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這到是何物,爲何如此堅韌?”
望月閣裏,秦婉兒滿臉困惑的捏着一根透明絲線,用力扯了一下,隻感覺手心通紅、火辣辣的疼。
陳諾眼角微微抽搐,含糊道:“這個我也說不清楚,不知道阿姊能否幫忙編搓一下,我想用此物做個護身符挂繩。”
名義上這護身符就是秦婉兒送的,現在聽到陳諾的請求,秦婉兒嫣然一笑:“編個挂繩而已,這點粗淺的女紅,阿姊還是會的。”
說完,秦婉兒輕輕将手中魚線收好。
陳諾雖然含糊其詞不願多做解釋,但秦婉兒分明感受到這絲線的不尋常。
既然大郎不願細說,那自然有大郎的道理。
秦婉兒的心思很簡單,也就沒有過多計較。
秦婉兒櫻唇輕啓道:“傍晚時分就能編好,到時候我與大郎送來。”
陳諾聞此‘嘿嘿’一笑:“那就多謝阿姊了!”
說完陳諾擡腳就要往外走。
眼見就快走到門口時,陳諾心裏一頓,腳步忽的一停,扭頭詢問道:“對了,阿姊先前說的中秋詩會是怎麽回事?”
眼見突厥大軍臨近,長安城卻不顯山水,這時候還有閑情逸緻搞什麽中秋詩會?
陳諾心底納悶不已。
那胡商都能趕在半個月前将這望月閣甩出來,長安難不成一點消息面都沒有?那大唐建立在他國的情報系統是得有多爛啊!
“當今聖人登臨大寶,聽聞有五國使節來賀,此次的中秋詩會乃娘娘欽點,彼時京城必定才子無數。
我等曲伶之人,若能有幸博些眼光,自然是少不了賞錢。”
秦婉兒還未說話,一旁的秋桐便抱着個小箱子,施施然的走了過來:“這是大郎昨日要的一貫錢兩,還請大郎謹用。”
秋桐将裝有銅錢的小木箱擺在陳諾面前。
陳諾擡手搬了下,連着箱子足足能有八、九斤,以他的小身闆抱着很是吃力。
陳諾将小木箱放下,擡頭詢問道:“五國使節到訪?哪五國?”
手裏捏着世界通史,爲了把握大勢,陳諾昨夜還着特地看了下近幾年的曆史,史書上根本就沒有相關的記載。
李老二上位過程有點尴尬,如今有他國使節來賀,按理說應該大書特書才對,怎麽可能沒有記載的呢?
事出反常比有妖。
陳諾心裏不由的微微一沉,這世界通史,看樣子也不能全信啊!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具體消息哪是我等能夠聽到的。”
秋桐苦笑着搖了搖頭,繼而又道:“此次詩會娘娘鳳诏開放萬年縣東市興慶宮,京城周邊所有曲藝上佳者,隻需報備、皆可入内。
我們望月閣勢小,進不來那興慶宮,隻争得到了宮門外的一席偏地,那一晚的租金就是一貫錢,所以還望大郎諒解,并非姐妹們吝啬,而是閣裏現在真的沒有多少餘錢了。”
說是皆可入内,但沒有靠山的情況下,那興慶宮又豈是秦婉兒她們能進去的?
陳諾盯着小木箱,沉默不語。
良久,陳諾從中捏出十枚大錢,鄭重揣在秦婉兒縫給他的荷包内,語氣沉凝道:“我想去長安城看看!”
這裏距離長安城能有二十裏地,正常成年人一個時辰就能到了,也不算太遠。
看着一臉嚴肅的陳諾,秋桐和秦婉兒對視兩眼。
秦婉兒猶豫萬分,想了半天,這才道:“行,就依大郎的,但必須由方大哥帶着你一起!”
這幾天方直輪休,此時他和柳娘正膩歪着呢。
算算時辰,估計也快來了。
陳諾見兩人答應後,自然不在乎這點等候的時間。
再說,自己現在可是頂着個半大娃娃的身體,真要讓人一個人去長安,他也是有點心虛,現在有個人照應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等了能有盞茶功夫,那方直便悠哉哉的晃悠到了望月閣。
秦婉兒将陳諾要去長安的事情告訴這厮後,對方雖然有點舍不得柳娘,但嘴上還是痛快的應承下來。
……
“大郎,我們現在來長安幹嘛?後日才是中秋,那時候來豈不是熱鬧?”
管道上塵土飛揚,越靠近帝都,來往的行人越多,方直背着個小布包深一步淺一步的跟在陳諾身旁。
走了能有一個半時辰,這裏距離長安不過兩三裏之遙。
遠遠望去,八水環繞,王城壯闊而莊嚴,城牆是青磚砌成,無比雄偉,如一道黑色的山嶺橫亘在地平線上,給人以強大的壓迫感。
源遠青史五千年,遺留華夏詩萬篇。
穿越千年,遙看古國,陳諾原本平複的心情控制不住變得狂熱起來,整個人血脈噴張,一種難以自述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這裏大唐,華夏的大唐!
陳諾前世雖是個孤兒院長大,沒體驗過什麽人間親情,但他卻知道感恩,他血管裏留得是炎黃的血,若不是這個國度培養他成年,他絕不會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輝煌。
陳諾以前雖靠搗騰古董爲生,但他可以拍着胸脯發誓,他倒賣出去的都是别國東西,但凡是華夏瑰寶他從來沒有外流,他從來沒有做過對不起祖宗的事!
“想什麽呢?”
眼見陳諾怔怔的站在原地,方直笑着晃了晃手,道:“第一次來京城,怎麽樣?夠大的吧!”
“确實很大!”陳諾回過神來,頓了頓,轉而語氣堅定補充道:“不僅大,而且還很氣派,很有威勢!”
能在皇城邊上當差,方直小日子過的也算是清閑。
在他心裏隻要能讓他過好日子,那就是好朝廷,好王都。
陳諾掃了方直一眼,翻了翻眼皮不再說話,埋頭向前走去。
中秋節,又稱月夕、仲秋、追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華夏諸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仲秋’,到魏晉時有“谕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
中秋始于唐初,盛行于宋,至明清時,才成爲與春節齊名的華夏傳統節日之一。
此次中秋盛會承長孫皇後懿旨,實乃空前。
“此次‘中秋詩會’在華夏文化史上,必将濃墨重彩的書上一筆!”
站在通化大街上,看人流來往如織,陳諾眼中乍然綻放出一抹精光。
這第一桶金,他知道該怎麽挖了!
筆趣閣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