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置信吧?陵墓的主人據推測是仁德天皇,但由于還沒有開發,一直難以做出最後的确定。
仁德天皇據說是島國第十六代天皇,大約生活在公元5世紀初,但據考證實際上就是《宋書·倭國傳》中向東晉安帝“萬裏修貢”的“倭王贊”。
而在這期間,正是大和朝廷統一國家的鼎盛時期,也使得它比起前期古墳顯得氣勢磅礴。
所以仁德天皇在島國的地位很高,差不多是低配版的秦始皇,但說是這麽說,其實華夏曆代朝廷根本沒把他當回事…
不過人家雖地方小,但這志氣值得甯安欽佩!再窮也不能把墓給修小了,甭管多難,就是幹!
因此,作爲島國曆史上第一個完成大一統的天皇,仁德天皇的墓葬自然十分雄偉。
爲了營建出仁德天皇陵的高大雄偉,不知有多少人付出了難以計量的勞動,都是血汗啊。
三天後,甯安到了島國堺市大仙町,開始第一次測算風水方位,确定墓葬規模,這又花了五天!
在仁德天皇陵的北面是反正天皇陵,南面是履中天皇陵,這三座陵墓被稱爲百舌鳥耳原三陵。
不過這裏埋葬着三位天皇的陵墓,戒備甚至比昭和天皇陵還要森嚴,島國人又對仁德天皇視若神明,但凡接近都被視爲大不敬。
“他奶奶的,僅僅探測方位就用了我五天的時間!”
一個人幹摸金校尉還是吃力,好在甯安有系統空間,再加上身體素質遠超常人,這才勉強可以承受。
不過,由于島國對仁德天皇近乎盲目的崇拜,甯安從當地人口中根本套不出什麽有價值的東西,甚至稍有涉及還會被人懷疑。
有傳言說,島國人其實就是華夏人的後代,徐福就是他們的第一任天皇…秦始皇讓他找仙丹,沒想到這個大騙子跑島國當土皇帝了。
因此許多人的看法是:島國文化也是中國文化一支發展而來,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原本還有一些疑惑,但是《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在這裏依舊好用,這給甯安增加了一份信心。
經過五天的探測,島國的風水确實有獨到之處,雖然看似彈丸之地,但是内秀風韻。
尤其是這仁德天皇陵,占據的風水位置絕佳,氣運鼎盛幾乎與腳下這片土地融爲一體。
“難道……當年秦始皇說他死後必化爲龍脈護佑九州大地,這或許不是空穴來風。”甯安不斷思索。
越是研究,越能感覺《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高深莫測,而現在甯安真想知道,風水秘術二級是什麽樣。
可惜甯安孑然一身,連半個技能點也沒有,窮的渾身上下就剩一大堆金銀珠寶了…
唯一剩下的成就點也用在精神上,所以甯安隻能期待完成這次系統任務會有好的收獲。
島國由于地形的原因,天皇陵一般都建在山腰或者山腳,但是仁德天皇陵不一樣,它是建在平原空地上的。
不能近距離探測,甯安隻能來到附近一座比較高的山丘上,用一套望遠設備觀察。
所謂登高望遠,前面那些結論都是甯安在遠處運用風水秘術才看出的端倪,不過同樣也歎爲觀止。
看了看時間,正好夜半雞鳴,甯安化爲黑影,鑽進了仁德天皇陵的區域開始了第二次天皇陵盜墓之旅。
“使勁!一定要在天亮前挖通盜洞!”這是甯安的底線,何況有系統空間自己一個人比得上三個人。
挖出來的土塊,甯安全都收到系統空間裏,到時候再一并清理,這樣一來大大節省了時間。
仁德天皇陵是座前圓後方的陵墓,前方朝南,前長約486m,後圓部直徑約249m,高度約35m。
前方部分寬度約305m,高度約33m,由3層建成,甯安沒有時間全面挖掘這座古墓,隻能測算好主棺椁位置再打一個稍微近點的盜洞。
這工程量就大了,雖然不用真的挖30多米深,但十幾米還是要用的,五六個小時完成對甯安來說絕對是一項艱難的任務。
其實,大約在100多年前,仁德天皇陵露出了一部分,甚至還發現一些陪葬物品。
可是經過島國專家修補後,那些破裂的地方甚至比主體還要堅硬,甯安也沒辦法。
“島國人都稱自己是大和民族,其根源就是仁德天皇,如果島國知道自己把他們心目中的神明君王的墓葬給挖了那後果,嘿嘿,不堪設想…”
說起來甯安對這所謂的大和民族沒有絲毫好感,是不是華夏的後代暫且不說,單單這份傳承就注定了他們會走向極端的結果。
華夏比他們強大,他們會舔着臉卑躬屈膝,甚至裝孫子都不以爲然。
但其實他們甚至做夢都想将壓在頭上的華夏踩在腳下,這是在他們腦海中的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也就是俗話說的狗改不了吃屎…
……
整整五個小時,甯安一刻不停,斜向下挖了大約有十幾米,幾乎達到了整座天皇陵的一半深度。
這次到洞甯安沒有采用垂直向下,而是斜着挖的,從側面挖出一個切口,從而進入仁德天皇陵。
麻煩是麻煩了一些,但是非常隐蔽,這座天皇陵占地面積如此之大,一天的功夫可不夠甯安搜刮的。
接近天亮的時候,甯安終于接觸到了天皇陵的主體結構,陵墓的頂部是用一種特制的石塊砌成的,渾然一體,根本收不到系統空間裏。
“幸好我早有準備!”
甯安從系統空間裏取出了幾大壇子高純度白醋,對于這種燒制而成的石塊用白醋腐蝕效果非常好。
其實還有比白醋效果更好的腐蝕劑,濃硫酸就算一種,但是這東西氣味大,用多了隔老遠就能聞到味,所以甯安才選擇了醋。
從系統空間裏取出封土,從裏面将盜洞封住,外面根本看不出痕迹,在這裏甯安可以隐藏十天半月。
幾大壇白醋全部澆在石塊上,足足花了四個小時這些石塊才徹底松軟,甯安幾鏟子下去打開了一個通道。
至此,仁德天皇陵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