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李自成的“裝活”,所以大順這邊現在是永昌四年了。而大清那邊則是順治四年,都是“四年”,倒是挺巧的。而更加巧合的則是大清和大順,都選擇了差不多的發展路線——都是中式封建王朝的初興模式。
大清和大順兩朝本來就是初興的中式封建王朝嘛!
大清的十旗制度(八旗加兩綠旗),說穿了就是明朝軍戶的加強版,并不是什麽來自草原大漠的體制。
而大順的老營兵制則是“授田到兵”,和早期的府兵制類似——早期府兵有單獨的軍籍,在隋朝開皇改革後才歸入民籍,現在大順也是将兵農二者分離。
在十旗制度和老營兵制外,大順、大清又都先後選擇了計口均田這個被後世認爲是“仙招”的土地制度。
這其實也是理所當然的,大順、大清的地盤人口密度都不大——他們拿的都是翻來覆去打拉鋸戰的地盤,能有多少人口?
而人少地多不就是計口均田的必要條件嗎?哪怕是小農經濟,也是需要一定規模的,如果小農産業規模太小,也是很難維持的。
計口均田之後怎麽都得維持個幾十年才能算成功吧?
如果搞個三五年就分化了,就又開始出現嚴重的土地兼并苗頭了,那不是真正的成功。
或者分田後沒幾年,農民們就背井離鄉,跑去美利堅當殖民者了,也不是計口均田成功的标志。
當然了,一個農民分到一畝兩畝的,出現難以維持的情況也是正常的。一家五六口弄個幾畝薄田的,那根本不是一個可以持續經營的經濟規模,必然會很快出現分化!
如今大順和大清的地盤上都沒多少人口,足以均出一個可持續的農莊經營規模。
而且他們兩方面還因爲種種原因和士大夫階級撕破臉了,根本得不到後者的支持。如果他們再去維護士大夫的土地所有權,而不采取最容易得到安穩的計口均田制,這不成了傻缺了?
李過和多爾衮都不傻,當然知道該怎麽辦了!
所以到了大清順治四年的時候,雖然大清朝的短線走勢看着不是很好——在陝西清軍丢了榆林和延安。山西那邊的清軍則依舊沒有能攻下大同府,還讓呂梁山抗清根據地有所發展。而在山東方面,清軍再次放棄了沂水大營,撤離了曲阜城下。
但是真正能夠看清局勢的人們都很清楚,大清國在中原的統治已經比較穩定了!
因爲在截止大清順治四年春,已經有十萬戶正綠旗的官兵和超過一百五十萬戶生活在河南、山東、北直隸還有山西省的貧苦農民,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土地。
其中對貧苦百姓的授田,大約維持在一口十畝的标準。即便考慮到現在的氣候狀況,這個數目的土地也足以活人了,而且還能活得比較滋潤。
所以在完成了計口授田的地區,漢人的反抗已經漸漸平息了!甚至在清軍四面包圍下還堅持了一年多的曹州明軍(李化鲸、宮文采部),也在順治三年末被多铎擊敗。
無法在曹州立足的李化鲸、宮文采被迫率領餘部突圍,去投靠了盤踞曲阜的史可法。
除了曹州明軍的兵敗,還有一件好事兒也在順治四年開春後落到了多爾衮的頭上——紅夷英吉利國的護國主克倫威爾大将軍派出的使臣布魯斯,終于抵達了北京城,而且還給大清皇叔父攝政王多爾衮送來了紅夷國的土特産,十二門三磅紅夷小炮,外加十二門在盛京由八旗漢軍工匠仿造(由布魯斯等英吉利人指導)的三磅炮。
布魯斯其實早就抵達盛京了,不過多爾衮并沒有馬上召他們去北京。這是因爲多爾衮并不信任這些紅毛洋人誰不知道朱慈烺在上海開商市招洋商,和紅毛黃毛的洋人關系好着呢!
這紅夷國怎麽會和大清要好?其中莫不是有詐吧?
所以多爾衮就聽了範文程的建議,要考驗一下紅夷國洋人——他們不是說紅夷國特産是大炮嗎?
那就傳授一點鑄炮的本事給留守盛京的正白旗漢軍吧!
還别說,這夥紅夷國人還真夠意思,忙活了大半年,總算幫着正白旗漢軍的工匠制造出了十二門三磅紅夷大炮——其實三磅炮在技術上對清朝的工匠沒有什麽難以克服的難點。
論起鑄造的難度,十二磅的紅夷大炮要高多了!
隻不過三磅炮對重量和精度的要求更高,而且還要打造專用的炮架,所以就費了點時間。
另外,滿清的“旗辦”手工業的效率也是低了一點兒。工匠們都是旗奴,不大願意學新東西——十二磅的紅夷大炮是他們做熟了的,各種“規矩”都摸索出來了,比如費料多少,費時多少,廢品率多少,上上下下都有數了。
所以工匠們鑄炮的風險較低,不大會受處分,日子過得也就安穩了。
而三磅炮是新産品,萬一沒弄好,在攝政王驗炮的時候炸了算誰的?
如今大清十旗法度森嚴,出了這種狀況是要追究責任的,搞不好還有人要掉腦袋
創新這事兒,是有風險的!
不過在拖拖拉拉了好一陣後,十二門三磅紅夷炮總算是鑄造成功了。
而且在這段時間中,布魯斯還爲正白旗的紅夷大炮牛錄訓練了一批“紅夷小炮”手。
在大清順治四年正月二十八日這天,在豐台大營的校場上進行了試射!
“轟轟轟”
炮聲密集的響起,八門随機挑選出來的三磅炮的炮口不斷噴出煙火,而且都是同時打響,炮彈一波一波的向前方三四百步開外的幾十個木靶飛去。不一會兒就将其中的一多半打得粉碎。
坐在一處高台上觀炮的大清皇叔父攝政王多爾衮臉上的笑意,那是怎麽都掩飾不住了。
自打血流溪之戰後,他就一直在爲可以迅速移動到明軍大炮發愁——他可是打了半輩子仗的軍事家,自己就懂一些大炮,更是運用騎兵的高手,也知道騎兵、炮兵配合運用的厲害。
但是他也沒想到明軍可以讓大炮“飛起來”!
在以往的明清交兵中,因爲清軍擁有壓倒性的騎兵優勢,所以掌握着戰場上的主動權,部隊在戰場上可以從容機動。反而是明軍需要保持結陣狀态,難以進行機動。
在這種情況下,明軍那些布署起來非常麻煩的大炮(大将軍炮、虎蹲炮、攻戎炮、佛郎機炮)基本上發揮不了威力——可以迅速移動的清軍根本不會給明軍炮兵太多的時間布置。
可是出現在血流溪戰場上的明軍大炮卻能迅速機動,迅速布置,而且射速很快!
它們的出現,至少可以抵消清軍在兩軍交戰中的機動優勢,使得清軍戰場上的集結陣地很容易遭到炮轟!
而且清軍的盾車和火炮陣地,也會被這種機動性極強,射速又極快的新式大炮摧毀。
所以多爾衮在過去的大半年中,就一直在催促各旗漢軍工匠加快改進大将軍炮,試圖用雙輪炮架的大将軍炮去對抗明軍的新式火炮。
可大将軍炮的射程太近,即便在改進了炮架後可以迅速開火,也很難對抗明軍的新式火炮。
而這個問題,現在終于因爲英吉利朋友的幫助,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