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曆史擁有慣性的原因,即便是有于秋暗中的推動,李唐的政變換天事件,也沒能提前三年爆發,而知道自己已經不被李淵信任的李建成和李世民兩人,則是進入了一段老實的蟄伏期。
每天在大殿上,他們隻就李淵點名要他們發表意見的事情,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發表發表自己的看法,這讓将長安的軍事權力重新洗牌的李淵感覺很爽,他這個當老子的還沒有死,兩個兒子,或者說,他所有的兒子,就都應該老老實實的。
當然,他不知道是,他的這輪權力洗牌,其實并沒有起到多大的實際作用,隻是讓李建成和李世民将明面上的人手轉換到了暗中,兩兄弟該怎麽争,還是怎麽争。
這也是李淵沒有辦法的事情,人的壽命有限,他已經是五十多的老年人了,在所有人看來,是沒幾年好活的了,爲了自己将來的榮華富貴,他們必須得在新一代的人裏面選擇一方站隊。
李建成有幾大世家支持,還有嫡長和太子的名位在,支持他的文臣較多。
李世民,則是因爲帶兵打仗比較勤,從軍中提拔起來的武将比較多,在軍權上面,占據一些優勢。
手握一衛兵馬,收攏了很多沒有搭上李建成和李世民關系的人,自成一股小勢力的李元吉,明着是支持李建成,實際上,是想坐視兩人鬥的兩敗俱傷,自己好漁翁得利。
倒是崔氏,并沒有因爲李建成這次沒有成事,而選擇放棄他,在他們看來,李淵将自己身邊的親信大量外派,其實是他們安插人手到李淵身邊,和收買李淵派出來的那些人的機會,随着洺州的日益發展,他們這些老牌世家越發的沒有活路了,所以,他們的下一步計劃也随之開始啓動了。
于秋大概猜出了李淵這麽處置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用意,在自己還沒有和山東世家聯軍決出勝負之前,李淵是不會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中間做出選擇的。
因爲,他不确定是過往那套以士族爲貴的政治體系能夠讓李氏江山傳延下去,還是于秋現在弄的這套以民爲貴的政治體系,能夠讓李氏江山傳延下去。
其實,在李建成與張婕妤的事情爆發之後,被士大夫逼迫的李淵就有些偏向李世民了,然而,傳位給李世民他又有很大的顧忌。
因爲,他不認爲李世民能和于秋能長久的和平共處下去,山無二虎,天無二日,如果将江山傳給李世民,他和于秋始終都要決出誰是這天下的話事人的,與其到時候勝負未知,還不如現在就支持李建成,遏制于秋的發展,讓李氏江山更加穩妥的傳到自己的子孫手中,這就讓他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繼續猶豫不決的原因。
就是因爲這些顧忌,讓他最終決定,在于秋與山東世家決出勝負之後,再做出抉擇。
于秋從來不願意别人的意志左右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所以,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硬是被他留在沙門島待了半個多月,直到沙門島以及旗下諸島的建設規劃被他全部整理完畢之後,他才召回拓海号,裝了一滿船的海味,開始啓程返回洺州。
照日子算,現在該是洺州礦業集團對外融資發行股票的時候了,洺州紡織集團對外融資招股的消息,也應該被于業放出來了。
七月初七的七夕節,是這個時期的法定節假日之一,洺州各大工坊都放了假,尚在建設中的州城和各大縣城的街頭都十分熱鬧,吃東西,購物的人流從早到晚,川流不息,各種精彩的表演,還有促銷活動,都圍繞着相親約會展開。
民政署僅僅是在這一天,就登記了五千多對新婚夫妻,其中有九成以上,都是洺州本地男子娶外地女子爲妻,或者洺州本地女子招外地男子爲婿,這讓洺州戶籍總冊上的人口數字,正式突破了七十萬。
如果加上二三十萬的外來人口,洺州實際生活的人口,已經超過了一百萬,距離趕超長安這個目标,已經越來越近。
雖然,這點人口還抵不上後世一個普通的縣,但在這個時代,已經很了不起了。
拓海号抵達洺津渡碼頭之後,給洺州最大的改變就是,夜市上的海鮮價格降了三成,哪怕是普通工人,也能在過節的時候,花上三五百文錢,帶着家人吃一頓蝦蟹粥,烤生蚝,秋刀魚之類的海味宵夜了。
