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這一問話立刻在群臣中引發了一片議論之聲,相鄰而坐的衆臣之間開始相互交換起了意見。
“啓奏聖上,臣以爲,錦州總兵曆年來虛誇戰功、食國而肥,其行爲實屬害國也,其人實與賊寇别無兩樣!更兼其于己巳之變之惡行, 值此官軍威壓當場之際,臣建議當下旨命其回京述職,待其入京後即刻逮治入獄,之後論罪嚴懲!”
在經過一番短暫的讨論過後,一衆文臣迅速達成了一緻,彙成的意見通過眼色傳遞到了楊嗣昌這邊, 這位兵部尚書再次起身說出了自己的建議:趁着大軍壓境之時, 由皇帝下旨讓祖大壽進京,再讓錦衣衛把他抓起來。
而且爲了引發朱由檢的共鳴和仇恨,楊嗣昌更是把崇祯二年己巳之變祖大壽抗旨不尊的事件再次翻了出來。
按照皇帝以前記仇的秉性,這種公然藐視皇權的行爲就算淩遲也不爲過。
“臣贊同本兵之言!多年來,祖錦州名爲總兵,實爲遼東之王!其與建州俱爲割據之軍閥,現下東虜覆滅在即,豈容其同類再存與世,現下其部實力大損,此時正是最佳時機!古人雲,除惡務盡,聖上若是想有一個徹底安靖之遼東,切勿留下後患!還請聖上早些決斷爲好!”
這回站出來的是一向不喜當衆表态的侯恂。
自他接掌戶部以後,除了想方設法四處籌集錢糧應付剿賊官兵外,還要另想他法募集巨額遼饷,去喂飽遼西那群惡狼,飽受煎熬的侯學士心裏對祖大壽已是恨極,現在正好有了機會, 他說啥也得往井裏扔幾塊石頭。
侯恂話中之意比楊嗣昌還要狠辣, 直接把以祖大壽爲首的遼西将門與八旗建州并列在一起。現在既然所謂的大清馬上就要被滅國,那還留着遼西這樣的後患幹什麽?
“臣附議二位部堂之議!遼西實爲大明之癰瘡,害我大明軀體多年,現有利刃在側,當舉刀切之!
不僅遼西上下如此處置,以往各邊鎮軍将之中,但有過對朝廷号令陽奉陰違者,此次亦當一并誅除!”
範景文也站出來附議道,并且主張要借機株連,擴大打擊範圍,把九邊大将中的刺頭一起清理掉。
緊接着,除了寥寥幾人外,六部九卿大部分也都紛紛站了出來,一緻贊同楊嗣昌等人的建議,強烈要求将祖大壽等遼西軍頭們斬草除根,其餘邊将也要有選擇性的一起幹掉。
朱由檢被大臣們一個比一個更爲狠辣的建言搞得有些哭笑不得。
他心裏清楚,這些大臣們除了對遼西上下多年來的行爲生厭之外,更主要的就是爲了趁勢打壓武将,向這些立下大功的将領們展示文臣的權威:瞧見沒?就算你們這幫莽夫立功無數,但生殺予奪的大權還是在我們手上,你們要乖乖地聽話才行。
其實他對祖大壽等人雖有惡感,但并沒有把這些人趕盡殺絕的想法。盡管曆史上遼饷成了大明的催命鬼,但那也隻是導緻大明最終滅亡的惡疾之一,真要論起大明覆滅的原因,那些隻顧私利的文臣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曆史上的祖大壽也是在錦州被清軍圍困了一年多,城外的十三萬援軍先後被清軍擊潰、城裏斷糧已久的情況下才不得不開城投降,比起那些自覺自願打開城門毫無廉恥跪迎大清的文臣們,這已經是盡力而爲後的無奈之舉。
“啓奏聖上,老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就在朱由檢準備說出自己的處置方案時,一直未曾出言的新任禮部尚書鄒維琏起身施禮後開口道。
殿内衆臣裏,除了溫體仁以外,就屬鄒維琏年齡最大了。
在原本的曆史上,鄒維琏因憂心國事、心力交瘁之下,最終于崇祯十年病逝于任上。但由于現在的朱由檢穿越而來後實施了一系列強軍救國的策略,本來已經惡化的局勢迅速好轉,并且以一個伯爵頭銜換取了鄭家的大力支持。
正因如此,在形勢大好之下,鄒維琏的心病全無,身體也并沒有出現什麽狀況,所以并未早早病逝。随着這次入替張國維接掌禮部,對于皇帝這種明顯的拔擢重用,也讓老鄒宛如煥發了第二春一般。
“哦?鄒卿有何建言?卿此爲首次參與會商,與此間規矩可能有所不知,朕早已有言在先,但凡會商國事,諸臣皆可暢所欲言,朕從無以言獲罪之思,鄒卿有話大膽直言便是!”
對于這位在福建巡撫任上長達五年之久,并且在民間名聲頗佳的老臣,朱由檢還是非常尊重的,鄒維琏在争取鄭芝龍一事上也有功勞,爲了酬其功,這才将他拔擢到如今的高位。
看到鄒維琏似是對其他人等的表态有不同看法,朱由檢随即饒有興趣的鼓勵道。
“老臣謝過聖上不罪。老臣以爲,諸位同僚之建言雖大緻可取,但以目下之形勢,對遼西甚至其他邊将用強并非佳策;别忘了大明之東南沿海尚有靖海伯鎮守,數年來鄭氏爲大明出力良多,實是于江山社稷有功之臣,而誅殺祖錦州似有卸磨殺驢之嫌。
老臣以爲,此策一旦成行,恐會引發他人無端揣測,以緻有無妄之災生發,而破壞當前穩定之大局!故此,此事還望聖上慎思之,千萬莫要因小失大啊!”
鄒維琏一番話講完,立刻在殿内引發了更多的争議之聲,率先站出來反駁他的又是侯恂。
“啓奏聖上,臣不贊同鄒部堂之言!遼西上下與靖海伯不同,曆年來,朝廷撥付數千萬遼饷供養關外,實指望其禦敵與國門之外,而遼西上下消耗巨額國帑之後做的什麽?擁兵自重,畏敵怯戰!
若不是聖上下旨編練的之數萬新軍,更兼有盧建鬥、孫白谷、洪亨九等大臣親赴一線坐鎮,若是單靠遼西邊軍支撐,此時東虜大軍說不定已将扣關山海!
遼西謊稱之十餘萬大軍在何處?盧建鬥等人所率兵力也不過此數,因何能重創東虜主力,并且滅其國在即?
臣等堅決要求誅殺祖大壽等人,所恨者,是其謊報兵額員數,侵吞巨量國帑,且于流賊肆虐大明境内時不顧朝廷百姓已無餘力供養,仍舊不知收手,盡顯其貪婪無恥之嘴臉,此等行爲,與助賊有何區分?若非聖上堅毅果敢、力挽狂瀾,大明局勢會糜爛至何等模樣!?此賊實國之賊也!不誅之實不足平民憤!”
侯恂絲毫不給資曆、年齡遠大于他的鄒維琏留情面,在旁征博引後,依然堅持自己的建議,堅決要求誅殺祖大壽。
感謝仰卧在海底吐泡泡的小魚打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