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禅思念父親的時候,遠在西川涪城的大漢皇叔、荊州牧、左将軍、宜城亭侯劉備,獨立城頭,仰望星空,心事重重,思緒萬千。
他的心無比惆怅,思念着遠在荊州的百姓、兄弟、将士、阿鬥、夫人,遠方的親人,你們好嗎?
尚香和鬥兒在荊州生活得怎麽樣呢?孫權這個深刻對荊州虎視眈眈的碧眼賊,此刻在搞什麽陰謀詭計呢?她們會有危險嗎?
當初孫權以相親爲借口弄巧成拙、弄假成真之下,才迫不得已把親妹子下嫁。雖然婚後夫妻琴瑟和鳴,但畢竟是政治婚姻,多少有些顧忌,加上尚香多年不孕,成爲自己一直耿耿于懷的心病。
對這個大舅子,劉備早已深刻認清他的真面目。實在搞不懂孔明爲何死死認定,孫權一定可以作爲外援而不可以圖也呢?這種自信是來自哪裏呢?難道是因爲他的大哥諸葛瑾正在江東效力嗎?
鬥兒是劉家唯一的嫡親血脈,長坂坡之戰,幸虧得四弟舍命相救,阿鬥才有幸得以保住小命。然而,由于長久的激烈颠簸驚吓,留下頭疾,智力不足。
如果将來能打下一片天地,以阿鬥目前的現狀如何能繼承鞏固江山社稷?如何能在群雄并起的亂世立穩腳跟?如何能發揚光大漢家雄風?如何能開疆拓土?
而義子劉封本是長沙羅侯寇氏之子,當時叫寇封,是自己在阿鬥沒出生之前,見其相貌堂堂,英俊威猛,武力過人,性格剛烈,甚爲喜愛,便收爲兒子。既然已有阿鬥,非骨肉血脈的螟蛉之子斷無可能有繼位的可能。
百年之後,如何是好?
劉備被一連串的疑問沖擊得頭暈腦脹,痛疼欲裂,他緊緊抱頭,仰望蒼天,英雄淚在無聲流淌。
想當年意氣風發,風華正茂,躊躇滿志,夢想大幹一番事業。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百折不撓,不爲榮華富貴,不爲留名千古,隻爲天下老百姓不再受戰亂之苦,不再抛屍野外,不再颠沛流離,有飯吃,有衣穿,有田耕,有書讀,士人才子報效國家!
可惜蒼天不憐,志不得伸,寝食難安。大漢朝廷糜爛腐敗之極,人心渙散,禮崩樂壞,不可收拾。
想到此,劉備忍不住仰天長歎,聲若龍吟,野鳥驚飛。
奸賊曹操,世代官宦,依仗家族人多财大勢雄,挾天子以令諸侯,攻城略地,殺人如麻,卻竊踞大漢北方半壁江山。
其他州牧軍閥到處燒殺擄掠,壞事做盡,卻各據州郡,歌舞升平,吃喝玩樂。不顧百姓死活,流離失所,以緻白骨露于野,千裏無雞鳴。
碧眼孫權,繼承父兄,坐享其成,獨擁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尤嫌不足,胃口巨大,貪婪成性。三番五次要置自己于死地,甚至不惜犧牲妹妹,也要搶回荊州,霸占西川,妄圖鲸吞天下。
吾劉備雖堂堂大漢天潢貴胄,蒙皇帝垂恩,得封皇叔,但祖業微薄,家道中落,實爲一介草民。赤壁之戰,出生入死,占得四郡,江東威逼,忍辱負重,冒死去求孫權統領荊州。
其實也是那孫權怕曹操勢大獨力難抗,想拉我一起對抗曹操,讓南郡之地給我劉備也是不得已而爲之,還嫁了親妹妹給我,以鞏固孫劉聯盟。搞得天下人都以爲荊州是借東吳的。危機過後又無故反悔,屢屢逼還,其心可誅!
心情無比憤懑之際,劉備仿佛看到曹操、孫權這兩個無恥奸賊在天空中嘲笑自己,不由自主的拔出龍泉寶劍,刺向天空,大喊:“殺,殺,殺......,殺盡你們這些國之大賊,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刀光劍影在月色下猶如一團白光在跳躍,透出層層殺氣,煞是驚人。
曆經血雨腥風、戰火洗禮的劉備,絕對是一個武林高手和出色的統帥,後世卻誤以爲他是個廢物。
試想曆史上的劉備,起事時一無所有,如果沒有兩下子,何能三分天下,卧龍、鳳雛和“萬人敵”關羽、張飛、趙雲,會死心塌地至死追随,曹操孫權會千方百計地要除掉他。
“好劍法!主公威武不減當年!”副軍師中郎将龐統撫掌大笑,從城樓下走了上來。
同來的行中護軍、白毦軍統領陳到也朗聲贊歎:“主公好俊的劍法!隻怕叔至也非主公之敵手。”
“鳳雛先生謬贊。叔至過謙。”已經大汗淋漓的劉備,收劍躬身。
“主公折殺士元了。”龐統趕緊鞠躬還禮,“以後請主公直接稱呼士元即可。”
“好吧,士元,就依你。叔至,一起進堂叙話。”劉備高興地拉着龐統走進了府衙大堂。
“士元,幸得先生和張松、法正相助,我等順利入川。往後如何籌謀,備願聞高見。”淡淡的燈光下,劉備一邊喝茶,一邊微笑地看着相貌普通、敦厚老實的龐統,陳到在旁侍立。
卧龍與鳳雛之間,不知何故,劉備似乎更喜歡鳳雛。
他覺得卧龍雖然才華出衆,名滿天下,但是總感覺心機太深,看不透。相比之下,鳳雛就顯得樸實無華,心直口快,更值得信任。
去歲年冬,在張松和法正的謀劃運作下,劉璋盛情地邀請劉備入川抵抗張魯入侵。
這個邀請,仿佛是上天突然掉了一個大餡餅,劉備高興莫名,心想終于有機會得到高祖的龍興之地了。
