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ave早在10多年前就發布了第一台量子計算原型機。
ibm也在這個領域布局了十幾年。
而源自劍橋大學的optalysys公司,成立于三年前,專注于光子計算,目前已經獲得美國國防部高等計劃研究局(darpa)的支持。
隻有生物計算,還是荒蕪一片,零星的理論或突破,不成氣候。
如果數字集團想在這上面發力,面對的困難要大上很多。
首先一個難題就是人才。
時至今日,數字集團稱得上頂尖的高科技企業,對于世界級的專家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然而,全世界對于光子計算的研究,都有點摸不住頭腦。
計算機與生物學的結合,橫跨兩個領域,想要找一個靠譜的團隊,難度很大。
甚至可以說,沒有現成的專家,隻能邊研究邊學習。
趙子明也沒有任何信心能找到一個合格的項目負責人。
不過,這種涉及到未來幾十、上百年的争奪,誰也無法在現在确定勝利歸屬。
而且,下一代計算機未必真的會取代全部現有計算機系統,很有可能是兩者同時共存,并且與雲計算相結合,發揮各自的優勢。
例如,對于量子計算機來說,各大公司正在投入研究,想争奪技術制高點,但整個行業還處于研究的早期,很多具體難題尚未解決。
同樣,光子計算機短期内隻是現有計算機的補充和現有架構的升級,不可能成爲傳統計算機的颠覆者。
加上經典計算機技術本身也會持續更新疊代,量子計算、光子計算即使研制成功,可能也隻是在某些領域替代超級計算機。
現在可以重視,卻不必恐慌。
眼下對于趙子明來說,在硬件領域的主攻方向,既不是組裝魔鏡産品,也不是被媒體炒的大熱的量子、光子計算。
而是經典計算機的核心,芯片産業。
魔鏡系列的熱銷,并不能說明他在這上面的努力是成功的。
同樣,打包出售魔力公司,也不是說要全面放棄硬件領域。
和阿裏的談判陷入了僵局,也迫使趙子明尋找新的可能性。
對于500億美金的估值,阿裏方認爲太高了,魔力飛躍雖然取得了千億銷售額,估值在合理範圍内,但自身并沒有多少核心技術在手。
現有的魔鏡系列作爲新一代的計算平台,還略有不足。
另一方面,硬件産品更新換代速度太快,魔鏡千萬銷量的優勢很難保持兩年以上。
到了那時,一旦新品失手,整個公司必将遭受重大危機。
基于多方面的原因,阿裏方給出的最終價格是400億美金,同時要求數字集團提供一年的技術服務,協助他們完成新一代産品研發,以鞏固現有銷量壁壘。
相比較谷歌給出的條件,阿裏就顯得太過苛刻,趙子明想了一下,已經指示談判組暫停接觸。
阿裏也很有默契的沒有多糾纏,對于他們來說,拖的越久越有利。
唯一的競争對手谷歌,還在跑關系,現在連入局的資格都談不上。
其他公司要麽沒實力,要麽不感興趣,企鵝集團就是代表,對vr硬件不怎麽關注,一直在軟件領域布局。
阿裏方是吃準自己這邊,有點待價而沽的味道,當然也談不上卑鄙,商業的事情,本來就是各盡所能、爾虞我詐。
像迪士尼收購皮克斯那樣溫情脈脈的,在整個人類商業史上都很少見。
在天價收購達成的最後一個小時,喬布斯告訴迪士尼的ceo伊格,他患有癌症,已經活不了幾年了,伊格沒有趁火打劫,仍舊按照原計劃進行。
這隻是特例而不是常态。
對于魔力公司能否出手,趙子明本身不是特别在意。
他隻是暫時找不到合适的ceo,不想把事情浪費在瑣事之中,恰逢谷歌提出收購,考慮了這種可能性,順便考察了一下,魔力公司在對手眼中的價值。
所以說,不要說魔力降價了,即使不降價,如果其他條件不合适,人員安置、文化融合上達不成協議,他也不會考慮出售。
畢竟一家公司,如同親手撫養長大的孩子,如果不能确定未來的輝煌,那他是不會拱手相讓的。
