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駕,駕……”
甯靜幽深的山間響起了急促的馬蹄聲,聲音清晰可辨,扣人心弦。
山道上,四人四騎怒馬鮮衣,衣衫飄飄,打馬如飛。
領頭的是一名少年,頭帶金冠,白衣玉帶,長發飄飄,動作娴熟,眸子如同閃爍的星辰,流光溢彩,英俊的臉龐滿是嚴肅。
一名随從也是身穿白衣,氣度非凡極其潇灑,但是卻是不露廬山真面目,因爲他的臉上郝然帶着一副金色面具,隻露出兩隻精光四射的眼睛。
兩名随從卻是胡子花白,年過半百。
雖然行進速度己經十分飛快,但少年還是嫌慢,還不停地催促:“四叔、巨違、德豔都快點,遲到了就不好辦了。”
一個随從道:“公子,您放心吧,距玉溪山也就幾十公裏,不出半個時辰就到了,誤不了事的。”
吹拂着他們的山風冷冽清涼,但四人卻一個個大汗淋漓,衣衫濕透。
這三人正是劉禅、趙雲、向寵、宗預。其中的向寵、宗預顯然經過易容,變成老頭了。
昨天上午,劉禅和趙雲決定要深入水鏡山莊這個龍潭虎穴,去玩玩司馬徽,給點顔色他瞧瞧。
雖然趙雲十分擔心劉禅的安全,但是劉禅堅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以他人名義前往,料想不會有危險。
趙雲還是不放心,如果劉禅稍有三長兩短,或者有是閃失,趙雲會百身莫贖。爲了确保安全,趙雲還是請來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以及向寵、宗預、輔匡、習珍、傅彤、閻宇前來商議,制定一個萬全之策,确保大家能全身而退。
赤壁之戰後,劉備取得桂陽、長沙、武陵、零陵荊南四郡,以及從孫權手裏借得南郡。
劉備親自駐公安,坐鎮武陵。命諸葛亮督桂陽、長沙、零陵三郡錢糧。任張飛爲南郡太守。
劉備入川後,爲确保荊州與西川交通要道的暢通,從南郡分出秭歸、夷道、夷陵、西陵、很山、巫縣六個縣,成立新的宜都郡,張飛改任爲宜都郡太守,由向朗督領秭歸、夷道、巫山、夷陵四縣的軍政民事。由糜芳繼任南郡太守。
爲安撫關羽,又從南郡分出部分土地,成立襄陽郡,管轄襄陽縣(遙領,實際上在曹操手裏)、編縣、當陽縣、麥城縣、旌陽縣和枝江國、臨沮國、中盧國、宜城國。其中,安排雷緒任爲當陽太守,治當陽。杜普爲臨沮長,治臨沮國(南璋),梁大爲旌陽長,治旌陽縣。
經過大家的激烈讨論,最後定下以下方案。一是劉禅、趙雲、向寵、宗預四人以拜訪水鏡先生爲名,深入水鏡山莊;二是閻宇、輔匡率領黑鷹衛潛入山莊,暗中保護劉禅一行;三是杜普、習珍率領七百“當陽敢死别部”死士包圍山莊;四是梁大、傅彤領剩下的一百多當陽死士,化裝成孫權繞帳營虎士,佯裝找司馬徽算賬,借機鬧事。最後,由臨沮的最高行政長官杜普出面協調處理,把司馬徽及其組織驅逐出臨沮。
計議停當以後,大家分頭準備,劉禅就帶着趙雲、向寵、宗預三人離開臨沮驿站,向水鏡山莊進發。
一路上,熟悉曆史的劉禅聯想翩連,甚至想到了曆史上令人發指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給中華民族特别是漢族帶來的沉重災難。
赤壁之戰确立了三國鼎立的基本格局,爲司馬家族掌控曹魏政權、三國歸晉打開了方便之門,晉朝建立三十年後就相繼發生了“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的慘劇。西晉僅僅建立五十年就滅亡了。中國北方從此進入五胡十六國大亂時期。
“八王之亂”後,北方三千萬漢族人,僅剩下不到一千萬,而内遷的匈奴、鮮卑、羯、氐、羌“五胡”等少數民族的人口已經接近千萬,史書上說“關中百萬戶,胡人居其半”。漢族的力量受到了嚴重的削弱,爲少數民族中野心家創造了霸占中原的機會。“五胡亂華”出現了諸胡組織大屠殺漢族的行爲,使中原大地變成了地獄,白骨千裏,血流萬裏。到冉闵頒布《殺胡令》,發起絕地反擊,屠百萬胡人滅羯趙的時,中原漢人僅剩不到400多萬,幾近滅絕。
民族大悲劇之所以發生,究其原因,一是政治制度十分腐朽。沒有吸取曹魏政權被篡奪的教訓,從曹魏政權哪裏原封不動地繼承的九品中正制,在烏煙瘴氣的西晉王朝裏漸漸地變味變質,成爲了世家大族壟斷權力的工具,形成了等級性的士族門閥制度。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奇特現象;二是大封宗室。司馬氏集團爲保住自家江山,采取分封制,分封了許多同姓諸王。司馬氏諸王的勢力,已發展到出則總督一方軍政、入則控制中央朝權的程度;三是驕奢淫逸,貪污腐敗,貪圖享樂,忽視民生。
深層次原因,則是司馬氏政權缺乏合法性,統治基礎不牢固,社會認同程度低(一般來說,由宮廷政變建立的王朝都比較孱弱,存在時間短,比如西晉之前曹魏,之後南北朝時期的各王朝等)。
司馬氏建立的晉朝,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無功掌權,弑君篡位,驕奢淫逸,毫無建樹,第一個被外族滅國的反動政權,開啓了中國曆史上最黑暗的時代。
每每想到同胞慘絕人寰的下場,劉禅心裏都會一陣惡寒,心驚膽跳,不由自主地打起寒顫。
劉禅暗下決心,爲了中華民族的福祉,既然穿越回去,就一定竭盡全力地把萬惡反動的晉朝扼殺在萌芽之前。而當務之急,就是深入虎穴,悄無聲息地破壞其裹脅荊州人才之陰謀,把司馬徽組織趕走荊州。
然後将計就計,根據司馬徽的布局,有針對性地采取反制措施,以連環計破連環計。
(碼字很辛苦,請諸位看官多鼓勵、點擊、收藏、打賞,多投推薦票、月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