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将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
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譯文〗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譯文〗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爲主,常無欲,
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爲主,可名爲大。以其終不自爲大,故能成其大。〖譯文〗
【第三十五章】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yuè)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視之不足見(jiàn),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譯文〗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xī)之,必固張之;将欲弱之,必固強之;将欲廢之,必固興之;将欲奪之,必
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譯文〗
【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爲而無不爲,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
之樸,夫亦将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将自定。〖譯文〗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下德爲之而有以爲。
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上禮爲之而莫之應,則攘(rǎng)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
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bó)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
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bó);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譯文〗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
得一以爲天下貞。其緻之。天無以清将恐裂,地無以甯将恐發(fèi,“發”通“廢”),神無以靈将恐歇
,谷無以盈将恐竭,萬物無以生将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将恐蹶(jué)。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是以
侯王自謂孤寡不穀(谷gǔ)。此非以賤爲本邪(yé)?非乎?故緻數(shuò)輿(yù)無輿。不欲琭(
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譯文〗【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将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
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譯文〗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譯文〗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爲主,常無欲,
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爲主,可名爲大。以其終不自爲大,故能成其大。〖譯文〗
【第三十五章】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yuè)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視之不足見(jiàn),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譯文〗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xī)之,必固張之;将欲弱之,必固強之;将欲廢之,必固興之;将欲奪之,必
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譯文〗
【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爲而無不爲,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
之樸,夫亦将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将自定。〖譯文〗【第三十六章】将欲歙(xī)之,必固張之;将欲弱之,必固強之;将欲廢之,必固興之;将欲奪之,必
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譯文〗
【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爲而無不爲,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下德爲之而有以爲。
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上禮爲之而莫之應,則攘(rǎng)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
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bó)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
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bó);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譯文〗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譯文〗
【第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故建
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
渝(yú)。大方無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隐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譯文〗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爲和。人之所惡(wù),
唯孤寡不穀(谷gǔ),而王公以爲稱(chēng)。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jiào),我
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爲教父。〖譯文〗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爲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爲之益
,天下希及之。〖譯文〗
【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
不殆,可以長久。〖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