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閑得無聊的村民聽聞要修橋跟着工匠去水邊查看地形地貌,熱烈地讨論着新橋會是什麽樣子,也有人說簡易橋用得好好的幹嘛又費錢建新的。
祁可沒有特意解釋爲什麽要造新橋,等新橋造好兩下對比就知道爲什麽了。
簡易橋的結構簡單到連橋邊護欄都沒有,村裏人又天天過河到山裏打山泉水回家吃喝燒飯,竹制的橋面上濕滑無比,晴天也就罷了,一會兒就曬幹了,雨天這濕滑就要人命了,沒出事是因爲運氣好。
小橋當初就是用來過渡的,圖的就是結構簡單搭建快速,沒指望經久耐用,但那時留在身邊的副手越來越少,攤子越鋪越大,到處要用人,建新橋的事隻好一拖再拖,現在人手充裕,正好還欠債。
水邊正忙着的時候,孤兒院下山的一行人也正好從山裏走出來,正準備過橋。
橋頭那一端的男女老少齊刷刷地打量着他們。
除掉上山接人的女仆,孤兒院出來的大人小孩一共十八人,皆都一身統一的服飾,隻在顔色上有差别,男皂女青,女子多條同色布裙,從頭到腳一身樸素,沒有簪钗沒有繡花。
除了衣服顯眼,這些人還惹眼的地方在于他們的臉色和精氣神,一看就是食物富足好吃好喝的,皮膚頭發都有光澤,日常不缺油水。
祁可哪怕摳門也不會摳在孩子身上,孤兒院的孩子們夥食标準是最高的,每天早晚兩碗羊奶,一日三餐加點心水果,村裏想吃果子還得等今年果樹開花結果,孩子們去年就各種應季水果想吃就吃,這些從出生起就沒過過好日子的孩子們在她這裏才終于知道了什麽叫做有人樣的生活。
吃得好,不再整天憂心下一頓從哪裏來,這些男孩女孩們可不就養出一副白白胖胖招人喜愛的模樣。
女仆們領着人大搖大擺地過橋,村民中立刻有人湊過來打聽這新冒出來的女人孩子是怎麽回事,軍戶們對外人警惕還真是天性。
“村裏不是建學堂了嗎?這位就是柳老師,這些孩子是以前收買的,年齡小養在山裏,現在跟着老師下山讀書。”女仆們早有祁可的命令,下山回村路上如果有村裏人打聽就告訴實情。
“這麽多女孩啊?”
“男孩誰賣啊,你們說是吧?就這幾個還是自己機靈跑來自賣自身的。”莊子裏常露面與人打交道的女仆與村民早就混熟了,說起話來沒那麽多顧忌,嬉笑怒罵都是尋常。
“那是那是~”
簡單寒暄幾句,女仆們帶着人回了莊子,沒管身後村民們的議論紛紛。
祁可在莊子裏等着他們。
收買的孩子都來自縣裏,一開始由竹編店出面買人,後面有了婦嬰堂後就歸那裏負責,但不管是哪一頭做事,這些孩子大都沒見過祁可,到了孤兒院後生活穩定下來才慢慢地從照料他們生活的女仆口中了解東家是什麽人。
這次他們下山開始新生活,又吃住在莊子裏,雙方理所應當是要見一見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