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遷奮威将軍!”
“張郃,遷蕩寇将軍!臧霸,遷虎威将軍,關平,遷威虜将軍,陳武遷建忠将軍……”
……
“呂岱遷振威将軍,淩統封立義将軍,陳到封建忠将軍!”
頃刻間,劉詠猶如天女散花一般将荊州各大文武大肆封賞一番,那些失落的人,陡然間滿眼驚喜,對劉詠千恩萬謝,原來主公并不是忘記了他們。
這種過山車一般的的感覺讓每一個人猶如做夢,希望,失落,而後驚喜,正是刺激至極,群臣歡愉。
滿滿一天的大朝會結束,到了晚上,劉詠大擺慶功宴,上下皆歡。
當然,劉詠不會忘記立下大功的楊任,斬殺曹操大将夏侯惇,這功勞真是大,夏侯惇大概是自曹操自典韋戰死後戰死的職位最高的大将了,還是最爲親近的曹氏家将。劉詠傳令楊任奉入忠義閣,以太守之禮厚葬,家小接入襄陽由官府奉養,幼子楊義承襲其号!
在随後幾天裏,随着各地官員的返回以及各方探子的情報傳遞,劉詠自稱車騎大将軍和敕封“四平将軍”的消息很快傳遍天下,争相傳說,人盡皆知。
派往江東提親的陳震返回襄陽,劉詠問及孫權如何,陳震想了想道:“少而老成,極善權謀平衡!”
劉詠點頭,這與後世曆史上的評價基本相符,那麽自己就大緻心中有數了。再問對于荊州近日之事的看法,陳震道:“吳侯先是恭賀,而後略微皺眉,最後笑逐顔開,并坦言希望兩家盡快結爲秦晉之好。”
這就有些意思了。先是“恭賀”想必是處于禮貌性的,皺眉必然是思考劉詠此舉對江東的影響,尤其是所謂的“平南将軍”甘甯,甘甯可謂是踏着江東的敗績而積累的戰功,如此情況之下,所謂的平南,隻怕還是對江東有所提防。不過這也屬于正常情況,江東不時仍舊有程普在太史慈之後一直巡視鄱陽一帶麽。至于最後的“笑逐顔開”,在劉詠看來,就是自己直接與曹操對上,自然就減輕了江東對抗曹操的壓力,對他們有利,在共同利益驅動之下,“盡快結爲秦晉之好”就成了雙方表達誠意的最好方式。
而後招來婁圭和龐統、劉晔、陳群、諸葛亮、田豐等人商議,也基本認爲如此。
不過陳震還說了一件事,就是弱勢要娶孫尚香,還必須要劉詠親自前去相談一番,據說主要還是孫尚香自己特别要求的,否則就不嫁,而且還說:“若是連到江東走一趟的膽量都沒有,那麽這種人根本不配被稱爲英雄,她孫尚香甯可孤獨到老,也甯死不嫁!”
這就有點刁難的意思了,衆人都說不可去,去必兇險。但看過後世史書的劉詠卻是相信,這孫尚香倒是真有可能說出這樣的話,而吳夫人和孫權想必也有一試劉詠的想法,因此也就默認了。
最後,劉詠一言而定:“去!必須去,我倒要見識一下這位特别孫小姐和那位“極善權謀”的吳侯!”
既然要去,自然要有人跟随左右照顧和保護,至于人選再一次陷入了争論之中。必須要一文一武,陳震官職太小,隻是一個小小的門功曹書佐,連從事都不是,隻能跑腿打下手,還另選。
武将倒是好說,婁圭和龐統都建議帶上張郃寇封随身保護,唯有田豐建議命人換回被任命爲将軍司馬的趙雲随行。他對這位曾今是敵人但同樣是北方人的大将的确很是照顧,劉詠猜測或許這就是鄉土情結吧。
淩統顯然是不能去的,最後就劉詠決定,将杜畿調入魏延帳下聽令,換回趙雲,由趙雲跟随護衛,張郃随身保護。
至于文臣,這是争論最爲激烈的,連續兩個時辰都沒有結論。
“孔明,你似乎一直不說話可有适合人選?”劉詠見這位大神兩個時辰中間說的話加起來也不到五句,看着她手中的扇子很是不爽的問道。
諸葛亮似乎毫不意外,手持這鵝毛扇向劉詠緩緩行禮:“主公,亮以爲,此事其實不用争了,武将有子龍和儁乂二位将軍足以,倒是應該多帶些跑腿辦事的下人随從,連同護送的兵甲五百人足矣!”
衆人面面相觑,頓時很不舒服:我們争了這麽大半天,你這一句話全否定啊,都有些面色不善。其實劉詠也知道,無非就是爲了各家的利益在其中牽扯而已,并非人選那麽難定。而諸葛亮一句話等于打了衆人一巴掌,還是很響亮很響亮的一巴掌。
“亮以爲,此事的确是大事,但也不完全是政事,因此不需要太大的陣仗,反倒讓江東人小瞧了荊州,這五百人倒是不多,就算事急也方便行事。至于文士人選,亮一年來,極少出力,不才願意陪主公走上一趟,定然叫主公抱得美人歸!”
……
衆人無語,紛紛在心中大罵,搞了半天你是想自己去啊……
既然已經被諸葛亮一語說破,哪個人還好意思再争,劉詠笑着定下由諸葛亮前往。
十日後,趙雲歸來,杜襲爲趙雲屬将,一同回到襄陽,隻是二人僅帶本部一千人馬回來,其他就留在武關繼續鎮守不提。
當聽聞叫他回來的目的後,趙雲馬上拜謝,立刻領命。劉詠就是喜歡趙雲這種從來不打折扣,随時聽命而又每次都能百分百執行的性格,心裏不由的猜測,曆史上的趙雲大概也是因爲這種性格被諸葛亮一直留在身邊成爲專職保镖的吧。
人員到齊,次日一早,劉詠跨上自己的赤風,雄姿英發的率隊由水路順漢水而下,在水軍大隊人馬的護送下前往秣陵。
一路到達柴桑,水軍離去,順風順水。等到達秣陵,已是十日之後。
秣陵城外,呂範代表孫權在周泰三千水軍護送下朔江而上二十裏迎接,一路直到秣陵城下。
劉詠看城門口有人,江東軍士來報,是孫權派張昭前來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