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時候,江華島是流放犯人的島嶼,但在高麗王朝時期,蒙古人入侵半島,當時的高麗王便把王都遷到了江華島上。從那時起,江華島便成了朝鮮王室的避難之地。就在數十年前的倭亂,數十萬倭寇入侵朝鮮以及數年前建州女真入侵,朝鮮王室都曾避難江華。
而現在,數萬叛軍圍攻漢城,朝鮮官兵被擊潰,朝鮮王室再一次避難來到江華。
好在,一直以來,朝鮮王室在江華島上大動土木,修有城堡宮殿,樓台廟宇,安置王室以及随行大臣們還是不成問題。
但是現在,上至朝鮮王李倧,下到六曹判書文武官員,皆憂心忡忡,所有人都感覺到,亡國恐怕已經近在眼前。
倭寇入侵時,因爲有上國朝廷竭力幫助,朝鮮王室和文武們都不太害怕,畢竟和大明上國相比,倭寇雖然兇悍,也不足爲懼。
當皇太極率領十萬建州女真入侵時,形勢無比危急,但仍然有轉圜的餘地。因爲建奴雖然兇悍,畢竟隻有數十萬人,而還有大明上國這個強敵,隻要肯服軟,沒有什麽滅國之危。
而現在卻不同,進攻漢城的是叛軍,是光海君舊部餘孽,而朝鮮王李倧卻是在西人黨的支持下,以武力施行政變,殺死支持光海君的大臣,把光海君李珲先是流放江華,後又流放濟州島。
忠于光海君的大臣大部分被殺,少數人逃出了王都,逃到了建州女真人那裏,而這次起兵作亂的韓潤韓澤兄弟,便是光海君餘孽。
而更讓朝鮮官員們恐懼的是,二韓叛軍并沒打出光海君的旗号,而且兇殘無比,一路之上,凡是叛軍攻占的城池,朝廷官員大都被殘殺,田地家産都被掠奪。這分明是要殺掉所有官員,滅掉李家王朝的節奏啊!
然而朝鮮不久前剛剛經曆了建奴入侵,軍隊被消滅殆盡,國力空虛無比,根本無力抵抗叛軍,當五萬叛軍主力兵臨漢城時,朝鮮王李倧不得不選擇帶領後宮大臣們逃到江華島。
廣城堡,還是數百年前防禦蒙古人時所建,後經曆李氏王朝屢次修建,成爲了朝鮮王室行宮所在。
廣城堡行宮之中,朝鮮王君臣正相對而坐,都面色悲傷無比。實在是眼前的形勢太過險惡。
“王都漢城失守了,數以百計的官員被屠戮,家産被查抄分發給了百姓,王都附近無數的百姓紛紛投賊。那韓潤韓澤狗賊竟以瓜分士人家産爲名,蠱惑挾裹百姓們跟着造反......”吏朝判書崔明吉介紹着現在的形勢。
朝鮮大部分制度都仿造大明,不過是屬國的原因,朝鮮王隻能稱王,而且必須得到大明朝廷加封才能登基,而朝鮮的官員分爲東西兩班,東文西武,九品十八級,和大明幾乎相同。而爲了避諱,朝鮮朝廷官員的名字不敢照仿大明,而是加以改變,比如改六部爲六曹,六曹主官稱判書而不是尚書。
崔明吉身爲吏曹判書,現在是朝鮮王李倧身邊官職最高最受信任之一。
“南方各道的軍隊呢?”李倧絕望的問道。
整個朝鮮分八個道,叛軍從北方而來,南方各道還控制在朝廷官員手裏,李倧流亡江華島,現在唯一的指望便是各道勤王之師的到來。
崔明吉搖了搖頭:“那韓潤留弟弟韓澤守漢城,自己親率三萬大軍攻向南方,恐怕各道軍隊無力勤王了!”
二韓叛軍剛在義州起事的時候,隻有區區數千人,誰知道卻越來越強大,屢次擊敗朝鮮官兵,軍隊發展到數萬,兩個月前突然從北方發兵南伐,一路攻城略地勢弱破竹,現在連王都都失守了,其他幾道的軍隊又如何是叛軍的對手?
這個道理恐怕在場的人都懂,不過是出于僥幸心理罷了。
“爲之奈何,爲之奈何啊!”李倧喃喃的道。
“大王,沒有辦法了,隻能向上國朝廷求援了。”禮曹判書金尚賢道。
崔明吉搖了搖頭,沮喪的道:“不可能的,叛軍勢力如此龐大,若是沒有北面的上國那位侯爺暗中支持,怎麽可能?”
金尚賢卻道:“明國朝廷是明國朝廷,平遼侯是平遼侯,隻要明國朝廷發話,平遼侯也不得不聽吧?
兩百多年來,我朝鮮君臣視大明如父母之邦,視大明朝廷爲君父,我朝鮮雖爲藩國,卻從未違抗過大明朝廷旨意,而大明朝廷待我朝鮮也一向很好,倭難時,大明朝廷出兵幫我驅逐倭寇,救我朝鮮于亡國邊緣。大明豈會有亡我朝鮮之心?
故即便叛軍背後有遼東的身影,也肯定不是大明朝廷的意思。”
崔明吉歎道:“話雖如此,但你我都知道,大明國内流賊四起,恐怕無力派兵援助我朝鮮,即便肯派兵前來,能來的也隻會平遼侯,那樣豈不是與虎謀皮?”
金尚賢反問道:“以崔大人的意思,難道就眼睜睜的看着江華島被攻破,看着滅國不成?還是咱們一起投降叛軍?”
崔明吉怒道:“胡說八道,我怎麽會這樣想,我隻是分析局勢,慎重行事而已!”
“二位愛卿不要争執了,”就在此時,朝鮮王李倧說話了,“眼下沒有了其他辦法,隻能求助上國了,卿等商量一下,該派何人出使。”
金尚賢當即道:“陛下,臣願意前往上國,定帶來上國的援兵!”
崔明吉翻了翻白眼:“金大人,恐怕您想的不是求援兵,而是逃離江華吧!”
金尚賢冷笑道:“怎麽?崔大人莫非也想當這個使者,不過剛剛你不是還說上國無暇顧及朝鮮嗎?”
就在朝鮮王李倧面前,崔明吉和金尚賢互怼着,完全不顧李倧就在上面。而李倧也沒有辦法,連斥責都提不起力氣,形勢如此,他這個朝鮮王也沒有了多少權威。
而就在此時,突然有士兵來報,說是三艘來自明國的大船出現在江華島附近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