經過幾個晚上的深思熟慮,劉備終于做出了決斷。
他安排孔明總領荊州,關羽駐襄陽,把守青泥隘口,張飛巡邏四郡江河,趙雲屯江陵,鎮公安。第一軍師和三員虎将留下鎮守荊州,足見劉備對根據地防守的重視,對孫權的防範。
劉備親率副軍師龐統,黃忠、魏延、霍竣、卓膺、陳到、劉封、關平、劉琰、陳震等将校,及三萬将士向西川進發。從秭歸入川,沿長江水道,過巴郡,到達涪城,一路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受到劉璋部屬百姓的歡迎。
龐統稍一思考,微笑道:“主公,吾有一計,保管西川手到擒來。”
“有何妙計,速速道來。”劉備急忙道。
龐統的名氣和才智得到劉備的充分信任,每個君主都喜歡搞平衡。赤壁勝利,奪取荊州,諸葛亮立了首功,龐統也功不可沒。入川如帶上諸葛亮,再立功新,會功高蓋主,尾大不掉。何況荊州重地新得,須以謀士精兵猛将重兵把守,提防孫權偷襲。另一方面,如果鳳雛沒有機會立功,會有所不滿。
龐統之外其他入川的人員安排,則由劉備與龐統共同商定。荊州爲唯一的根據地,斷不可失,必須留謀臣猛将重兵主力把守。帶資曆老的武将,如關羽、張飛等大将,龐統不好指揮。劉備向有仁義之名,此時入川名義是幫助劉璋抵抗張魯,如果主力盡出,強兵壓境,會授人以柄,引起劉璋的懷疑。
曆史上,由于龐統對形勢估計過于樂觀,以爲有張松、法正作内應,便會輕松奪川。沒想到張松不慎洩密身死,龐統隻好選擇奇襲,結果在落鳳坡丢了性命。
“主公,前日劉璋派孟達率五千軍馬前來迎接,送來錢糧,并言劉璋親來設宴爲主公接風洗塵。主公可借機在宴席上除之,則西川唾手可得也。”龐統心裏自喜,竊以爲得計,胸有成竹道。
劉備心裏暗暗感歎,不愧是鳳雛,果然妙計。但他卻面如沉水,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地說:“此計斷斷不可!”
“士元,備志在匡扶漢室,拯救百姓。君子愛地,取之有道。”
“統深知主公之志!主公一腔熱血,心懷天下,顧念蒼生。微末起事,縱橫環宇,橫掃兇頑,奮鬥半生,始占荊州,赤膽忠心,天地可鑒。吾志便是匡扶明主,拯救天下。鑒于此,吾才棄曹孫如敝履,投奔主公。共謀大業,興複漢室!”龐統激動道。
“吾素知士元與我志同道合,拜謝先生。勿須多禮。”劉備拍着龐統的雙肩微笑道。
“然,自桓靈以來,皇帝昏庸,豎閹橫行,奸佞當道,民不聊生,漢室大亂,天下洶湧,海内震蕩。士族追名,将臣逐利,人心不古,民心思變。天下人俱懷私心,志慮忠純之士茫然。号稱漢之死忠者荀彧,也爲曹操所惑。又如所謂荊襄名士,高雅之人諸如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之流,爲謀取功名,見曹賊勢大,見利忘義,棄天下大義不顧,盡成曹賊黨羽。江東趨炎附勢碌碌之輩,更如恒河之沙,不足道哉!曹操孫權擁兵數十萬,窺探天下,皆主公大敵,不可不防。”龐統侃侃而談。
“士元之語,正合我意。然,孔明在隆中對日:孫權可爲外援,不可圖也。”
“孔明心性善良,易爲外人蒙蔽。孫權狼子野心,實乃心腹大患,吾早晚必爲主公除之。”
“然也,曹賊新敗,必來報仇。如此荊州危矣!如之奈何。”
“主公勿憂,以孔明之智,關張趙之勇,荊州定能固若金湯。如今當務之急,乃速取西川,遲則有變。曹操占北方日久,一改殺掠屠城做法,招募流民屯田,民心思定。孫權據江東以曆三世,國富民強,世家大族已不知天下有漢。如主公不速取西川,孫權定逼還荊州,或來取川,行假道滅虢之計,先占荊州,再取兩川。劉璋守戶之豕,早晚失地。彼意在利用主公抵抗張魯,事成後必變。”
龐統頓了頓道:“天下土地,有德者據之。主公乃大漢皇叔,取西川名正言順,代帝守土,有何不可?曹操孫權之流,據州霸郡已久,天下人均已爲然,望主公三思。”
“士元之言,吾深以爲然。今與吾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劉備歎道。
“主公,我軍遠道而來,人生地疏,劉璋暗弱,久之必生禍端。吾等不取,外人必取。”龐統急道。
“劉璋乃吾之宗親,取之天下必棄我,若以小利而失信義于天下,吾不忍也!”劉備再三推辭。
其實,劉備何嘗不想速取西川,但是如果因取一地而失天下之心,他不會因小失大的。因爲自己是劉備,心裏裝着整個大漢的天下。
“主公,吾附鳳雛先生之議,時不我待啊。”陳到急切道。
“昔日,西楚霸王亡秦後,以霸道分封天下,被高祖王道滅之。鴻門宴之計斷不可行。今吾誓效祖宗之法,以王道慢慢圖之!”劉備十分堅決道。
(各位看官:碼字不容易,請多鼓勵,求點擊、收藏、推薦、打賞,各種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