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已經大敗,如果程普再次大敗,怕是江東馬上要掀起一場大風波了,稍有不慎就是江東孫氏的崩盤之始。
大别山,在後世可是家喻戶曉不外乎劉、鄧大軍千裏挺進大别山的壯舉。而大别山真正出名,則是開始于華夏第一部地理著作《尚書?禹貢》,稱作大别。
大别山有着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文化淵源,大别山脈連綿數百裏,是長江和淮河的分水嶺,山南麓的水流入長江,北麓的水流入淮河,因此大别山南北的氣候環境截然不同,植物也差異也很大。相傳西漢漢武帝祭祀古南嶽天柱山時經過大别山,當他登上了大别山主峰後,觀賞了南北二側的景色不禁感歎道:“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之大果别于他山也!“随行的偉大史學家司馬遷記錄之,于是大别山由此名聲大振。
大别山地勢較高,南北兩側水系發達,分别注入長江和淮河。巴河、蕲河、浠水、舉水、大悟河、滠水、竹竿河、潢河、灌河、史河等,可謂是百水徑流,同時也造就了大别山複雜的地形環境。山勢險峻,各處高山峽谷密布叢生,很多地區在這個時代基本上是人類的禁區。
高覽一路率隊前行,并找尋當地熟悉地形的獵戶作爲向導,一路向南,在經過雩婁縣後,地形立刻變化多端起來,幸虧有當地獵戶親自帶路才讓大軍不至于迷路,并一路翻山越嶺直到竹竿河。由于地形複雜,大軍雖然一路簡裝慢行也讓軍士減員,不慎墜崖跌傷,或者被毒蟲咬傷緻死者已經達到一千餘人。
高覽見到如此景象,不免有些沮喪。叫來向導詢問,才知道此處向南再走兩天就可到達大别山的一道名山天柱山,高覽頓時大怒,責問向導爲何将大軍帶到如此險峻之處。
向導立刻求饒:“将軍息怒,并非是小人有意誤導将軍,而是大别山實在太難走,想要安全穿過,可謂是難于登天,這條路已經是極其安全的路了。向前二十裏處向東翻越兩座大山,就可到達龍舒縣,再由龍舒縣向南穿過一道山道,即可穿過大别山。山南有一條河名爲皖水,順流而下,就可直達皖縣。”
“此話當真?”高覽也知道山間難行,剛才故意吓唬,沒想到這獵戶說的頭頭是道,他也跳不出毛病,此時聽說可直達皖縣,自然大喜。
獵戶叩首道:“小的如何敢欺瞞将軍,方才所講句句屬實。這些都是村中祖輩經過無數人的血淚探查的,小人也并不曾親自到過,但根據前人講述,小人所說絕無差錯。”
高覽見實在難行,就讓軍士紮營,讓大軍休整。派出矯健軍士斥候前去探路,等到探知結果後在行軍不遲。早有軍士外出狩獵,山大溝深,物種豐富,狩獵倒是收獲頗豐,不久,就有一盤熊肉送到了高覽的面前。而獵戶也是大獻殷勤,将熊膽熊掌等貴重之處處理好送到高覽處。這等好東西自然是可遇不可求,他立刻收好,準備南下皖縣後派人獻給劉詠,或許會換的大好處,讓自己的前途光明不少。
三日後,就在高覽等的心焦之時,派出去的斥候隊長回來禀報,果然如那獵戶所說,向東兩座山外有一縣名爲龍舒縣,向南可直達山脊,山南的确有一河名爲皖水,但由于山勢險峻,真正翻越過大山的少之又少。
高覽心裏大定,即可啓程,終于在五天後到達龍舒縣。龍舒縣作爲山間小縣,縣丞其實就是個山大王,平日裏就是個作威作福的土皇帝,他那裏想到會有一天如此數萬大軍抵達龍舒縣城,當時就吓懵。
高覽聽說了此人而行不少,直接讓人推到城中人多處斬首示衆,全城百姓拜服。稱願意從此歸順劉詠治下。高覽讓衆人推舉一位賢能之士作爲縣丞,衆人推出一位年約不惑的儒生上前,高覽已經詢問,竟然是當年曾今在廬江連續抗擊袁術兩年的陸康族人,名爲陸放,因陸康當年城破而帶一隊族人曆經艱險,翻越大别山到此城中定居,名望不低。
陸放聽說大軍要翻山攻擊皖縣,立刻尋來家中子侄好手數十人,願意帶隊沿當年來路翻山,并寫了一封信,準備送往另外一支在江東吳郡的陸氏族人,召喚他們前往投軍效命。
高覽完全沒有想到他面前的這個陸放會給他帶來多大的好處,此時他隻知道真的有希望平安翻過大别山了。
在陸家的表率下,小小山城竟然有三百餘人願意投軍效命,高覽立刻收下,大軍歇息一夜後,并讓陸家人帶路向南而行。
如今還是夏末秋初,山北卻已經有了陣陣寒意,特别是在夜裏,軍士們都有些承受不住。
陸放給了高覽一張簡單的地圖,在山脊處,有一道狹窄的山道,僅能兩馬同行,兩邊都是怪石嶙峋,将這裏形成一道不爲外人所知的隐秘路徑,名爲夾石道。高覽到達夾石道後,對這裏的奇景歎爲觀止,若不是已經探查清楚并無危險,他都險些認爲陸家人是江東或者曹操派來的奸細,要将他帶入此處伏擊。
等一路過了夾石道,山南立刻暖意融融,讓所有人大感神奇,大别山,果然不負其名。
再向南就好走了許多,高覽立刻派人聯絡正在松滋的沙摩柯,并率軍沿皖水經桂車、石亭,于三日後半夜與沙摩柯直達皖縣城下。
注:這一章可能讓然感覺實在堆字數,其實青玄也不願意寫這些,但是爲了劇情的需要,不得不如此,後面就好多了,不但要引出陸遜,還爲後文留下引子,請各位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