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熊明遇對姬慶文說聲“少歇”,便扭頭回去,向南京守備太監韓贊周詢問了一下。
太監宦官之中也分爲幾派,比如他韓贊周就不是魏忠賢一黨,所以才能在崇祯皇帝重拳打擊閹黨的過程中,依舊能夠被委以南京守備太監的重任。
然而韓贊周畢竟是個閹人,南京守備太監又是江南宦官之首,因此沈良佐去松江府赴任之前,便特意先來拜訪韓贊周——其實沈良佐現在就在韓贊周的府裏。
韓贊周是個實在人,對此也沒有隐瞞,一五一十地将事情告訴了熊明遇。
熊明遇聽完,也不同韓贊周和劉孔昭商量,又走到姬慶文跟前,說道:“嗯,本官問過了,确實是有這麽一回事。既如此,那就請姬大人進城去同那沈良佐說話好了。至于大人手下這些團練,可以護衛住進貢的綢緞駐紮在城下的軍營裏頭。本官是南京兵部尚書,批一張紙條,讓城外守軍讓出一座營盤即可。”
姬慶文的打算很簡單——就是不論誰的面子都不賣,非要進城不可。
于是他當即反對道:“那可不行。熊大人,你也知道,如今這世道可不太平,這麽多進貢的綢緞萬一有了什麽閃失,你負不起這個責任,我也負不起這個責任!”
熊明遇一聽還真有些道理,便說道:“那麽本官下令,調撥南京城内一千精兵,護送這些綢緞進城,就将綢緞放在兵部衙門,料想宵小之徒,也不敢有什麽非分之想。”
姬慶文搖搖頭,帶着幾分揶揄的微笑,說道:“熊大人深通兵務,想必也知道現在的當兵的軍紀是越來越差了。不怕大人見怪,下官看那些官兵,要比尋常蟊賊更可惡一些。更何況這些當兵的一個個粗手本腳的,下官還怕他們押運綢緞的時候,将這些進貢給聖上的東西給弄壞了呢!”
姬慶文這話倒也句句都在理上,讓熊明遇無從反駁。
于是這位老官僚決定運用自己在大明官場上混迹了那麽多年而修煉成功的絕技——集體負責。
所謂“集體負責”,便是“集體不負責”。
爲了做出一項決策拉足夠多的官員一同商議,到時候有了功勞就是人人有份,若是犯了錯誤卻不可能人人追究,可謂是最高深不過
的政治智慧了。
隻見熊明遇退到本方陣中,同南京守備太監韓贊周、提督勳貴劉孔昭互相商量妥協了一陣,最終得出了一個折衷的方案——姬慶文所部全部一千人進京,人數是在是太多了,可以安排一百人馬進城護送進貢綢緞你,而其餘九百人則在城下駐紮。
姬慶文同樣與李岩、李元胤商量了一下,決定在人數上讨價還價,最終達成了這樣的方案:兩百人進城,八百人留守城外。
這是一個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熊明遇也點頭答應了。
于是姬慶文在所部一千鄉勇團練之中,精中選精地選擇了兩百人的隊伍,護送着裝載了三百匹綢緞的十輛大車,就要經過通濟門進入南京城。
可此時姬慶文忽然想到一件事情,便示意麾下将士停下行動,自己則上前對熊明遇拱手說道:“熊大人,記得方才大人已将楊展将軍的職務免了去。可現在誤會已經澄清,就請熊大人收回成命如何?”
熊明遇其實也知道自己方才錯怪了人,然而自己一個堂堂南京兵部尚書,雖比不上皇帝的一言九鼎,卻也不能面對一個武夫就這麽朝令夕改,否則自己顔面何存?
于是熊明遇咬牙道:“姬大人,你似乎是管得太寬了些吧?任免南京城守備武将,乃是本官的職責範圍,無論是任、還是免,本官自然有本官的道理,還請姬大人不要插手。”
楊展是姬慶文着意籠絡之人,當然不會因爲熊明遇這輕輕巧巧的一句話就打發了,于是姬慶文又道:“熊大人,此事因下官而起,下官先給你陪個不是,就請熊大人看在下官的面子上,收回成命,讓楊将軍官複原職吧!”
熊明遇心中一哂:哼,你一個小小的五品雜道官員,面子能有幾斤幾兩?
他心中這樣想,口中卻另是一番冠冕堂皇的說辭:“姬大人,此事本官已做決斷。正如你所言,現在南京守軍軍紀太差,本官正好乘此機會整頓整頓,便從楊展此人開始好了。”
姬慶文同别人撕逼鬥嘴,最喜歡用對手的話來反駁對手,可現在終于輪到對手用自己話來反駁自己,這讓他無言以對,趕緊扭頭向李岩咨詢。
李岩也是對熊明遇這種孤高自大、剛愎自用的态度十分不滿,便在姬慶文耳邊低語了幾句,出了個主意。
李元胤在一旁聽了,慌忙說道:“大人,這主意可不好,這樣豈不是将負責南京城守
備的三位大人全都得罪了嗎?”
“得罪就得罪了,有什麽了不起的?今日我偏要得罪得罪這些昏頭官員們!”
說罷,姬慶文便高聲下令道:“兄弟們,拿出點威風來,我們打出旗号給那些官員們瞧瞧!”
一聲令下,姬慶文麾下一千将士立即排好了隊伍,又有幾個專司護旗的軍士,從一輛大車上小心翼翼取出一面明黃色的旗幟,高高飄揚起來,露出旗幟上用猩紅絲線繡成的三個半尺見方的大字“明武軍”!
這面旗幟,乃是姬慶文專門安排蘇州織造衙門手藝最精巧的能工巧匠,運用最好的材料制作的,比起原本的“姬”、“戚”兩面大旗更加引人奪目。
那南京兵部尚書熊明遇不知爲何姬慶文忽然翻了臉,還在懵懂之間,卻聽身後傳來一聲嘶啞尖利的聲音:“皇上!”
原來是南京守備太監韓贊周遠遠望見姬慶文的旗号,不由自主地跪拜在了地上——他韓贊周本來不是皇宮裏的太監,而是在“信王府”專門伺候還不是崇祯皇帝的朱由檢的太監,對朱由檢那筆渾厚圓潤的大字是再熟悉也不過了。
因此他遠遠瞧見那面迎風飄揚的明黃大旗上“明武軍”三個字,吓得雙腿一軟,當即跪了下來。
南京兵部尚書熊明遇、提督勳貴劉孔昭見了,趕緊問明了情況,雖不樂意,卻也隻能屈膝下跪,高呼:“皇上!”
他們從南京城裏帶出來的将士們,将三位主官都已經跪在地上,自然也就站不住腳了,齊齊跪倒在地,鹦鹉學舌般重複道:“皇上!”
姬慶文背着手看着這一群跪在地上的黑壓壓的人頭,心中說不出的得意,半晌才道:“諸位,諸位還請起身吧!”
熊明遇、韓贊周、劉孔昭等人這才站起身來,極恭敬地小步快走到姬慶文面前,還是熊明遇拱手開口問道:“姬大人,這面大旗……”
姬慶文含笑道:“大人乃是正經進士出身,自然是見多識廣。這面大旗上‘明武軍’三個字,便是聖上親筆所提,乃是去年京師之戰中,我軍用一名上将、十餘名軍士的性命換來的!熊大人,我就問你,就憑這面大旗,我軍能不能進你這座南京城?”
有了這面皇帝親筆頒賜的軍旗,那姬慶文所部這一千人馬,就不是尋常的鄉勇團練,這普天之下,就連京城都是能随進随出的,又更何況是這座南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