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料從前方傳來的戰報卻是左安門内出現了一條鴻溝,而明軍可能的埋伏竟都潛伏在鴻溝之内。
這就未免有些太奇怪了點。
首先京師乃是大明都城,也是最爲繁華的城池,又怎麽平白無故地在左安門内出現偌大一條壕溝呢?
其次這條壕溝是爲了阻擋滿洲八旗騎馬沖入城中,那負責防禦的明軍将士,應該在壕溝另一側列陣,而不是自己躲藏在深溝之中,這樣固然是阻礙了對手的攻擊,然而自己攻打對手,不也是會異常麻煩嗎?
這兩個疑點,就連見多識廣的皇太極在倉促之間都沒法猜透,左思右想之下,皇太極還是決定自己親自去偵查一番,才能探明實情。
于是皇太極便不再繼續呆在陣後坐鎮指揮,在身旁幾十個親衛“巴圖魯”(滿語勇士)的護衛之下,冒着并不密集的箭矢,也跟着進入了左安門。
皇太極分開衆軍,來到陣前,果然看見面前十來步開外有一條頗深頗寬的壕溝,深溝之中卻滿是嚴陣以待的明軍——這些明軍既不進攻、也不撤退,卻用一種不安而又期待的眼神死死盯着眼前的滿洲兵士們看。
皇太極目測了一下,見這道将左安門堵死的壕溝裏的明軍,數量怎麽着也得有兩千多人,卻猜不透這些人用意。
正在他略有遲疑之時,明軍突然打出旗号,隻見兩面丈餘見方的大旗上用金線分别繡了一個“姬”字、一個“戚”字,雖然是在壕溝之中随風飄揚,卻也是十分引人注目。
皇太極身邊的“巴圖魯”鳌拜見到這兩面大旗是分外眼紅,趕緊對皇太極說道:“大汗,這便是打傷大貝勒的明軍的旗号!”
皇太極聞言一驚,趕忙招來代善的兒子嶽托,問道:“這兩面大旗,你認不認識?”
嶽托立即答道:“認得,認得。叔汗,這就是打傷我阿瑪的明軍蠻子的旗号,他們火器厲害,你可要小心了!”
一聽到“火器”兩個字,皇太極立即緊張起來,疑心幾天之前,自己率軍追擊祖大壽時候,在通州城門口遇到的就是這隊兵馬。
十餘年在戰場之上出生入死養成的
明銳嗅覺,讓皇太極忽然感到了巨大的危險,不由自主地向後退卻。
與此同時,溝塹之内指揮作戰的姬慶文也看見了突然出現在陣前的皇太極,立即命令麾下火槍手集中火力向皇太極射擊。
他命令下得雖快,可皇太極的行動速度也不慢,早已退到陣後,讓這一陣排槍隻掃倒了百十來名滿洲騎士,并沒有命中大汗皇太極。
皇太極見狀,也趕緊命令全部八旗騎兵,這就張弓搭箭,向壕溝内的明軍放箭射擊。
這時候,壕溝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滿洲八旗雖然居高臨下,可射出的箭矢卻完全沒有辦法射中壕溝之内的明軍。
原來是陳文昭自萬曆元年渾河之戰之後,就始終在思考對付滿洲八旗精銳騎兵的萬全之策。他想來想去,隻有憑借火器之利,再在有利地形的充分掩護之下,才能在對陣滿洲騎兵時候占有絕對的優勢。
然而這樣地形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算尋找到了有利于自己的地形,以滿洲騎兵的狡猾精明,也未必會上這個當,貿然向已然布防嚴密的敵軍發起攻擊。
因此,與其被動地尋找有利地形,不如自己主動創造優勢。
所以陳文昭辭去朝廷武官不做之後,便拿着朝廷的撫恤銀子,去義烏開設礦場,除了安置陣亡将士子弟之外,順便也能學習一些挖掘壕溝、構建陣地之法。