既然阿裏想耍一些手段,或者事實情況确實如此,他也不會爲對方考慮太多,
隻有暫時擱淺,等待明确的時機。
畢竟涉及到如此巨大的金額,沒有幾個月乃至半年以上,不會有什麽結果。
他不是紮克伯格,幾天時間就能談成一百多億美金的并購案,在趙子明的性格中,謹慎與冒險并存。
魔力公司帶給趙子明最大的收獲不是千億的銷售額、近五百億美金的财富,也不是千萬的魔鏡銷量、颠覆電影行業的新生态,而是對行業的整體把握和深刻洞察。
真正接觸到硬件領域,趙子明才發現,之間的認識太過淺薄。
芯片作爲現代科技的核心,但凡要處理信息,基本都有芯片,包括通信芯片、服務器芯片、手機芯片、電腦芯片等等,是完全靠燒時間、燒金錢才能有所收獲的。
說起來,可能有點慚愧。
當前,國内芯片的總體水平差不多處在剛剛實現零突破的階段。
芯片的六大核心矽原料、芯片設計、架構、晶圓加工、封測,以及相關的半導體設備,國内都還處于任重而道遠的狀态。
實際上,2000年前後,中科院計算所就開始了國産芯片設計研究的道路。
從2002年研發出的最早國産cpu“龍芯一号”開始(龍芯和漢芯不可混爲一談),龍芯系列處理器芯片就一直對标intel、amd、ibm等國際頂級巨頭。
經過這麽多年的努力,在技術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中國軍用芯片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
但因爲芯片隻是計算機這個非常龐大的複雜系統的核心,沒有周邊配套設備的跟進,在商業化的道路上十分艱辛。
上下遊産業鏈,幾乎沒有任何掌控在手上。
從矽原料(芯片用的電子級高純矽)到晶圓廠(官路商途裏恪少的産業),從架構到設計、制造,從核心設備(光刻機、蝕刻機)到封測,國内都還處于懵逼的階段。
因爲魔鏡的緣故,趙子明也算對整個産業鏈有了深入了解和思考,越發感受到其中差距,簡直讓人絕望。
甚至說,已經不單單是燒錢能解決的了。
但是,不燒錢,肯定解決不了。
當然,對于這種局面,國家是不會坐以待斃的。
政府已經明确提出,要在2030年,國内集成電路産業鏈主要環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企業進入國際第一梯隊,産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究竟能不能成功,還要靠個人的奮鬥。
對于有野心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一個人的成功,既要靠個人的努力,也要考慮曆史的曆程。
隻有穿透未來的迷霧,才能真正的乘風破浪。把握國家大勢,才能如魚得水。
通過人工智能算法的交換,數字集團從英特爾手中換回荷蘭阿斯麥公司的光刻機名額,努力邁出艱辛的一步。
雖然要到2017年才能交付,但是前期的工作,還是要提前做起來。
廠址設計、人員招聘、生産線調試等,一年的時間還真不一定夠。
僅僅是“無塵室”的要求,就能花費巨大的心血,因爲現在的晶體管實在太小,無塵室裏不允許有直徑超過0.5微米的顆粒,裏面的空氣每分鍾要過濾10次。
雖然截止到16年4月,國内晶圓廠也不過是兩三家,但預計今年年底,将會突破十家,台資和外企瘋狂布局大陸,和合資汽車有一拼。
根據趙子明搜集到的信息,大家清一色選擇12nm生産線,對于人才的争奪,不可謂不激烈。
數字集團唯一的優勢,就在于阿斯麥公司的光刻機。
芯片良品率取決于晶圓廠整體水平,但加工精度完全取決于核心設備“光刻機”。
阿斯麥橫掃天下,作爲全球唯一的高端光刻機生産商,誰能率先買到貨,誰就能率先具備生産工藝。
