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村熱鬧非凡!
一輛輛小轎車,從外地開進桃源村。
這些人彼此之間,或熟悉,或不熟悉。
這次,他們一緻的目的,就是參加桃源村某個大學生的升學宴。
Z市理科狀元,被帝都大學錄取。
參加這樣一個升學宴,任何一個人都覺得有面子。
這個升學宴會一共三十桌,每桌十個人。
關村子裏一兩百人,都将近二十桌了,還有其他親朋好呢?
所以三十桌子絕對不多。
預算是三十桌子,但準備的桌子是有三十二張桌子。
這三十二經桌子,都屬于祠堂裏的。
在桃源村有個習俗,就是哪戶人家生了一個兒子,就必須弄一樣東西放到祠堂裏。
比如,打一副桌子,或買一副碗筷等等。
這些也都是輪着來的。
又比如,上次你弄的是飯桌,那麽這次我就弄其他的東西,碗筷啊,飯鍋之類的。
這常年累積下來,誰家做紅白喜事,都不用這麽麻煩了。
祠堂裏,從飯桌到飯鍋碗筷柴火,一應到全,隻要食材到位,就可以上陣辦宴席了。
即使像蕭正陽家辦這麽大的宴席,這飯桌也足夠了。
按道理來說,今天是蕭家辦事兒,蕭媽媽隻需負責接待客人就好。
然而,蕭媽媽是在整個桃源村,廚藝是公認的好。
再加上蕭媽媽曾經對村民承諾,有一天親自掌勺,請大家吃飯。
正好,此次是個機會。
因此,三十多桌子的飯菜,就由蕭媽媽來掌勺。
這些幫廚的人,自然也很多。
在桃源村辦酒席時,一般辦酒席的人,就會請村子裏的人過來幫忙。
這種幫忙就是純粹的幫忙,也可以說是一種交換。
今天我家辦酒席你過來幫忙了。
等下次你家辦酒席時,我肯定得過去幫忙。
這是村子裏的一種規則。
還有,今天我家辦酒席你出席或随禮了,那麽下次你家辦酒席,我肯定也得出席随禮。
這是村子裏的一種禮尚往來。
這可不像有個村子裏的人,一家人在城市裏買房子了。
平時村子裏有人辦酒席,他們一家根本不出席。
每每如此。
當有一天,他們家突然回村辦酒席,說是兒子考上大學了,辦升學宴。
他們很是熱情的到每村每戶家去邀請。
村民們也就應下會出席。
然而,等酒席開辦的一天,除了一些親朋好友兩三桌外,村子裏沒有一戶人家出席。
這就讓這家人分外疑惑,同示時也分外憤怒。
他攔住一個村民就顯得生氣的問道,“爲什麽不出席我家的酒席?明明你答應過的?”
那村民冷笑着道,“你們一家都沒有出席過我們辦的酒席,憑什麽要我們去出席你家的酒席。不要說出席酒席要随禮,就是不随禮,我們也不會去。
你以前在村子裏呆了幾十年,難道在城市裏呆了幾年,就忘記村子裏向來如此交換的嗎?你都看不起我們這些貧窮的村民,我們爲什麽要看得起你啊?你以爲你是誰啊?”
說罷,這村民不等那人反應,就徑直離開了。
心裏暗道,“你們一家子在城市裏呆的好端端的,突然就回村裏辦酒席,其目的不就是要村民們随禮的嗎?哼,誰也不是傻瓜!”
那個被說的城裏人,聽罷後,臉色青紅交織,又羞又惱。
從此之後,凡是村子裏有人辦酒席的,他們家都會派人參加,這才漸漸的與村子裏關系緩和起來。
像蕭家,他們一直住在桃源村,這人情世故,他們也一直在做。
不管現在他們是多有錢,也從沒有看不起村子裏任何人的意思。
“秋英,你家今天是不是很多客人啊?”看到院子裏房屋裏擺出的三十多張桌子,很多人很是好奇的問道。
蕭媽媽笑着說道,“多不多其實我也不是很清楚。隻是就關我們村子裏就要擺上二十多桌啊。”
有人笑着道,“也是啊。我們桃源村可是屬于大村呢。基本上每家辦酒席,都得至少擺上二十多桌以上呢。”
“這确實!”有人立刻附和道,“秋英,你們家本來人口多,這親戚也多,擺上三十多桌也不是很多啊。”
蕭正陽四兄弟都結婚了,自然的也都要通知各自的外家親戚。
“還有淩玉很多朋友。”有人想說道,“至少一兩桌坐不下吧。”
陳秋英搖了搖頭說道,“她其實也沒有幾個朋友。坐一桌應該差不多吧。”
辦酒席在計算出席人數時,也不會很準。
有時會多,有時會少很多。
但不管多還是少,都必須準備足夠的分量。
就在陳秋英一群人在聊天時,外面卻是真的熱鬧。
蕭奶奶的娘家,蕭正陽四兄弟的娘家,都派了人過來。
而且還早早的過來了,就是想要看看是否需要幫忙的。
他們與蕭家沾親帶故,蕭淩烨考上了這麽好的大學,他們臉上也很有光。
再加上他們的閨女作蕭家的媳婦,不管是婆媳之間,還是妯娌之間,都相處的很是和諧。
很多人都說蕭寶頭家以前祖上肯定燒了高香,兄弟之間團結,兄弟媳婦之間,也很是友愛。
别人家妯娌之間,爲争奪彼此之間的利益,這關系鬧得異常難看,甚至是大打出手,鬧得老人無奈又尴尬。
但在蕭寶頭家從不出現這樣的情況。
也不知道蕭寶頭夫婦到底是怎麽找兒媳婦的,看人咋這樣的準呢。
總之,在外人看來,他們家真的是一片和諧,其樂融融。
“親家,我們來了,有需要幫忙的嗎?我們特意來趕個早,就是想要看有什麽需要幫忙的。”
“不用,這麽大老遠來,你們先歇歇就好。”
“哎,這怎麽好意思呢?”
“沒事。已經有很多人幫忙了,而且每個人都已經分工了。再幫忙的話,可能就會變得越來越忙的。”
“哦,那行,我們就先去歇歇。對了,文曲星現在在哪?”
文曲星當然指得是蕭淩烨了。
“哈哈,這孩子有幾個同學來了,他正有接待呢。他們正在房間裏。”
“喲,在房間裏呆着,這不成了待嫁的新娘子了嗎?”
“哈哈……”
一片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