,就在分到的宅地上栽種桑樹養蠶。一開始他們所養的蠶并沒有什麽競争力,不少人都養虧了本。朱慈烺爲了收買人心,隻好替他們想辦法,從江南各地高價聘請了經驗豐富的蠶農傳授技藝,還自套腰包向支持退役軍官在南京東城開辦缫絲坊。
不過這些在朱皇帝支持下開辦起來的缫絲坊大多經營困難,浪費了朱皇帝好多真金白銀。直到五年前,有個從軍隊退役下來從事缫絲業的坊主冒了行業的大不韪,采用了“殺生法”,将收上來的活蛹直接放到熱水中煮從而得到完整的蠶絲!這個方法很快就被一幫不怕殺生的北人坊主效仿,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内,南京東城的缫絲坊就迅速崛起,稱霸東南,也連帶着推動了南京的機坊和印染坊發展。
現在出現在托馬斯.馬維爾眼前的南京外城,俨然就是一座火熱的資本主義之都了,繁忙而富庶的城市,讓馬維爾感到了一些親切,同時也察覺到了一點危險!
這裏沒有一點東方古老國家該有的腐朽和萎靡啊!雖然不能和清教徒的英國相比,但是架不住人多地廣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