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的擔憂其實沈隆都知道,而且他自己也明白,王起明練了二十七年大提琴,演奏技法在國内的确算是不錯,畢竟能進入官方的交響樂團;但是放在紐約,放在林肯藝術中心面前卻是遠遠不夠的。
這裏是世界古典音樂的中心,聚集了全世界最頂尖的天才, 不敢說随随便便拉出一個大提琴手來就能吊打他,但王起明的水平在這裏根本不值一提也是不争的事實,想要單純依靠自己的演奏技巧來征服這裏的觀衆的确不太現實。
周圍那些其他街頭藝人也在好奇地打量着他,現在還不是紐約愛樂樂團滿是華裔音樂家的後世,王亮成爲紐約愛樂樂團首名華人雙簧管首席要到二十四年之後, 黃欣成爲紐約愛樂樂團首名小提琴首席則要到三十四年之後。
就算是大名鼎鼎的譚盾現在也還在美國跟随小澤征爾學習, 要等到明年, 他才憑借自己創作的弦樂四重奏《風雅頌》獲得國際韋伯室内樂作曲比賽二等獎,從而在古典音樂界嶄露頭角;華人演奏家在這時候的林肯藝術中心,還屬于稀有生物。
沈隆面帶微笑,對着空無一人的前方微微颔首,然後凝神靜氣,開始了自己的第一首曲目,德國作曲家舒曼的《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郭燕聽到前奏後嘴角的笑意更加濃郁,因爲這首曲子是舒曼與1850年和他的妻子克拉拉剛剛從德累斯頓搬到杜塞爾多夫,滿心歡喜地迎接新生活時創作的;在他們剛來到美國的時候演奏這首曲子,她馬上就領會了對方的用意。
這首大提琴協奏曲除了終曲樂章一兩處嬉戲的段落之處,基本的炫技機會,從頭至尾都是敏感而細緻的内心流露,但是這并不意味着這首曲子就好演奏。
對于真正的音樂家來說,演奏的對和演奏的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演奏者需要領會曲子裏蘊含的感情,這首曲子從頭到尾都是發自内心的典雅,想要将這種典雅完全傳遞出來,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所以在沈隆演奏結束之後,面前并沒有增加幾位觀衆, 也隻有郭燕一個人在那裏賣力地鼓掌,這些觀衆和周圍的街頭藝術家們也隻是禮貌性地輕微鼓掌而已,畢竟沈隆的演奏和富尼埃的版本實在是差得太遠了。
看到他們這般反應,郭燕頓時緊張起來,再看面前的琴盒,裏面連一個美分都沒有,她馬上看向沈隆,隻見他臉上依舊帶着微笑,不見一絲波瀾,似乎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接着沈隆又演奏了海頓的《D大調第二大提琴協奏曲》,由中庸的快闆、柔闆和快闆回旋曲三個樂章組成,幽默、典雅、明快,是古典音樂的典範。
這首曲子倒是更适合這種場合,沈隆演奏結束之後,掌聲稍微多了點,琴盒裏多了幾個星星點點的硬币,但是比起其它人來依舊差得很遠,照這樣下去,今天可沒辦法湊夠四十美元的标準。
一想到這個,郭燕的眼神就開始黯淡起來,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她已經漸漸消除了對街頭賣藝的固執,甚至有些喜歡上這裏的生活,不管怎麽說,在這裏他們起碼有繼續從事音樂的機會,而一旦去了餐廳,那就意味着音樂夢的徹底斷絕。
可是,她又看了看沈隆面前的琴盒,臉上露出苦笑,音樂家也要吃飯啊,但靠這點收入可是沒辦法養活自己的。
稍微休息片刻,沈隆微微閉上眼睛醞釀了一會兒情緒,然後開始了第三首曲目的演奏,當前奏響起的時候,郭燕臉上露出驚訝的神色,而周圍的觀衆和街頭藝術家們則是滿臉的迷茫,這是什麽曲子?
很多人都知道《梁祝小提琴協奏曲》,但是在這首曲子裏仍有大提琴的配合,而且還有專門的大提琴版本,沈隆現在演奏的就是大提琴版本的《梁祝協奏曲》。
他知道光靠演奏技法是沒辦法征服挑剔的林肯藝術中心附近的觀衆的,他的演奏水平再高,也高不過富尼埃、杜普雷、維爾斯坦這些世界頂級大提琴演奏家,出身中國的他也沒辦法徹底融入西方作曲家蘊含在作品之中的感情。
于是他就拿出了《梁祝協奏曲》,這首最具中國韻味的曲子,但凡是讀過書的中國人,都知道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也看過無數根據梁祝演繹出來的文學影視作品,對這個愛情悲劇的理解是極其深刻的。
所以沈隆可以完全沉浸在陳剛和何占豪兩位先生所創作的這首曲子之中,完全能體會到他們想要通過這首曲子表達的東西;另外,他還融合了一些日後世界首席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演奏《梁祝》時候曾經運用的技法。
一首從未聽過的曲子,再加上偶爾出現的全新技法,能出現在林肯藝術中心周圍的街頭藝術家都是識貨的,他們紛紛收起了臉上的微笑,面色嚴肅地聆聽起這首曲子來。
大提琴的聲音低沉、委婉、綿延,帶着這些異國的聽衆感受着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愛情,一開始的春光明媚、鳥語花香讓聽衆臉上浮起了笑容。
接着以以渾厚圓潤的音調演奏出梁祝真摯純潔的友誼不斷加深和互相愛慕的深情,郭燕眼角的餘光看見,觀衆群裏那對情侶靠得更近了。
然後多處運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潑、跳蕩,演奏出明朗、歡快的節奏,表現了梁祝同窗三載、共讀共玩的愉快生活。
旋即轉爲慢闆,以斷斷續續的音調,表現了女扮男裝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表現了十八相送、長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到此,《梁祝》的第一幕就結束了,沈隆放下琴弓,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甚至有些街頭藝人朝這邊走過來,顯然他們都被這首曲子打動了。
果然,隻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啊!我要是繼續傻乎乎的拉西方名曲,他們才不是這般反應呢!
感謝鳳羽舞菲、大王派我來看書的打賞;說起來挺有意思,當年國内那麽多學歐美大師的音樂家,最後反倒是在進入音樂學院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西方音樂的譚盾獲得了更大的成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