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内城的三山門外,秦淮河兩岸,店鋪林立,布幌飄揚。
這一帶屬于應天府下轄八縣之中的上元縣所轄,因爲秦淮河就在這裏注入長江,因此這裏就成了整個南京最繁華的地段了。而且和南京内城中同樣繁華的秦淮河兩岸一帶不同,此間的繁華更多屬于市井商人,屬于客居南京的東南才子。
在靠近長江的秦淮河邊,建有一座茶樓,茶樓的面積雖然不大,卻極精緻。
這茶樓背靠秦淮河,客人們可以一邊品茶,一邊欣賞秦淮河的美景。
距離茶樓不遠,則是十來間連成一片的客棧,許多初到金陵的客商才子,都會先在這些客棧中落腳,然後再慢慢尋找長久的住處。
跟随崇祯、朱慈烺父子“南巡大隊”一塊兒來到南京的左班監察禦史紀坤因爲被帶家眷,官職又低,所以就沒分配住處,而是領了幾兩銀子的住宿費自己找地方落腳了。他這個揚州才子對南京還是很熟悉的,所以就溜達到了屬于上元縣的秦淮河邊,找了處客棧租了間上房。當天晚上就出門到這處頗爲别緻的茶樓會友了。
今天晚上和紀坤相會的友人都黃宗羲找來的,都是客居金陵的江南才子,張煌言、羅大公也赫然在列。原來這黃宗羲和紀坤是老相識了,前幾日朱太子大軍入城的時候,紀坤也跟着一起,在大街上巧遇了看熱鬧的黃宗羲。所以才有了今晚的茶會。
另外,黃宗羲的朋友羅大公還請了個在秦淮河上小有名氣的清倌人,人稱蘇州才女的李昱霖來彈琵琶。
悠揚婉轉的琵琶聲中,幾個嘴上沒把門的風流才子就開始高談闊論了——明末的言論管制近乎于無,讀書人都自由慣了,說話非常随便,也沒人管他們。
“太沖兄?你怎麽總是皺着眉頭?是不是牽扯到閹黨之亂了?”紀坤看着眉頭緊鎖的黃宗羲就半開玩笑地問了起來。
黃宗羲白了他一眼:“春帆兄真以爲這次南京的變亂和閹黨有關?”
“這”紀坤尴尬地一笑,搖搖頭道,“成王敗寇啊!不過太子給徐弘基他們按上了閹黨的罪名,總歸表明了親近東林的态度。”
“是想利用東林吧?”黃宗羲容色凝重,“利用得很是巧妙啊錢牧齋、侯若谷都入了閣,史道鄰有領了七省總督,高硁齋也被打發去了山東當巡撫。東林一脈的首腦,現在不是被拉攏入閣,就是被發配去了邊疆前沿,而且還打着保名教、衛孔林的旗号!
現在他又給在南京勤王的勳貴、勳臣扣了閹黨的罪名,還以東林太子自居,想來是要以誅閹黨的名義在江南興大獄了”
紀坤的臉色也陰郁起來了,他其實也看出了朱慈烺的陰險——他自己不就是給封了左班監察禦史,還參與了淮揚衛所反腐,昧着良心和張世澤等人一起奪了許多軍籍士大夫的田産!
當然了,朱慈烺在淮揚二府所采取政策的打擊面并不廣,隻限于衛所和鹽商。對于沒有侵占軍田和染指鹽利的士大夫,仍然采取拉攏的政策。對于他們用詭寄土地和庇護商人逃稅獲利的事情置之不理——詭寄和庇護商人逃稅是明朝士大夫獲利的兩大手段,原理都是擴大士大夫免稅免役的特權。
詭寄通過幫助多田糧戶逃避賦役獲利。而庇護商人逃稅則是利用明朝鈔關的三不收原則(就是不收官戶的稅,不收太監的稅,不收進士和舉人的稅),允許行商以自己的名義經營,以獲取一定的利益。
明朝的田賦和商稅就通過這兩種途徑大量流失,明末的财政困難也就由此而來了。
而對于人數衆多,把控着東南基層的中下層士大夫們來說,鹽利他們摸不着,軍田也輪不到他們來吞——其實明朝士大夫做大壓倒勳貴的時候,東南的軍屯早就給勳貴、勳臣和軍籍士大夫吃幹抹淨了,根本輪不到民籍士大夫下嘴。
所以朱慈烺隻動鹽利和軍屯土地,并沒有觸犯到廣大民籍士大夫的根本利益。不過還是讓他們感覺到了一點不爽!
