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以爲這幫呐粹真的會死戰到全軍覆沒,看來是我想多了。”
有那麽一瞬間,馬拉申科甚至都誤以爲澤洛高地頂峰上這些又臭又硬,程度更勝于茅房裏的石頭的德國佬,真的會在領袖師的狂暴攻勢下死戰不降到最後一刻、直至全軍覆沒。
理論上講,德國佬确實有這麽做的理由。
這是通往柏林的最後一道防線,是捍衛他們所謂的信仰、證明他們所謂的忠誠的最後機會。是人都知道如果被俄國人突入柏林那就已經再無任何勝利的希望,會被湮滅到連一丁點的希望渺茫都談不上。
就連俄國人創造捍衛他們首都的奇迹,都是在莫斯科城下阻攔德軍使之并未攻入城内市中的情況下做到的。
難不成現在已經到了這份上的德軍,能自信比當年的蘇軍還更有能耐,能做得更好?
有些狂熱分子可能會這麽覺得,但至少大多數腦袋還正常的德軍不會這麽想,所以守住澤洛高地這處兵家必争的易守難攻之地,便是反敗爲勝的最後一次機會。這絕對值得拿生命當賭注去決一死戰,也是馬拉申科預料中會遭到德國佬瘋狂抵抗的原因所在。
但馬拉申科似乎又有點太過高估了德國佬的瘋狂、高估了這幫德國佬不怕死的程度,至少這幫人的戰鬥意志,真的還沒堅強到“全軍覆沒一個不剩”的那種程度。比起他們的那些亞洲羅圈腿“很有精神”盟友的喪心病狂,那到底還是差了點。
“請不,不要再開火,我們投降,投降!全部投降!”
第一個頭盔歪斜、衣服破碎、渾身上下全是血漬污漬,愣是沒有一處幹淨地方的德軍,舉着自己手中的小白旗走出了戰壕,用那滿口蹩腳且難懂的俄語,向着那些依舊把槍口炮口對準自己的敵人們顫聲着高呼。
“請不要傷害我們,我們現在是戰俘,我們放下武器向你們投降,立刻投降!”
被阻攔炮火彈幕炸開的隔離區還是一片焦土的狀态,既沒見到有成群結隊的德國佬趕來支援,也沒見到有任何驚恐萬狀的德軍腳底抹油、組隊跑路。
這道炮火阻攔彈幕毫無疑問成了生死兩相隔的分界線。
分界線後方的那些非一線交火區德軍暫時還沒事,雖然無法支援到自己的戰友但至少自己小命沒丢,但這也僅僅隻是暫時的罷了。
分界線前方的德軍死傷無數,絕大多數不是被炸成了碎肉餡,就是被亂槍打成了馬蜂窩,可能還有在近戰中被說了掏心窩子話的倒黴蛋。
就算是還活下來的那些德軍士兵,也無一不是膽寒顫栗,生怕這些殺紅了眼的俄國佬沖上來把自己湊數添了戰績,這種時候還活着簡直就是跟活在地獄裏一樣,隻比死人稍微強那麽微不足道的一丁點、确實如此。
“讓步兵貼上去,繳這些德國佬的械,速速押下去!清理這塊陣地收拾整理,這就是我們的登陸場和集結地,後面還有大用。”
事到如今,馬拉申科已經完成了自己計劃當中的第一步:在澤洛高地頂峰上取得立足之地。
是的,馬拉申科的計劃從來不是什麽憑着領袖師一身蠻力,從半坡腰處直接發起強橫沖擊,一口氣推平整個澤洛高地頂峰、殺光所有的法希斯、把紅旗插在高地頂端宣告光速且徹底的勝利。
聽上去挺牛逼、挺美好的,但馬拉申科清楚地知道這麽做是不可能的。哪怕真就是做到了也絕對不會讓人高興到哪兒去,那時候的領袖師要是還能參加柏林戰役,不損失慘重到退居二線就已經燒高香了。
馬拉申科要求自己麾下的上級指揮員們,在指揮戰鬥的過程中堅決不要把勝利建立在巨大的傷亡之上。那些能征善戰、作戰經驗豐富的戰士和基層指揮員,才是領袖師真正百戰百勝、愈戰愈強的制勝法寶。
事到如今,背靠各種大山、手握雄厚人脈和關系網的馬拉申科早已不缺裝備,唯一缺的隻有人。再先進稀有的裝備,隻要馬拉申科想、并且還是地上跑的歸陸軍用,那麽馬拉申科就一定有把握給弄到手,無非就是拍電報、打電話、再難不過是當面談的方式問題,反正肯定能要到。
但那些骁勇善戰的戰士和經驗豐富的基層指揮員卻是要不來的,他們可不是生産線一開就能流水般生産出來的戰争兵器。
接收後續補充部隊的過程中,馬拉申科也漸漸發現了一些問題,事先沒有預料到過的問題。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便是後續新補充進來的基層指揮員欠缺的東西太多、要學的東西太多、搞不懂的東西太多,被馬拉申科自己暗地裏用簡體中文簡稱“毛三多”。
這些從尋常部隊調來、哪怕是近衛部隊調來的基層指揮員有一個繞不開的通病:他們根本不懂什麽是兵種合成化。不理解身爲一名合成基層指揮員,該如何熟練掌握并調用己方優勢技術兵器,更不知道如何将這些技術兵器與兵種結合在一起、打出默契配合來提高戰力。
他們唯一會的東西就是按過去的老辦法、老套路、老經驗,還按照傳統坦克師、步兵師那樣去戰鬥,能會個步坦協同都頂破天了,至于什麽步坦炮三協同、步步坦炮四協同就更是倆眼一抓瞎——淨他媽白扯。
盡管這些人有帶兵經驗和一定的學習能力與認知基礎,但專門去教授這些人以合成化的整套理論知識、戰術戰法,從最基礎學起開始一點點弄明白更高深的玩意兒,馬拉申科還是一想就覺得浪費時間,實在是腦瓜子疼。
與其教這些人新的,還不如想辦法留住現有的。
前者你就算教出來了也是速成,沒實踐過的理論知識上了戰場那是要拿命填、拿血當學費的,基層指揮員的身份更是決定了死的不止是他們自己,還有更多的戰士們。
基于以上種種,馬拉申科根本就沒打算冒着巨大的傷亡風險,去搞什麽看似牛逼哄哄、實際上除了裝逼外基本沒啥大用的一口氣沖下整個澤洛高地。
先拿下一塊“登陸場”站穩腳跟,奪下的陣地便是自己集結進攻部隊的後續進攻出發陣地,從這裏出發可比從難以集結部隊的半坡腰上往上爬,一波一波往上支援式的進攻要強得多。
當然,這也隻是其中之一的理由,馬拉申科心裏實際上還有一個更加瘋狂的想法暫不确定能否付諸實踐,這還需要對面那些德國佬的配合才能夠完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