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叢義深知,主戰派大臣不是說說而已,新皇趙昚肯定是會支持他們,但具體何時北伐,估計還要一段時間。
據他所知,朝廷對北伐之事,意見不一,争論不休。
主和派自不必說,堅決反對北伐,甚至還力主朝廷将淮河以北的土地還給金國,宋軍撤回淮河以南,以此重新與金國簽訂和議盟約。
而主戰派中的激進派與保守派也是争鬥不休。
以張浚、陳康伯爲的激進派想馬上北伐,年内就北伐,一舉收複中原,奈何糧草、武器、兵力等都不能準備到位。
北伐所需的東西,以前囤積在江北的被金人劫掠,僅剩的一些被淮北宋軍消耗一空,糧草、物資、兵力都必須從江南征集。
而在江南征集兵力糧草,光征集就要半年時間,再運到淮河、淮北,又需要幾個月時間。
所以,即使竭盡全力籌備,大軍北伐的時間也不可能早過明年四五月,若再遇到變故,拖到八九月,也有可能。
即便是全力籌備,大宋上下竭盡全力支援北伐,從江南各州各府抽調兵力、糧食、軍資,能不能北伐成功,也是未知之數。
因爲大宋上下都沒有做好北伐的準備,畢竟大半年前還在準備西逃或南遷。
主戰派中的保守派,以楊存中和皇帝的老師史浩爲首,他們正是看清楚了大宋并未準備好北伐,從朝廷到平民百姓都沒有統一的北伐想法,不光思想上沒有統一,就連兵力、軍械、糧草等也沒有準備,如果就這麽匆忙北伐,結果可想而知。
保守派主戰不主和,但他們以爲現在并不是北伐的最佳時期,至少要準備三年,用三年時間募軍練兵,囤積糧食,制造盔甲和武器,而後再行北伐才可能有些機會。
楊存中掌管殿前司禁軍二十多年,他最清楚大宋禁軍究竟怎麽樣,到底能不能打仗,就因爲他擔心,所以多次托人傳令給楊叢義,讓他抓緊練兵,千萬不要盲目攻城掠地。
他還告訴楊叢義,皇帝嘴上不說,但私下支持張浚、陳康伯,估計他們很快就會提出北伐,如果到時候北伐失利,宿州、亳州無論如何,一定要守住,不然以後再也不會有北伐的機會。
楊叢義身在亳州,朝廷的争鬥他插不上嘴,也沒有議論的權力,作爲宿州都統制,他要做的就是守住城池,抓緊練兵,做好恢複中原的準備,朝廷一旦下令,他将揮軍北進。
朝廷是什麽模樣,他已經比較清楚,一旦進攻失利,反對北伐的聲音必然瞬間将主戰派壓下去,皇帝迫于壓力,很快就會放棄北伐,選擇和平與安穩。
所以,将來的北伐,别人可以失敗,楊叢義不能。
北伐隻靠朝廷,根本不可能,要想成功,那也是癡人說夢,因爲主和派的實力太過強大,他們後面還有一個太上皇趙構,北伐失敗一次,就絕不會再有第二次機會。
正因爲如此,他才一面督促宿州、亳州、陳州強化練兵,一面讓将士們從老家帶來二十萬軍屬。
這二十萬軍屬随軍種田,種出來的糧食,宿州大軍可以收購,這就是最穩定的糧源,即便朝廷的糧草運不到前線,宿州大軍也不慌。
此外,他将二十萬軍屬帶來,也是想激烈将士們勇往直前,一旦遇到強敵困難,他們就得想一想,背後就是手無寸鐵的老弱婦孺,後退一步,他們就危險一分,若擋不住敵人,老弱婦孺都會成爲敵人刀下的亡魂。
楊叢義想以此,将七萬軍隊打造成隻進不退的大宋強軍,一直到奪取燕京爲止。
汴京他已經不看在眼裏了,即使徐州、蔡州、鄧州方向北進失利,宿州大軍也能拿下歸德府,直達汴京城下。
從流求北上山東的精武軍和護衛軍,已經在拿下益都府和沂州臨沂,金軍将很難進入山東,隻要他們再拿下濟南、泰安,以大軍占據濟南,真定、河間、燕京一帶的金軍拿不下濟南,便不敢南下救援汴京。
楊叢義得知他們順利奪取益都府和臨沂之後,對于奪取汴京,他已經沒有太多擔心,隻有一個顧慮,那就是朝廷會不會因爲一場微小的失利,就徹底讓主戰派失勢,使北伐成爲不可提之事。
如今完顔亮與完顔雍在燕京一帶對峙,随時都可能展開大戰,隻是完顔亮還是對宋軍有所顧忌,即使他再狂妄自大,也不敢南北同時開戰,一旦他們在北方率先開打,大宋得知消息之後,肯定會發動進攻。
