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進了村,在村民平日裏收拾魚獲晾曬漁網的大空地停駐,村長領着村民湊出幾套腿腳完好的桌椅,女仆們擺好筆墨先給村民立戶,拿到戶帖的戶主就可以去車子旁領一袋米一袋面一壺豆油一罐鹽和一紙包紅糖。
物資明明白白地亮出來,村民扶老攜幼,隻要還能動彈的都趕了來,在這幾張辦事的桌子前排起彎彎曲曲的長隊,若是遇到家裏有卧床病人的則要帶女仆去看一眼。
村民按戶領了東西,個個喜氣洋洋,前天還擔心祁可是不是真能讓他們吃飽飯,現在看着懷裏的糧袋子個個失憶。
戶帖發完,整個村子的人口情況就基本掌握了,已經無主的六戶破舊房子被祁可順勢收在自己名下,用于改建成鋪面或其他房屋使用。
村民們看到她們在村子各處進進出出地檢查房子,也就感慨幾句,可惜這幾戶人家命薄,并無其他閑話。
無主的房子還挺多的,不光是倒了家裏頂梁柱整個家散了後空出的房子,還有之前私逃的人留下的空屋,敢義無反顧走的人都是家中已無牽挂,一間破屋也不值得留戀。
祁可最後一清點到手的房子,竟然有十四間。
“诶呀,沒想到這輩子有機會做包租婆哎。”祁可坐在馬車裏看着眼前投影出來的光屏啧啧有聲。
照臨沒搭腔,隻是甩出一張新表格,列出修繕這些屋子所需開支,而且還不是說修得多富麗堂皇,就是平平常常達到能正常入住生活的水平。
祁可沒敢看詳情,直接拉到最底下看總金額,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這麽貴!”
“海邊的屋子,防風防潮防濕防鹽蝕,這已經是最基礎的開支了,還沒把本地建房都喜歡添加有講究好意頭的花磚加上,僅僅是簡單能住人的大瓦房而已。”
“換磚混房子。”祁可有氣無力地呻吟。
“行啊,加錢,純金大屋都建得。”
“那算了。”祁可一個鯉魚打挺掙紮起精神,“就先這樣吧,能住人就行,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除了這些房子,我們還要圈塊地備用,未來海運碼頭需要大量配套建築。”
“嗯嗯嗯。”
照臨一樣樣盤點,然後祁可就發現現有的十四間屋子都不夠用,也就是像四柳村那樣弄出雜貨鋪診所之類滿足村民日常所需的基礎設施後,其餘的都要改成工坊,而随着發展日後工坊升級成工場和工廠都是有可能的。
出海或者趕海所得的魚獲要在工坊裏加工,漁網之類的必備工具也要專門的工坊負責制造維修,村裏沒有船塢更沒有船業相關的匠人,村民的船要是有問題不好用了都得去外面請人,所以圈地建新船塢也得列入計劃。
船塢建了不虧,未來是要建海運碼頭的,作爲配套基礎設施,一個有實力修理和維護船隻的船塢顯然是有助本村在同行中搶生意的,海岸線一帶,建有碼頭靠給過往船隻做補給的村鎮多了,剛入行的新人憑什麽力壓前輩,不就是靠專業服務麽。
海外她還有個環球商行遠洋号船隊呢,這個以前叫陳家漁村的地方要是發展起來,自家船隊就有中途站了,加上福縣本來就是繁華富裕的縣城,有生意的前景,來個大船隊錦上添花,對軍政雙方都是政績。
因爲遠洋号船隊的到來肯定是賣柏家軍的面子,跟地方上沒關系,但由此帶來的稅收增長就跟地方上有關系了,所以政績是雙方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