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七日,北伐捷報傳至大宋皇帝設在濟南府的行營,趙昚得報大喜。
二十八日,趙昚召集随營群臣,與一衆重臣商議繼續北上河間府,犒賞北伐軍,鼓舞全軍士氣。
大宋君臣在行營内商議一個時辰,除少數大臣支持皇帝親赴河間府外,絕大多數大臣極力反對,他們反對的理由也不外乎是皇帝的安全問題。
濟南府不論是距離真定府還是遼陽府、燕京城,都足夠遠,一旦北伐軍前線戰事不利,皇帝可以馬上撤離,不管是從陸路撤往南方,還是從海路南撤,都較爲方便迅速,可如果皇帝以身犯險去河間府,金軍以騎兵奔襲,将難以從容撤離。
除安全問題外,河間府物資也相對缺乏,特别是生活物資,與濟南府相比實在太少,要保障北伐軍之用,就難以保障行營和一衆官員所需。要知道皇帝行營及官員随行人員總數達到一萬人,就這還不算宿衛軍,一旦北上河間府,後勤補給之困難将難以想象。
即便絕大多數朝臣反對趙昚繼續北上,他依舊堅持。
因爲楊叢義在捷報中告訴趙昚,燕京城内守軍不超過六萬,十日之内,大宋二十萬北伐大軍便能包圍燕京城,臘月二十之前,必取燕京!
禦駕親征,奪取幽燕這等千古盛世,對想成爲千古帝王的趙昚來說,是難以抗拒的誘惑。
若奪取燕京城時,他趙昚不在現場,不在最前線,那他此次離開汴京,禦駕親征又有何意義?
雖然此時前往河間府确實有被金軍騎兵襲擾的危險,但趙昚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其實那幫反對趙昚禦駕前往河間府的老臣也知道他冒險前去的原因,他們同樣也對楊叢義獨掌三十萬北伐軍心存極大顧慮,也擔心楊叢義奪取燕京,北伐成功後在大宋軍中和百姓中聲望太隆,再也難以壓制,難以控制,但他們有更擔心的事。
他們擔心楊叢義指揮三十萬北伐大軍奪取遼國、金國曾經的都城後,他在軍中的聲望和威望,再也沒有任何人能匹敵,如果他心存不軌,甚至可能不需要他開口,北伐軍中就會有人替他披上一件特别的衣裳,這才是這幫老臣們最擔心的事情。
當年太祖趙匡胤能黃袍加身,如今北伐軍裏盡是親信的楊叢義又何嘗不能?
可這些話,在北伐關鍵時期,老臣們誰也不敢當面向趙昚提及,因爲他們不知道群臣之中有多少是楊叢義的人,如果這些話說出去,洩露風聲,楊叢義即使不想反,聽了這話,也極有可能不得不反,到時候這個亂局誰來收拾?
這幫老臣雖然不會打仗,可他們也知道這個時候一旦朝廷對北伐前線統帥失去信任,不管是對他們,還是對朝廷都無益。
說白了,還是整個北伐軍主力之中沒有多少是他們的人,這次北伐調動的軍隊中,絕大多數将官或多或少都跟楊叢義有關系,很多人還是他曾經的部下和心腹,雙方在軍中的力量極爲懸殊。
其實從遷都汴京開始,文臣和皇帝對黃河以北的軍隊就已經失去控制,幾十萬大軍的控制權和指揮權都在楊叢義手中,即使楊叢義曾經離開過汴京一段時間,交出了手中的兵權,可朝廷根本不能有效指揮北方的軍隊,一場大敗,兵權便重新回到楊叢義手中。
整個大宋,最有戰鬥力的軍隊都在大名府、濟南府、益都府、河間府等北方地區,而這些軍隊全是楊叢義在反擊金主完顔亮南侵和随後的北伐大戰中建立起來的,而同樣在北伐大戰中立下大功的李顯忠和吳拱,他們率領的軍隊從來沒有跨過黃河以北。
所以,不管是趙昚還是朝中的各路大臣,都知道黃河以北其實就是楊叢義的地盤,如果他不想讓旁人插手,就沒人能插手。
然而,楊叢義這些年來并沒有太過幹預朝廷對大名府、濟南府、益都府、河間府等地的各級官員任職,當然皇帝和朝廷在這些地方任命重要官員時,也不會不詢問他的意見,如果他對拟任職官員表現出異議,絕大多數情況下,那些官員是很難獲得任職的。
這些年金軍一直有威脅汴京的可能,在收複關中、河東之前,完顔亮随時可能揮軍東出函谷關,驅兵汴京城下,也能夠集真定府全部兵力,三日之内兵臨汴京,因爲汴京頭上懸着的劍一直存在,所以不管是趙昚還是朝中各路大臣,誰也不敢向楊叢義發難,強逼他交出兵權。