這樣的方法,陳文昭練習了十幾年,終于在崇祯二年派上了用場。
他見左安門下正有一塊平地,這塊平地多年受到京杭大運河河水的滋潤,已變得十分松軟,便建議姬慶文派人将地上的磚塊全部搬開,再就地挖掘壕溝——這壕溝要在有限的時間之内,挖掘得越深越好、越寬越好。
旁人或許還猜測不透陳文昭的打算,可姬慶文卻是從後世穿越而來的現代人,小時候《地道戰》、《地雷戰》、《平原遊擊戰》這樣的戰争片看得不少,早就猜出了他的用意。
因此姬慶文在征得了孫承宗的允許之後,便在最短的時間之内,召集起全城所有的兵馬、百姓,操持起能夠使用的全部工具,立即動手在左安門内開挖壕溝。
爲了提高工作效率,姬慶文許諾無論是誰,隻要能挖出十斤泥土,立即就賞他一兩白銀!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聽到“泥土換白銀”的消息,京城之中立即聚集起一萬多人、将近兩萬人的隊伍,手中拿着鏟子、
鐵鍬、鐵釺等物件,立即就大肆挖掘起來。有的人找不到稱手的工具,就連家裏燒飯做菜用的菜刀、鍋鏟、鐵鍋等物件都拿了出來,爲的就是賺姬慶文口中許諾的白花花的銀兩。
如此這般,待皇太極花費了一個多時辰,從與祖大壽的戰鬥之中脫身之後,又派兵殺入左安門之時,門内原本平坦的地面上,便已然出現了一條一人多高、兩丈多寬的壕溝。
爲了這條壕溝,整整花了三十萬兩白銀——陳文昭計劃中的對滿洲騎射手的有利地形,與其說是一鐵鍬、一鐵鍬挖掘出來的,不如說是一錠銀子、一錠銀子砸出來的!
幸好這三十萬兩白銀,說好了是從幾日前籌集的軍饷裏面支出,否則非把姬慶文心疼死不可。
而姬慶文見這條壕溝規模如此宏偉,光自己手下這五百精兵進入作戰,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于是他便請皇帝下旨,立即調集起左安門附近所有的神機營将士,總數也有兩千來人,各自手持火槍、火铳,進入溝塹之中,準備對付殺入城中的滿洲騎兵。
對面的滿洲騎兵因騎在馬上,身處壕溝之内的明軍,卻處于他們射擊的死角之中,無法直接瞄準,而隻能向天空發射,冀望着見識劃出一道抛物線後,能夠向下墜落地命中壕溝之内的明軍。
這些大字都認不得幾個的滿洲騎兵,顯然不會解一元二次方程,他們朝天射擊的精度、力度、準度完全沒有辦法保證。因此滿洲騎兵人數雖多、射速雖快,卻隻造成了壕溝之内明軍微不足道的傷亡。
而明軍則充分發揮火槍、火铳直線射擊威力巨大的優勢,紛紛開始裝填火藥,向滿洲八旗的戰馬、騎士身上射擊而去,轉眼間就打死打傷了數百滿洲騎兵,更讓滿洲八旗本來十分穩固的陣型,難以避免地産生了混亂。
在這種混亂之中,忽然有一個滿洲騎兵情急之下忘記了皇太極的軍令,催動胯下戰馬,便往壕溝之内躍去。
卻不料這壕溝又深又陡,戰馬躍入壕溝,雙腿站立不穩,一下子跪倒在溝塹底部,将騎在馬背上的騎士掀翻在地。
這名滿洲騎兵尚未反應過來,便有身邊幾十把刀劍,将他砍成了肉醬!
而其他明軍将士,則在繼續向壕溝之外的滿洲騎兵射擊。
就這樣,原本意氣風發殺入左安門的滿洲四旗精銳,陡然之間在這條莫名其妙出現的壕溝之前,落了下風,戰鬥形勢立即被逆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