但可惜的是,除了楊叢義、沈缙等人,朝中根本沒人知道金國北方到底發生了什麽,至今都以爲金國北方隻是發生了如同各路忠義軍那樣小打小鬧的動亂而已,殊不知,金國已然有兩個朝廷,一個遼陽,一個在汴京,當然汴京這個朝廷随完顔亮而動,完顔亮在那兒,朝廷就在哪兒。
如果朝中有人知道遼陽完顔雍自立爲帝,擁兵十萬,占據燕京與完顔亮四十萬大軍對峙,激進派肯定馬上下令淮河以北的宋軍全力北伐,奪取汴京。
幸好他們不知道,楊叢義也不想告訴他們,因爲他得等機會,等完顔亮與完顔雍開打之後的機會。
另外也是擔心會被朝廷所猜忌,一旦山東之事暴露,總會有人找出私自調兵這條罪名,他們才不管回易護衛軍到底算不算軍隊,如果這條罪名扣到頭上,不死也得脫層皮。
其實不用楊存中提醒,楊叢義也知道此時北伐絕對不是明智之舉,完顔亮不蠢,既然他想北上剿滅完顔雍,就不會不考慮汴京一帶的穩固問題。
若是完顔雍剿滅不了,宋軍又攻入汴京,最危險的恐怕就是完顔亮,所以他在汴京周圍肯定部署有一支強軍,一旦宋軍有進犯汴京的意圖,必然會給宋軍狠狠一擊,迫使宋軍後退。
大宋朝廷南遷之後,多次北伐失利,縱使前期順利,結果卻無一不是遭遇一場失利之後,朝廷立場轉變,主和派擡頭,導緻功虧一篑,大宋軍隊拼死拼活,最後還是回到原地。
跟大宋打過幾十年交道,金人當然明白宋朝廷這種膽小怕事的秉性,他們是害怕失敗,第一次失敗丢了汴京,第二次再敗,可能就要丢掉臨安。
完顔亮要想全力跟完顔雍鬥一場,就必須先将宋朝廷打怕,哪怕隻是讓他們吃一場敗仗,隻要大敗一場,宋廷就不敢再輕動,而他就可以全力剿滅完顔雍。
所以完顔亮至今遲遲沒對完顔雍動手,也許就是在等宋廷主動北伐,對金軍發起攻擊,他好找機會給宋軍狠狠一擊,徹底熄滅宋軍北伐的妄想,再依靠主和派的手将主戰派全都趕出朝廷,南邊無事,他才能安心調兵北上,剿滅完顔雍。
楊叢義對完顔亮在真定府、河間府聚兵不動,是很懷疑的,完顔亮一天不對完顔雍動手,完顔雍的實力便會一天天增強,各州各府各勢力看到完顔雍無事,肯定會主動投誠、歸附,這對完顔亮很不利。
他相信完顔亮肯定明白,隻是擔心會被南北夾擊,不得不等待機會罷了。
整個金國和大宋,現在最想趕緊開戰的肯定就是張浚、陳康伯和大宋皇帝趙昚、金國皇帝完顔亮等人。
其他人則都是在被動等待,或是站在場外看戲。
完顔亮一定在汴京一帶留有一支強軍,這是毫無疑問的,首次北伐失利也是完全可能的,楊叢義根本不懷疑,所以他就必須取得一場勝利,給大宋朝廷信心,不然以後将徹底失去北複中原的機會,更不要說燕京。
今年停戰以來的八九個月,楊叢義除了親自全程督促新組建的精武軍訓練,每隔一個月都要跑一趟宿州、亳州、陳州和永城、臨渙等地,親自督察各軍訓練和夥食供應。
嚴禁各級将官克扣士兵糧饷,一經發現,追回被克扣的糧饷,就地免職。
同時下令,嚴禁軍中賭博酗酒,一經發現,軍官降職,士兵鞭刑。
要想打勝仗,沒有嚴明的軍紀根本就是妄想,僅憑一時意氣,即便能僥幸勝上幾場,最終可能一仗就敗了回去,還會丢掉性命。
還好,駐守陳州的左軍都統制蘇仲,駐守亳州的中軍都統制薛望,駐守宿州的右軍都統制潘誠和駐守臨渙的前軍都統制袁華,他們四人都是當初的宣威軍舊人,楊叢義帶他們多次打勝仗取戰功,在他們心裏素有威信,所以他下達的軍令,各軍都不打折扣的堅決執行。
他們都知道,楊叢義辛苦練兵,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恢複中原,青史留名,而他們将是恢複中原的主力,如果青史上有楊叢義的名字,也必然會有他們的名字。
青史留名的誘惑,足以讓他們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