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堯才進壽春,就得到袁旭召見。
在淮南皇宮後院的書房,他見到了袁旭。
示意他坐下,袁旭問道:“甄家如今怎樣?”
“回公子。”甄堯回道:“甄家如今還好,各項買賣都很紅火,也是托了公子的福。”
“甄家買賣做的好,和我有什麽關系。”袁旭笑着回道:“還不是你這位家主的本事?”
“并不是。”甄堯倒也老實:“很多商賈與甄家往來,都是因爲公子。”
“因爲我?”袁旭已經明白,是因爲甄宓的關系,可他還是假裝不是很清楚。
“夫人是從甄家嫁出去。”甄堯說道:“如今公子擊破曹孟德,勢頭如日中天,又有多少商賈想要巴結?巴結不上公子,他們隻能退而去其次。”
“我明白了。”袁旭點頭,随後問他:“也就是說,即使你不在甄家,一切也都不會太差?”
“就是這個意思。”
并不知道袁旭接下來要說什麽,甄堯回道。
“既然你在不在甄家都沒什麽區别,那就不用回去了。”袁旭說到了正題。
甄堯一愣:“公子是要……”
“我得了淮南。”袁旭說道:“這裏是個好地方,你應該清楚。”
“淮南地傑人靈,我确實知道。”甄堯問道:“可是和我不回甄家,有什麽關系?”
“這裏需要有個能做事的人。”袁旭說道:“你家長兄在邺城,青州有衛觊,淮南我能用誰?”
“公子是要……”甄堯錯愕不已:“用我?”
“曾是甄家家主,管事當然不差。”袁旭說道:“家主你仍然做着,隻是一些事情都要交給其他人去辦。多半心思,從今往後要放在淮南了。”
“公子要我做些什麽?”甄堯還是感到很迷茫。
“像甄俨他們一樣,在淮南開辦農莊、拍賣場。”袁旭問道:“這些對你來說,應該不難。”
“我覺得淮南不僅可以開辦農莊和拍賣場。”甄堯問道:“不知公子有沒有去過淝陵。”
“就在壽春城外,最近已不知去過多少次。”袁旭應道。
“淝陵山上多有藥草。”甄堯說道:“以往我們甄家也曾從這裏運送過靈芝、太歲、葛根等藥材。”
“淝陵還有靈芝和太歲?”袁旭一臉詫異:“我怎麽沒有聽說過?”
“公子憂國憂民,些許小事,當然不會記挂在心上。”甄堯回道:“可以把淝陵圈起,令人在山上栽種藥草。藥草,可比糧食貴重的多。”
袁旭點頭:“我果然沒有看錯人。”
他随後問甄堯:“你是不是願意留在淮南?”
“其實甄家事務并沒多少。”甄堯回道:“我倒是時常羨慕兄長,可以留在公子身邊辦事。”
“說吧,要什麽好處。”甚至沒有白用人的道理,袁旭讓甄堯開口說他想要的好處。
甄堯回道:“還請公子允許甄家,每年少交些稅賦……”
袁旭哈哈大笑:“我當是什麽事,隻要你幫我把淮南做起,從今往後,甄家不用上繳一個銅錢。”
甄家每年給河北輸送的錢财不少。
尤其是袁旭得了河北之後,輸送的錢财比往年更多。
甄堯早就想提請少交一些,卻又不敢。
袁旭召他到壽春,而且還提出要把他留下,甄堯才敢開口提起此事。
本以爲會很難,哪想到袁旭答應的居然很幹脆。
而且并不僅僅隻是少交,隻要他能把淮南的經濟發展起來,甄家的貢賦從今往後居然一個銅錢也不用交。
袁旭給出這樣的條件,也不是沒有他的考量。
雖然甄家每年送到邺城的錢财不少,對于河北來說,也還隻是杯水車薪。
要是甄堯能在淮南把經濟帶動起來,每年的收益則是不可限量。
一個西瓜和一顆瓜子,袁旭當然知道該怎麽選擇。
他是權衡利益,給了甄堯許諾。
甄堯心底卻是一陣感動,連忙站起,向他躬身一個大禮:“我代甄家上下,謝過公子。”
“你打算從哪裏着手?”袁旭問他。
甄堯回道:“最賺錢的,無非是集市。我打算從集市着手。”
“集市?”袁旭微微皺眉:“怎樣的集市?”
“專爲農莊開辦的集市。”甄堯回道:“農莊産出作物,總要銷售出去。僅僅依靠拍賣場,肯定不夠。所以需要個集市,全天下都知道,到了這裏,能夠買到新作物的集市。”
袁旭點頭:“要不是你提起,我還真沒想到這一層。以往隻是尋思着開辦農莊,倒沒有顧慮到,産出的作物僅憑拍賣場,會賣的很慢。”
“兄長在邺城做的那些,我也都見識過。”甄堯說道:“回到甄家,我曾琢磨,怎樣去做,可以把公子給的便利利用大極緻。”
“你來說說。”袁旭示意他說下去。
甄堯接着說道:“公子辦這些,無非爲了賺取利益。有了足夠的利益,才能養得起大軍,才能投入到地方。”
袁旭點頭:“你說的沒錯,我在河北已發現應該這樣,隻是一直沒有着手去辦。”
“公子事情太多。”甄堯說道:“很多小事,也是沒辦法事事挂心。”
“賺錢可不是小事。”袁旭回道:“連年戰亂,百姓苦不堪言。稅賦太重,隻會逼迫民反。我治下稅賦,早已改爲二十稅一。農夫獲取的糧食,繳納稅賦之後,其餘可自行貨賣。”
甄堯回道:“如今田地産量提高十數倍,即使隻有二十稅一,每年收入也是不少。”
袁旭嘿嘿一笑,對他說道:“同樣的道理,我的收入多了,農夫收入也會水漲船高。”
“公子說的沒錯。”甄堯說道:“如今許多買賣都在公子手中,尤其是新作物。投入集市之前,賺取的可就不少。”
“我爲天下人帶來從沒見過的作物,總不能半點好處不要?”袁旭回道:“建立農莊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研發稻種。雜交水稻稻種,幾年後會退化到産量極低。農莊研發、售賣稻種,既能保證産量不減,也可以保證每年都有不少收益。”
“買一次用幾年,對于農夫來說,也是劃算。”甄堯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