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喊得正高興,多九公安排請來送馬的幾個镖師也到了,見織坊裏頭殺聲震天,還以爲是織工又要造反了,吓得他們扔下馬匹扭頭就走。
姬慶文見織工們群情激奮,滿意地點了點頭,便招呼衆人,從庫房裏搬出五百匹綢緞,搬上大車又套上馬匹,乘着時辰尚早、蘇州城内還沒有喧鬧起來的當口,經相門出城,往東向松江府而去。
江南地勢平坦、治安平靜,姬慶文一行人浩浩蕩蕩走得極爲平順,待到午時已走了七八十裏地了。
姬慶文見衆人士氣未散,然而體力已有些跟不上,便選了農田之中的一塊開闊高地,招呼衆人護住綢緞,原地休息。
又派多九公前去臨近靠譜的飯店裏,購買些幹糧、淨水過來給衆人吃喝。
多九公江湖經驗豐富,見這邊雖是農村,卻依舊十分繁華,官道路邊小飯館、小茶攤鱗次栉比,爲防着被奸人暗害,便這裏買一點、那裏買一份,湊齊了四百人分的飯食,便送上了高地。
衆人吃喝已畢,便又啓程向松江府而去。
姬慶文走的這塊地方,就是後世江蘇、上海交接之處,越往東走,河道水域便越是密集。這些河道之上雖都有橋梁跨越,可姬慶文他們趕着馬車行動,速度還是不免有些放緩。
因此衆人走到既定的松江府漁村之時,已是申時時分,太陽漸漸下山,光線也慢慢昏暗下來。
可姬慶文派人去漁村之内,卻沒見有什麽大船停泊于此。
姬慶文感覺奇怪,又親自找了兩個漁民詢問,聽他們說:這裏是個小漁村,就村裏幾條破漁船,從來沒見過什麽大海船。
李岩在旁邊聽了,問道:“姬公子,你跟那個叫鄭芝龍的海商,确實是約在這裏的嗎?莫非是搞錯了地方?”
姬慶文又确認了一下地點,見這座小漁村依海而建,旁邊卻有一座二三十丈高的小丘,在一馬平川的江南平原上顯得十分顯眼,打聽之下,果然就是澱山無疑了——而這座漁村便是同鄭芝龍約定下接頭的澱山村了。
“既然這裏就是澱山村,那我就沒有走錯地方,莫非是鄭芝龍放我鴿子?”姬慶文自言自語道。
一旁的李岩聽了,驚問:“姬兄辦事果然穩妥,原來還留着鄭芝龍的信鴿,那還不放出去,也好聽那鄭芝龍有個聯絡。”
姬慶文苦笑
道:“李兄搞錯了。放鴿子是我們那邊的俗話,比喻别人言而無信、該來不來的。”
說罷,姬慶文歎了口氣,自我安慰般說道:“大概是鄭芝龍遇到什麽事情,所以有些延誤了吧……唉,現在天色已晚,大家已走得人困馬乏,要麽先在這裏休息休息,我們再從長計議好了。”
于是一行人又選了澱山下的一片空地,将裝載着綢緞的車輛居中停放,三百多織工們便席地而坐,護住這些價值二十多萬兩的珍貴綢緞。
姬慶文又派多九公到漁村裏去采購一些飲食回來供衆人補給吃喝。
此刻漁村剛剛收網回來,新鮮的海魚擺了一堆,絕對沒有下毒的機會。
于是多九公便花錢買了四百斤各色海魚,又花了銀子請漁民們準備好了柴草、火炭,點起幾堆篝火,殺幹淨了新鮮海魚,便放在火上燒烤。
片刻之間,附近就已升騰起一股沁人心脾的烤魚香味。
姬慶文穿越以後人在内陸的陝西,難得吃一次海魚,因此拿了一條肉肥少骨的海魚就是一通亂啃,吃得是滿臉油光。
一旁的李岩住在黃河岸邊,家裏又是世家子弟,餐桌上并不少魚,今日卻依舊吃得津津有味,隻聽他對姬慶文說道:“姬兄,黃河岸邊的魚,我吃了沒有一千尾,也有五百尾了。可黃河河魚泥土砂味太重,可謂一口魚、半口砂。然而這海魚卻是鮮嫩無比,入口除了鮮美之味,沒有半點雜味。隻用炭火烘烤而不放濃油赤醬,發揮出魚肉本身的味道,便已是一件人間美味了……”
姬慶文一邊吃,一邊聽,似乎暫且忘記了沒有同鄭芝龍碰面的郁悶,答道:“其實日本人也有根本不煮熟,隻生吃魚肉的,而且生吃的都是海魚裏最好的那種,購買起來還價值不菲呢!”