數字集團也算是提前掌握了一大殺器,對于接下來殘酷的市場競争,有了博弈的本錢。
其他公司隻能從日本的尼康和佳能那裏進口光刻機,但技術遠遠不如阿斯麥,雖然談不上不足爲慮,卻已經錯失不少先機。
但是有了光刻機,并不代表高枕無憂,要知道晶圓廠的核心設備還是蝕刻機、離子注入機。
相比于光刻機,國内的刻蝕機要好很多,16nm刻蝕機已經量産運行,7-10nm刻蝕機也在路上了,美帝那邊也很貼心的解除了對中國刻蝕機的封鎖。
不過離子注入機又寒碜了,到現在還沒有一台國産商用機,70%的市場份額是美國應用材料公司的。塗感光材料得用“塗膠顯影機”,日本東京電子公司拿走了90%的市場份額。即便是光刻膠這些輔助材料,也幾乎被日本信越、美國陶氏等壟斷。
困難重重,不過再難,也得上。
當然,這裏說的是晶圓代工廠,隻制造不設計。
随着芯片越來越複雜,設計與制造就分開了。
有些公司,隻設計不制造,比如華爲海思,當然也有鼎鼎大名的高通,amd。
有的公司,隻制造不設計,比如台積電,台灣在這邊是巨無霸,美國韓國都得靠邊站。
華爲和台積電也是老搭檔,華爲設計芯片,台積電制造芯片。
數字集團目前能選擇的突破口也隻有晶圓廠,其他幾個領域暫時無能爲力。
矽原料方面,矽石雖然很多,但高精度的矽制造難度太大,用于太陽能發電的高純矽99.9999%,全世界超過一半是中國産的;芯片用的高純矽要求99.999999999%(11個9),幾乎全賴進口,傳統霸主是德國和美國。
芯片設計領域,不光要燒錢,也需要燒時間,屬于試錯周期較長的核心技術,想一想,70億個晶體管在指甲蓋大小的地方組成電路,電子在芯片上跑來跑去,稍微有個pn結出問題,電子就會堵車。判斷電路設計是否靠譜,隻有一種辦法,那就是用,大規模、長時間的用,實踐出真知。
這樣一來,數字集團隻能從代工廠出發了,終究算是一個不錯的領域,雖說依舊受制于人(阿斯麥正在研發的7nm甚至3nm光刻機),但路要一步一步來,妄想一步登天,遲早會摔一個大跟頭。
再說了,制造廠做好了,也未必不能翻身。
作爲台灣最大的企業,台積電包下了全世界晶圓代工業務的56%,規模和技術均列全球第一,市值甚至超過了英特爾,成爲全球第一半導體企業。
趙子明大腦紛繁複雜,一會想起未來,一會又沉思當下,各種靈感交織,各種想法浮現,甚至莫名想起最近的狂歡。
也許算是另一種程度的心流,幾乎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不知過了多久,他從思考中清醒過來,略爲有幾分疲倦,也不知道是最近縱欲過度還是用腦太多。
拿起桌上的水杯,發現沒有一絲溫度,笑着搖了搖頭。
可能是最近使用心流設備太過頻繁,自從上次在腦機公司體驗過後,趙子明自然在辦公室和家中安置了相應儀器,輔助自己的工作和修行,取得了難以想象的進步。
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一人獨坐時,很容易就進入到那種沉浸的狀态,大腦活躍,又感受不到時間,平時困擾的問題,會很容易得到答案。
如果不是副作用不明顯,他幾乎要全公司推廣了,即使這樣,在他的放縱下,有許多項目組都開始使用設備,以提高研究效率。
對于這種現象,他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具體到自己,就有了下意識的反感,對于一個有強大自控力的人來說,一切沉迷的東西,總會讓人不舒服。
看向窗外,天色尚好,趙子明想起小水的電話,就通知了一下辦公室,起身離開數字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