直到四年前,大宋數路兵力齊出,一舉收複關中、河東幾十個州府的土地,将金人在關中、河東的勢力全部清除,汴京城西邊的威脅方才消失,加上川蜀軍隊完全占據關中,而川蜀大軍又跟楊叢義幾乎沒有關系,如此一來,汴京君臣便有了在危機時刻退往關中、蜀中避難的可能,有了這條退路,于是趙昚和文官集團對楊叢義的忌憚便少了幾分。
所以在大宋軍隊收複關中、河東之後,趙昚和文官集團便開始逐漸主掌大名府、濟南府、益都府、河間府等地各級地方官府官員的任命,甚至開始往這些地方安插歸附于文官集團的将官,一步步限制、掣肘楊叢義在北方的軍事部署。
趙昚雖然默許了文官集團的這些動作,但他也很清楚,如果沒有楊叢義,他想收複燕雲十六州幾乎不可能,想做千古一帝,利用無以複加的名望和聲望收複江南半壁江山,就更加不可能,他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他需要楊叢義凝聚軍心。
趙昚很清楚,遷都汴京這十幾年來,楊叢義對朝廷和整個天下到底有何等重要的意義,其他人可以腦袋一時不清楚,但他不能,至少現在還不到時候。
雖然絕大多數人反對趙昚北上河間府,但縱使可能身處險境,爲了大宋江山永固,爲了是成就千古一帝,他這次也必須要去!
最終,趙昚力排衆議,決心禦駕親征河間府。
并且,趙昚還毫不保留的昭示群臣說,他還将親率北伐大軍奪取燕京城!
半公開的诏令很快傳遍天下,不到十天時間,黃河長江兩岸不論官民百姓,都知道大宋皇帝趙昚将要親率北伐大軍收複燕京!
皇帝一意孤行,身處濟南府的一衆朝臣也很難以死相逼皇帝收回成命,不得不妥協,答應同皇帝一同行動。
五天後,趙昚帶着文武百官在宿衛禁軍護衛下,一行五萬餘人從濟南府出發,沿着寬闊平坦的官道北上河間府。
得知趙昚将要禦駕親征燕京城的楊叢義,深知皇帝北上的風險。
燕京城内的幾萬禁軍雖不敢出城,但真定府六七萬西金精銳卻不是吃素的,若他們全軍出動,僅憑大名府駐守的蘇仲、潘誠兩軍十萬人,很難調兵北上阻止西金精銳東進襲擾趙昚行營。
于是楊叢義不得不将在通運戰役中立下大功的精武禁軍派往濟南府,以加強皇帝行營護衛能力。
在北伐燕京的緊要關頭,趙昚絕對不能出事,否則這些年的努力全都要付諸東流,這等結局楊叢義難以接受。
燕京城唾手可得,如果趙昚北上河間府期間出現任何變故,哪怕隻是被金軍襲擾或圍困,整個北伐大好局勢都可能發生巨大的變數,他不得不重視。
隻是如此一來,精武禁軍調走,北伐軍便少一支靈活機動的尖兵,在抵禦金軍可能的騎兵襲擾大軍行動上便沒了迅速拒敵和牽制襲擾的能力,對整個北伐軍迅速合圍燕京城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各路大軍行軍和集結時間不得不延後。
臘月初一,楊叢義沒等趙昚北上河間府,也沒有親赴行營陪同趙昚北上,便親自率領整頓後的四萬大軍從固安縣城直驅燕京城南。
臘月初二,明複則率四萬大軍從香河出發,直逼燕京城東。
臘月初四,姚昶率領潮白河大營近四萬人渡過潮白河,目标直指燕京城北。
與此同時,平州、來州城守軍調撥三萬人,在羅聰率領下支援燕京城,來州、平州整體防禦則交由章岱之手。
北定十二年臘月初,大宋北伐軍四路大軍共十五萬人,從南、東、北三面齊進,合圍燕京城。
而此時燕京城内守軍不過六萬,完顔雍從遼陽方向派遣的三萬援軍則被阻于錦州城。
加上大宋水軍在水軍都總管柳時親自統轄下堅守蘇州城,始終沒有離開遼東半島,并隔三差五的利用密州造院制造出來的可逆風行駛的車船襲擾蓋州、辰州等東金沿海各地,使得完顔雍難以繼續分兵支援錦州。
不但如此,就在完顔雍親自統兵與大宋水軍戰于蘇州之時,一支不知從哪裏來的軍隊忽然襲擊了遼陽城,雖然最終那支來曆不明的軍隊被趕出了遼陽城,但對遼陽城造成了巨大的混亂,使得完顔雍不得不從蘇州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