李岩卻不以爲然起來:“日本人……記得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倭寇橫行,到了萬曆年間我朝又同日本在朝鮮大戰一場。哼!他們弑殺成性,茹毛飲血,果然是化外之民。”
姬慶文笑道:“李兄罵得固然痛快,可别忘了,在下要向皇上交差,可全都指望鄭芝龍能将我們的綢緞,千裏販賣給日本人啊。可這個鄭芝龍,怎麽到現在還不來……”
正說話間,卻見正西方向傳來一片火光,這火光越走越近、越走越急,緊随而來的,還有隐隐約約的喊殺之聲。
姬慶文見了,趕緊撇下手中烤魚,站起身、踮起腳,又掏出從鄭芝龍那裏得來的望遠鏡,朝西面地平線望去——隻見來
者目測有五六百人之衆,各個手持松明、火把,一個勁地往自己這邊趕來。
他身邊的李岩卻是個近視眼,隻看見一大片光亮在遠處忽遠忽近地移動,便剛忙問道:“姬兄,那邊到底是什麽情況?”
姬慶文答道:“我也不知道,就一群人沖殺過來,手裏似乎還拿着兵器,似乎來者不善。”
李岩到底是個書生,一聽這話,立即就慌了:“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哦,還不快叫衆人起身,結隊列陣?”
“對,對。結隊列陣,結隊列陣。”姬慶文這才想起自己完全沒有軍事經驗,趕忙又問李岩道,“李兄,你閱曆廣泛,想必也讀過不少兵書,不知道懂不懂結隊列陣的法子?”
李岩聽了這話,臉上露出了便秘一般的表情,說道:“我一個讀書人,怎麽會懂得軍事?就是懂,也不過都是紙上談兵而已。”
姬慶文吐了吐舌頭,暗自罵了一句,卻見織工中領頭的葛勝跑過來說道:“大人,怎麽來了賊人了?我們江南這一代治安好的很,從來沒聽說過有什麽強盜劫匪啊!”
姬慶文正在着急,哪有什麽心思同他讨論治安問題,說道:“現在講這種話已經晚了,你快叫織工們趕緊起身,結陣列隊。”
葛勝卻道:“大人,我們都是老實人,可沒法同強盜對抗,要不還是快跑吧。”
“放屁。跑得了織工,跑不了綢緞!這些都是禦用的貢品,要是丢了,不僅錢收不回來,還是欺君之罪,我們一個都跑不了。”
葛勝聽了,趕忙轉身,招呼織工們起身,卻又立即走了回來,問道:“大人,你說列陣,可叫我們怎麽列陣啊?”
姬慶文六神無主,略加思考,隻能說道:“管他什麽陣型,你們三百個人,每十五人排成一排,前後排成二十排,站在綢緞前面,不要亂動!還有,黃得功,你站到隊伍最前面去。”
這些織工倒也頗有紀律,聽了号令,又在多九公和葛勝的指揮下,不過片刻功夫,就列成了一個頗爲緊密的方陣。
而黃得功則手持一根鐵棍,站在隊伍最前面——這根鐵棍,就是黃得功當初在阜城驿站,對付來刺殺魏忠賢的白蓮教徐鴻儒和周秀英時候,覺得竹竿頗爲順手,便專門定制了這根将近一丈來長的棍作爲兵器。
姬慶文見陣型已成,略略有些定心,卻見葛勝又跑了回來,說道:“大人,我們現在手無寸鐵,也沒法對付前頭那些賊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