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是學校的工作人員,在他身後還跟着一個外國人,那名外國人流露出複雜的神色,有驚訝也有一絲不甘,見了沈隆之後他脫帽行禮,“白先生您好,我是瑞典駐華大使館文化參贊拉爾森, 專程從陪都飛過來給您送電報。”
說完他看了看左右,“請問伍連德先生在麽?這封電報是同時發給你們兩位的!”
“伍先生就在隔壁,不如我們一起過去好了!”沈隆起身說道,在現實世界中,伍連德原本會在淞滬戰役之後返回南洋, 不過在這個世界,他被沈隆拉了過來, 如今跟随他一起來到了西安, 一邊在學校教書,一邊繼續從事防疫研究。
沈隆已經猜到了他帶來的電報内容是什麽,不過并沒有太過激動,因爲這都是他應得的,到了隔壁辦公室,伍連德正在寫東西,沈隆進去後說道,“星聯,瑞典給咱們兩個來電報了,這位是瑞典駐華大使館的文化參贊拉爾森先生。”
“瑞典?”伍連德頓時激動起來,說話都開始打哆嗦了,現在是十月份,這個時候瑞典發來的電報意味着什麽他再清楚不過了。
“尊敬的白景琦先生,尊敬的伍連德先生,我很榮幸能有這個機會向您二位告知這一好消息!”拉爾森鄭重地取出電報讀了起來,先用瑞典語讀了一遍,然後又翻譯成中文,“根據瑞典卡洛琳醫學院諾貝爾大會最新評選結果, 194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科學獎授予來自中國的白景琦先生和伍連德先生,以此表彰二位在防治鼠疫工作中的卓越貢獻,現誠摯地邀請二位于1943年12月10日出席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辦的頒獎典禮!”
“景琦,我們得獎了!我們終于得獎了!”伍連德激動地滿臉通紅,旁邊的工作人員也連聲恭喜,他怎麽說也是大學的工作人員,自然知道諾貝爾醫學獎意味着什麽。
“嗬,我還以爲不給了呢!”沈隆倒是沒怎麽激動,甚至還諷刺了一句,要知道在現實世界中,德國科學家多馬克1932年發現百浪多息能阻止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鏈球菌的感染,開創了磺胺藥研制和治療感染病的先例,1939年就獲得了諾貝爾獎。
而1941年英國牛津大學病理學家霍華德-弗洛裏與生物化學家錢恩實現對青黴素的分離與純化,并發現其對傳染病的療效,僅僅隔了三年時間,他們便和青黴素的發現者弗萊明一起獲得了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沈隆不光是和伍連德一起對鼠疫以及其他流性疫病的防治做出了卓越貢獻,也是磺胺和青黴素的發明者,如今磺胺和青黴素已經進入工業化生産和實際應用多年,按照多馬克和霍華德-弗洛裏、錢恩的獲獎速度,他早就應該得獎了。
然而一直拖到現在瑞典卡洛琳醫學院才給他們頒發這個獎項,這裏面的原因的确值得深思,沈隆猜測,一開始他們可能是出于白人的高傲,不願意把這一獎項頒發給自己,但如今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陣營和反***陣營的鬥争進入到後期階段。
瑞典雖然是中立國,但也會受世界輿論的影響,出于對團結反***陣營力量的考慮,他們終于忍不住要給沈隆和伍連德頒獎了。
“校長,星聯先生,恭喜了啊,這可是大好事啊!我馬上通知全校師生好好慶祝一番!”這會兒功夫,隔壁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老師都來了。
立刻有人沖向學校的廣播室,很快全校的老師、學生和工作人員都知道了沈隆和伍連德獲得本年度諾貝爾醫學獎的消息。
“這是什麽獎項?”絕大多數人都是一臉懵逼,完全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麽。
“你都不看《中華醫學雜志》的麽?諾貝爾醫學獎是全球醫學界的最高獎項,中華醫學會獎隻表彰咱們中國的醫藥工作者,而諾貝爾醫學獎則是面對全世界科學家的!能拿到這個獎項,說明白校長和伍先生做出了讓洋人都無比佩服的成就!”一名學生給周圍的人普及道。
“這麽說白校長和伍先生赢了那些洋人?是世界第一?”另一名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理解這一獎項。
“文無第一,不過白校長和伍先生在鼠疫防治領域的研究的确遠超其他科學家!每年又無數科學家都盼着自己能得諾貝爾獎,白校長和伍先生能拿到這個獎項,肯定赢了許多洋人!”那怕是後世,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獎,便在中國引發了巨大的反響,大大漲了一波民族士氣,更何況現在這個時代?學生們都激動無比。
甚至有人不知道從那兒弄來了鞭炮,在學校的廣場上燃放起來,然後唱着校歌來慶祝這一注定會名留史冊的場景。
外面的吵鬧讓在教室裏上課的老師學生都無法專心聽講,不過往日嚴厲的老師并沒有任何不滿,索性合起課本,“算了,這節課就到這兒,大家一起慶祝去吧!這可是我們中國拿到的第一個世界性科學大獎啊!”
消息很快傳到了外面,周圍的老百姓就更不明白諾貝爾獎是什麽意思了,不過沈隆經常帶着學生給周圍的老百姓義診,雖然不懂發生了什麽事,不過應該是白校長和伍先生遇到了好事兒,所以他們也趕來祝賀了。
然後是政府方面的代表以及陝西的社會名流們,他們也紛紛過來道賀,當然也少不了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的代表,他們既然知道了,那白敬業也會很快知道。
“哈哈,白校長和伍先生是中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學者,也是繼印度的泰戈爾和拉曼之後,第三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亞洲人,所以二位不僅是華人之光,也是亞洲之光啊!今天務必要好好慶祝一番!白校長、伍先生,我們去德發長吃餃子宴!”前來祝賀的省教育廳長滿面紅光,頗有與有榮焉的味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