因此在南京“閹黨之亂”前,南京城内大部分的士子書生,其實都是在精神上支持“勤王”的。
“太沖兄!”松江才子羅大公打斷了黃宗羲的話,這胖舉人笑着說,“如今還說這些做什麽?南京城内的勳貴、勳臣都已經完了,勤王也成了閹黨之亂咱們這些民籍舉人,本就不涉其中,現在還攪和什麽?抓緊時間多讀點書,準備應付恩科才是頭等大事!”
“大公你就知道做官!”黃宗羲看着羅大公一臉期待的表情,隻是搖頭。
“我們讀書人,當然要爲朝廷效力了”羅大公笑呵呵的,“蒼水兄,你說呢?”
蒼水是張煌言的号。張煌言輕輕點頭,道:“如今東南是大敵當前,咱們是該出些力氣才是。”
他将目光轉向紀坤,“春帆兄,你現在有了官身,還去考恩科嗎?”
“不讓考了!”紀坤歎了口氣,“一入察院誤終身啊!”
“這話怎麽說來着?”張煌言一愣。
紀坤道:“這是千歲爺的規矩凡入察院之官,除左右都禦史之外,無論左班、右班,都不得再任察院以外的官職。而且除左都禦史外,察院官員一律不用進士,功名止于舉人。察院官員,也不得再參加科舉考試。”
張煌言又是一愣:“可是察院言官所涉甚廣,光靠舉人如何做得?”
紀坤搖搖頭道:“禦史以後不管那麽多了,隻查官員貪腐,左班查文官,右班查武官!”
黃宗羲吸了口氣:“這是要把察院變成官場之鞭啊!這太子不對頭啊!”
“的确不對頭!”紀坤壓低聲音,一臉凝重,“他很可能真的是太祖高皇帝附體的”
“瞎說!”黃宗羲搖搖頭,“紀春帆你怎麽也信了?”
紀坤道:“我本來也不信,可是察院裏面那邊北京勳貴、勳臣家出身的右班小禦史都說太子在三月十三日晚上就不對了,夢中淨是胡話,十四日白天又是長眠,還接茬說胡話,說什麽‘太祖爺爺雲雲’的,然後就跟變了個人似的”
他的話說到這兒,一直悠揚婉轉的琵琶聲突然間就走了調,然後就嘎然而止了。
羅大公扭頭看了看如花似玉的可人兒李昱霖,笑着道:“忘了曲譜了?要不要羅某教教你?”
李昱霖和這個羅大公挺熟悉,沒好氣瞪了他一眼,“謝大公兄了,小妹不曾忘曲兒,隻是憶起四月份時在秦淮河上聽說的孝陵驚變的故事說是三月十三日當晚,孝陵上空無故傳來長嘯之音,仿佛有人在天上痛哭,刻把鍾才停了。”
“有這事兒?”紀坤吃了一驚,看着張煌言、黃宗羲和羅大公。
張煌言和黃宗羲兩人又看着羅大公,原來這兩人是在北京淪陷的消息傳來後才入南京的。而羅大公這個松江才子倒是長居金陵,是秦淮河上的常客
“好像有這事兒!”羅大公仔細一想,“對,對,對聽梅家和蕭家的人說過!難道太子爺真的是太祖高皇帝再世?”
張煌言搖搖頭:“這事兒也太玄幻了吧?”
羅大公道:“甯信其有,甯信其有如果是真的,倒也是好事情啊!”
“好什麽好?”黃宗羲哼了一聲,“太祖高皇帝是怎樣的君王,大公兄還不知道嗎?”他歎了口氣,“若是真的,隻怕江南士林之禍不遠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