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這事兒最終由祁可接了過去,沒影響到自家生活,老九爺一家人仍然能夠和睦相處,其他村民對這倒黴的大孫女也是熱情友好,時不時地提醒她一切聽祁可的,隻要好好幹活,收入不會低,還債不難的。
照臨也派手下女仆跟這姑娘接觸了一下,了解她爲人處事待人接物的習慣,順便看到了她三個孩子,兩女一子,年長的兩個女兒一個十一歲一個八歲半,小兒子說是七歲,但身高體重看着像四五歲的孩子,跟姐姐們站在一起就是三個小蘿蔔頭,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本村孩子都比他們三個看着健康。
祁可光是看見這三個孩子,就深深的覺得自己把她們母子四個一起留下,是做了大善事,否則沒娘照顧爹又不靠譜的孩子,能不能活到他們娘親還完債回家都不好說。
祁可有點好奇老九爺當初是怎麽說服孫女婿獨自一人拿錢回家的,手下女仆去打聽了一下。
答案很簡單,就是借個人債務的名頭說服孫女婿的。
因爲血緣關系,祁可認他大孫女不認孫女婿,要借錢隻能大孫女去借,算她個人借的,可是地裏刨食的農人看天吃飯,借錢好借幾時能還上就不好說了,爲了保住個人信譽不給娘家人抹黑,祁可的工場收人做工,工錢穩定,能盡早還錢。
兩個女兒年齡較大,祁可也樂意收人培養成學徒工,每個月好賴能掙個百八十文管自己吃喝,剩下的小兒子當爹的要是願意帶走就帶回家去,不然的話就跟娘親走,娘親與兩個姐姐的工錢合在一起養一個小弟弟還是養得了的。
孫女婿聽到這話,二話不說就表示自己帶錢回家,讓妻子帶三個孩子去做工。
老九爺一家人私下都說聽到這話可真是氣壞了,最小的還是他親生兒子呢,這都不樂意帶在身邊,一再後悔當初怎麽找了這樣的男人結親家,好在母子四個都留下了,以後有的是好日子等着她們。
來拜年的外村人不止老九爺大孫女一家,抱着借錢心思來的還有好幾家,他們看到村長家的孩子順利地借到了錢,還解決了還錢的難題,不禁都動了心。
于是祁莊迎來了一波又一波借錢的人,都是一樣的做法,把女人和孩子留下,男人帶錢走。
有的男人以爲這個借錢是把女人孩子當抵押品,還覺得這抵押品的日子挺好,能掙錢能還債,說不定等還完債後,還能再帶筆錢回家,于是幹脆借一筆大的,能讓未成年的孩子熬成正式工後還得幹好些年才能與母親一道還清債。
祁可無所謂他們搞這種算計,等女人孩子在涼水鎮生活久了,孩子還認不認父親不知道,妻子肯定有和離的心了,習慣了掙錢的愉快和花錢的自由,但凡腦子正常的人,誰還願意回去過有上頓沒下頓的苦日子。
不過年後跟祁可走的也不僅僅是這些女人孩子,村裏上了十歲要攢嫁妝的少女陸陸續續都報了名,這些天都在家裏忙着收拾行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