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明朝廷免除高平、同登兩府三年賦稅通告傳播開來,當地原交趾民衆各種負面情緒暫時有所收斂,随後,在當地老百姓帶着排斥、不滿、憤怒、疑慮的目光注視下,首批大明移民拖家帶口進駐了他們的家鄉,并随即按照早就制訂好一千人爲一村的計劃, 在跟過來的大明官吏帶領下忙碌起來。
蕩虜營一萬人被黃震分成了四部,一部三千人在鄭氏掌控之地通往高平、同登唯一一條大道上紮營駐守,防備鄭氏集團不知道何時發起的反撲;另兩部分别駐守城内以防不測,還有一部分被分成若幹小隊,保護大明移民修房建屋、打井屯田。
爲使蕩虜營官兵更加用心,第一批遷過來的廣西移民, 基本上都是蕩虜營将士的家眷, 李懷普此舉也是效仿當年太祖推行的衛所制, 以此來擊發士卒們守土之責,從目前的态勢來看,李懷普這條策略效果不錯,不論是蕩虜營官兵還是起家眷,在日常勞作中都是盡心盡力,把安置點當做新的家鄉來對待。
與山地太多、耕地既少又貧瘠、數年來一直幹旱少雨的廣西原籍相比,現在的田地寬滿肥沃,大小河流水量充沛,用來種植稻米最合适不過。在每家每一丁口分到五畝口分田後,移民們頓時忘記了鄉愁的滋味,轉而全身心投入到了新家的建設之中。
爲了讓移民能夠在當地迅速站穩腳跟,大明朝廷早就做好了充足準備,在李懷普接任巡撫一職後,大批農具、種子、口糧、耕牛、藥材、食鹽等等生活必需品被四海商行日夜不停地運送到廣西巡撫衙門官倉,然後由官府按照預備遷移的人口數量進行調撥,跟随首批一萬多移民來到交趾的,便是按照事先測算好的配給物資。
當看到大明移民們使用着各種鐵制農具開始耕種後, 交趾當地人都是既羨又妒。
交趾太窮了,并且礦産資源以及冶煉手段都十分匮乏。
當地農戶日常勞作所用基本以木制爲主,隻有當地大戶家佃農才會使用些許質量低劣的鐵制農具,由于缺乏先進的種植方式和工具,當地糧食畝産量平均也就七八鬥的樣子,與現在大明平均一石多的畝産量相比,差距還是不小的。
得虧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不用精耕細作便能每年收獲三季糧食,加上各種可供飽腹的果樹遍地都是,所以交趾人從來沒有餓肚子的感受。
但畢竟都是世世代代莊戶人家出身,都懂得鐵制農具和畜力代耕的好處,所以當大明移民們開始開荒種田時,不少當地人都偷偷摸摸站在遠處觀瞧。看到移民們所用的鐵制犁頭,在肥沃的田地裏犁出一道道深深地田溝時,交趾人心裏既嫉恨着這些外來戶,又多多少少期盼着,新官府能夠開開恩,也讓他們早日用上這種上好的農具。
在這個家國民族概念尚未形成的時代,就連大多數大明民衆都對改朝換代無感,更别說這些思想愚頑落後的交趾人。
鄭氏家族長久以來對他們盤剝苛虐,每家每戶都是感同身受,大明朝廷把鄭氏趕跑,對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講,也不過是換了個“老爺”而已,并且,新“老爺”貌似比原先的要強不少,至少講明了免除三年賦稅,不過,到底會不會作數,還要看幾個月後莊稼成熟時了。
不管是大明境内還是境外,移民與原住民之間發生沖突總是不可避免的。
雙方在語言、習俗、生活習慣、争奪某項資源等方向都存在很多差異,而這些差别會導緻各方因某件小事而爆發激烈沖突,這也是李懷普将蕩虜營将士家眷定爲首批移民的目的。
李懷普心裏清楚,異地遷移安置,要是移民太過老實,遇到蠻橫的原住民,被欺負是肯定的,而朝廷往交趾移民的目的不僅僅是要開疆拓土,更重要的是讓原本維持溫飽都勉強的大明移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而要想達成目标,在争奪資源過程中,移民就必須要強硬起來。
廣西自古民風彪悍,狼土兵更是最具代表性的,而且他們這種以宗族爲核心聚居人群,遇事不管對錯,總是會齊心協力一緻對外。
果然不出李懷普所料,在接下來兩個月時間裏,大明移民與交趾本地人之間因爲各種日常瑣碎之事,爆發了大小數十起沖突,但在以二十人爲一小隊的狼土兵強力幹預下,這數十起沖突事件都以大明移民獲勝告終,期間共造成交趾當地人百餘人受傷,最終傷重不治者有八人之多,而大明移民隻有十幾人受輕傷。
蕩虜營負責護衛移民的小隊士卒,在不斷爆發的沖突中使用了除火器之外的冷兵器。盡管交趾人也是彪悍成性,但利刃面前毫無還手之力,要不是大明士卒事前得到“不準造成太多殺傷”的命令,最後可就不是百餘交趾人傷亡的結果了。
在最後如何處置這些事件上,李懷普采取了出人意料的措施。
對于沒有參與到這些沖突中去的交趾人,李懷普下令每家給與一兩銀币的獎賞,而對于沖突事件中的帶頭者,其家産沒收,除卻老弱婦孺外,其餘人等隻要活着,全部發到俘虜營中服勞役五年。
李懷普用此舉向交趾人表明,隻有溫順之人才會有肉吃,但有不服者,這些人的下場就是前例。
兩個月下來,血淋淋的場面與沉甸甸的銀币形成了鮮明地對比,在經過口口相傳之後,自第三個月起,沖突之事再無發生。
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眼見得棍棒抵不過刀槍,而站在一邊瞧熱鬧的人卻得到了重賞,那誰還會去自讨苦吃?
移民交趾相關事宜就在這一系列瑣碎之事中,日趨平穩地進行着,等到第一批移民穩定下來之後,後續大規模移民工作也會持續展開。
與此同時,與大明隔海相望的倭國國内也呈現了動蕩之兆,大明内閣制訂的驅虎吞狼之策終于初見成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