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董卓又把府中衆将一一介紹給呂布。
之前雖爲敵對,但彼時各爲其主,雖說被呂布斬了幾名武将,但這屬于陣前鬥将,死了也隻是技不如人。
算不上什麽深仇大恨,所以衆将倒也沒有給什麽臉色,也不敢給呂布臉色,畢竟呂布的武力值擺在那。
接下來,董卓便命下人布置酒席,爲呂布一行人接風洗塵。
宴席之上,李儒突然向呂布舉杯道:
“太師今日得呂将軍來投,如旱苗得遇甘霖也,儒敬将軍一杯。”
說完,李儒便一飲而盡。
“過譽了。”
呂布也沒有含糊,同樣一飲而盡,喝完後,口中不由贊道:“好酒!”
“哈哈,奉先若是愛喝,本太師命人送幾壇到奉先府上。”
“那就多謝太師了。”
“對了,奉先麾下那十萬狼騎可有去處了?”
呂布放酒的手一頓,看向此刻正面帶笑意的李儒。
“這一點就不勞李大人費心了,我已經将他們解散。”
呂布将酒杯放下,神情自若地說道。
“哦?那真是太可惜了。”
李儒搖了搖頭,似乎是頗爲惋惜。
至于李儒有沒有相信呂布所說,誰也不知道。
對于李儒這等智者,一言一語都有其深意。
讓呂布一個武将跟李儒鬥智,多少有些難爲他了。
不過呂布也不在意,反正那十萬狼騎已經安全了,管他信不信。
他自信就算沒有突破到神境,也能夠帶着自己這幾位弟兄闖出去,所以他現在的心态很放松。
如此一來,李儒反而無從下手,自然也就很難看出呂布的破綻。
其實李儒之所以有此一問,隻是爲了試探。
李儒倒也沒有在這十萬大軍的去向上過多糾纏,轉頭對董卓拱手道:
“如今有呂将軍加入,我軍如虎添翼,另外還有一喜訊報知主公,城外丁原兵馬已然連夜撤往并州,不敢再犯主公虎威矣!”
董卓聽到丁原已撤更是開懷大笑,與呂布等人暢飲而散。
自此董卓沒了約束威勢越大,自領太尉、前将軍,封其弟董旻爲左将軍、鄠侯,封呂布爲中郎将、都亭侯。
并下令城中百姓不得再遷出城中,否則以通敵處斬,夷三族。
又過十數日,董卓部曲楊定領五十萬西涼步卒入洛陽。
如此一來董卓麾下帶甲百萬萬,光騎兵就有五十萬,完全控制了洛陽。
至此,董卓認爲廢立之事已然可以施行了,整個洛陽再無人可以與他抗衡。
這一日董卓對李儒道:“如今我軍已盡掌洛陽,可以正式扶持一名傀儡天子了。”
董卓說這話,頗有些意氣風發。
“的确可以開始計劃了,隻是洛陽城還有一位護國公,主公還需注意一二。”
“文優多慮了,那名護國公這幾日一直龜縮在國公府中,況且他隻是孤身一人,文優何至如此忌憚?”
“這樣如何,我派人去包圍國公府,先将其抓住,若他不歸順于我,便随手殺了,一來除去文優的心頭之患,二來也可震懾百官,文優以爲如何?”
李儒心中對淩逍總是有些忌憚,如果說呂布是單挑無敵的猛将,那淩逍便可以說是百戰百勝的将軍。
自從讨伐黃巾開始,淩逍滅波才,平冀州,讨張角,平廣宗,似乎還未嘗一敗。
平心而論,李儒是不希望董卓招惹上淩逍的,可是他又找不到反駁董卓的理由。
畢竟淩逍如今隻是孤身一人入洛陽,而己方卻坐擁百萬大軍。
若這都不敢對付淩逍,那日後恐怕就再無戰勝的機會了。
因此李儒沉思了一會,開口說道:“主公所言極是,不過那淩逍畢竟是護國公,威望極高,另外宮中還有上萬羽林軍不在我等掌控,主公還需多加防範,不可掉以輕心。”
董卓道:“難道那一萬羽林軍還敵得過我西涼鐵騎?此次便以奉先爲先鋒,李傕、郭汜統領飛熊軍緊随其後,我親率五萬大軍爲後盾,就不信還攻不下一個國公府!”
飛熊軍是董卓的私人精銳部隊,同樣是代表軍團戰力天花闆的特殊軍團。
這隻特殊軍團由一萬最精銳的西涼鐵騎組成,上馬可沖鋒陷陣,下馬便可攻城拔寨,另外還有特殊軍團特有的能力,至于具體是啥,無人知曉。
飛熊軍通常由董卓的心腹大将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統領。
張繡、胡車兒這樣的能人異士也不過是飛熊軍中的曲長而已。
李儒見董卓下定了決心,同時又有了萬全準備,便不再勸說。
随後董卓命李儒、董旻、徐榮、楊定四将收編洛陽城本身的守軍,将整個洛陽城全部掌控。
而自身則親率呂布、華雄、李傕、郭汜等将前往國公府。
洛陽城雖大,但董卓大軍速度也不慢,不到三個時辰,便将整個國公府團團包圍。
“太師深夜來此,所謂何事?”
淩逍對于董卓等人的到來,沒有任何意外,淡然自若地問道。
至于站在董卓身旁的呂布,淩逍則是看都沒看。
“國公大人好膽色,我董卓生平最喜結交英雄,不知你可願交本太師一個朋友?”
“哦?太師此來就是爲了交朋友嗎?”
有空間之塔的存在,淩逍其實可以随時離開洛陽。
之所以在這等待董卓的到來,與後續的布局有關,這裏就不詳細叙述了。
“這,就得看護國公你是否識相了。本太師欲立劉辯爲新主,不知你可有異議?”
“沒有!”
嗯?
原以爲還需要費些口舌,甚至已經做好刀兵相向的準備,沒想到淩逍竟然會是這個答案,差點讓他閃了腰。
畢竟在他看來,淩逍當過劉協老師,對劉協多少會親近一些。
不過如此一來倒就簡單了。
他曾經在黃巾之亂中跟淩逍并肩作戰過,對于淩逍麾下的那些大軍的印象還是很深的。
那種在戰場上的統治力,即便是他也很忌憚。
如今能夠兵不血刃地降伏淩逍,倒也不失爲一件好事。
“哈哈,識時務者爲俊傑,護國公果然是個妙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