在沙門島吃了半個多月海鮮的于秋,自然是沒有洺州百姓們吃海鮮的那種熱情的,下了船之後,他第一時間就乘車來到了洺州圖書館,這邊的整體修建已經全部完工,可以試運營了,七月份除了洺州礦業集團完成融資配股之外,洺州圖書館開館,就是洺州的最大事件了。
一千多人組成的服務團隊,早就在主場館的大門前集結,其中女子占了八成,男子隻占兩成,還大多都是中老年,他們今後将負責圖書館的茶水,餐飲,筆墨紙硯的銷售和場館對外的售票收銀,園藝,保衛,潔衛等各方面的日常工作。
所有崗位的服務流程和崗位職責,由于秋集體宣讀完一遍之後,再由不同工種的負責人單獨給大家培訓學習,培訓時間爲二十天,直到八月初正式開館,他們才正式上崗。
于秋的對圖書館的預期經營效果,是達到像後世大型公共場所一樣的便捷,安全,有序,舒适。
能夠将這樣比較簡單的公共場所經營好,他才敢修建其它更加複雜的經營場所,比如,超市,大型的商業廣場之類的。
“公子,我已經去信給各個學派的代表,以及各地小有名氣的學子,邀請他們來參加八月的開館儀式,按照收到的回信來看,開館當日确定能夠趕來的學子數量,不低于一萬人。”盧耀有些得意的向給所有的崗位做了一番安排的于秋禀報道。
“才一萬人麽?少了點,應該發帖讓天下有識之士都到洺州來品鑒圖書館的藏書,包括突厥,高句麗,新羅,百濟等國,以及八月份即将抵達洺州的西域諸國使者。”于秋打擊了一下有些自滿情緒的盧耀道。
在他看來,盧耀的眼界還是有些狹隘了,隻是将目光盯了在中原一地,而于秋的視角,卻是全世界,至少,全歐亞大陸。
“外國人也邀請嗎?”盧耀很是意外的道。
“當然,外國人就不能學習我華夏的文化了麽?
一樣能。
隻有他們接觸,學習到了咱們的文化,才能奉行咱們的文化,傳播咱們的文化,當全天下的人都奉行傳播咱們華夏的文化的時候,他們就都成爲了咱們華夏人,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于秋反問了一句之後給盧耀解釋道。
“老夫原以爲,這中國指的是地域,卻不是想,在公子眼裏,是指的文化習俗,枉老夫白活數十載,卻不如公子看的明白,索性還有時間,老夫這就發文天下以及鄰邦諸國,讓他們派人到咱們洺州來交流學習咱們華夏的文化。”盧耀收起了自己的得意自滿,有些慚愧的道。
“我的目的,是讓他們在咱們洺州學習到知識之後,爲咱們洺州貢獻自己的才能和力量,所以,開館了之後,你們需要做的事情,應該不用我教吧!”于秋點頭道。
“公子請放心,若是發現了人才,老夫必定想辦法,讓他歸入公子您的屬下。”盧耀打包票道。
于秋再度點了點頭,将開館以後盧耀能夠調動的各方面資源交待清楚了之後,便啓程回山莊了。
這邊頭,在深山的靶場裏練習了一個多月打炮的憨子和大頭他們,應該早就已經悶壞了,是時候将哪些火炮安裝到拓海号上,讓他們秘密出發,前往沙門島附近的海域進行實地練習了。
讓他比較意外的是,馬車才到了洺津渡,他就收到了于季的彙報,說是吐蕃使者吞彌阿魯已經來到了洺州,請求見面,商談放歸赤拉蕃增的事情。
于秋本不想理會,但最終還是往酒店去了。
吐蕃這個國家現在正和洺州一樣,處于高速發展期,十幾年以後,就強到了鼎盛時期的李世民都拿他們沒有辦法的程度,一直與李唐相殺二百多年,直到雙雙沒落。
這個王朝威脅的,可不僅僅是東亞地區的安危,還有中亞,甚至西亞的穩定,因爲,它們所在的地方,去往亞洲任何方向都不遠,具有非常大的戰略意義。
不過,跟他們怎麽談,還得于秋見過這個吞彌阿魯之後再說,吞彌氏現在同樣是吐蕃六大氏族之一,實力甚至還在葛爾氏之上,僅次于吐蕃王氏。
吞彌阿魯的兒子吞彌桑布紮,就是曆史上和葛爾東贊,即祿東贊一起,幫助松贊幹布統一吐蕃,将吐蕃推到世界強國地位的重要大臣之一,不過現在他才幾歲,吐蕃也還并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權。
很快,于秋就在于氏大酒樓的一處宴會廳裏見到了三十來歲,長的卻像五十多歲的老頭的吞彌阿魯,由于他的漢語說的不太好,便由随他一起前來的一個少年做翻譯,于秋一問之下,才知道這個十三四歲的少年,便是吐蕃未來的大相,葛爾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