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自樓梯口傳來,茶樓雅間裏的孫紹宗砸了咂嘴,将手中的奏疏放在桌上,又慢條斯理的起身。
也就在他挺直腰闆的同時,忠信王府長史胡泰,已然挑簾子鑽進了雅間,也顧不得多禮,隻一拱手就忍不住急道:“孫大人,這都兩天多了,也不見那賊人有什麽動靜,王爺可都催過好幾回了!”
“胡長史還請稍安勿躁。”
孫紹宗伸手一讓,示意胡泰先在對面落座,又主動替他斟了一杯濃茶,這才淡然道:“若是王府那邊兒沒有走漏風聲的話,那盜走夜明珠的賊人,遲早是要有行動的。”
頓了頓,見胡泰似乎不太滿意自己的敷衍,便又補了句:“這兩日朝鮮副使,已經差不多走完了朝貢的章程,即便沒有我特意散播出去的消息,怕也在京城待不了幾天了。”
胡泰的焦躁這才稍稍減退,在賊人盜寶的目的上,他和孫紹宗的推斷是一緻的,都認爲必然同朝鮮使團有關。
現如今朝鮮使團離京在即,那賊人總該會有些動作。
不過……
胡泰擡頭掃了孫紹宗一眼,又假作低頭飲茶,欲言又止的糾結着。
他自以爲做得隐蔽,卻哪裏逃得過孫紹宗的眼睛?
隻心下一轉,孫紹宗就隐隐猜出了些什麽,于是屈指在桌上輕輕敲打着,正色道:“胡長史,現如今你我内外依托,最忌諱有所隐瞞。”
胡泰自知漏了馬腳,尴尬的避開了孫紹宗審視的目光,讪讪道:“王爺昨兒等的實在不耐,又怕那東西已經被賊人帶走了,就命人連夜搜檢了外廚房。”
“現如今藏在下水裏面的夜明珠,已經被換成了同等大小的供珠。”
說到這裏,他忙又補充道:“那供珠是王爺親自挑選的,隻消不是在夜裏,就難以分辨出真假!”
怪不得方才他那咄咄逼人裏,似乎雜着幾分心虛氣短,卻原來隻是惺惺作态,好提前堵自己的嘴,順勢鋪墊出這事兒來。
唉~
孫紹宗無奈的歎了口氣,卻也并不是不理解忠信王的做法,畢竟這都兩天多了,那賊人依舊沒半點行動,因此而生出别的念頭,也是人之常情。
再說了,就算他不理解又能怎樣?
難道還要找去王府,當面責問忠信王不成?
“既如此,那就更不用急了。”
孫紹宗也隻能攤手道:“但願那賊人隻是力求穩妥,而不是真的發現了什麽。”
胡泰自覺有負所托,方才又被孫紹宗主動揭破,心中尴尬自是在所難免,故而又交代了幾句,就推說王府公務繁忙,匆匆告辭而去。
他走之後,孫紹宗卻并沒有急着離開,而是又重新拿起了那份奏疏,逐行逐句的反複閱讀着。
這自然不是因爲,奏疏上寫了什麽驚世駭俗的大道理,讓人忍不住反複咀嚼。
事實上對孫紹宗而言,那上面的文字即便再怎麽華麗,讀起來也是臭不可聞——因爲這正是禦史孫赟,彈劾他屍位素餐的奏疏。
若非按照規矩,孫紹宗需要上書自辯的話,鬼才樂意瞧這破玩意兒呢。
好半天,孫紹宗才将注意力,從哪浮華的辭藻裏拔出來,将彈劾奏疏随手一抛,低頭悶了幾口茶水。
這孫赟不愧是做過秋闱副主考的,所言雖大多空洞無物,卻在關鍵處用了模棱兩可的字眼,讓人難以反駁不說,還生生引申出許多未盡之意。
也虧得孫紹宗是個京官,平時的所作所爲,皇帝都能風聞個七七八八。
若換成外任的地方官,看完這封奏疏之後,多少都會存了先入爲主的心思。
看來這自辯的折子,必須得好生琢磨琢磨才成——實在不行,也隻能再找侄女婿于謙做槍手了。
說起于謙,那‘普法下鄉’的奏書,眼下應該也快潤色的差不多了吧?
到時候幹脆同自辯的折子一并呈上去,看誰還敢扯什麽屍位素餐的。
敲定了主意,孫紹宗便把那彈劾奏疏的副本,重新納入囊中,然後順勢又取出了另一份抄件。
這是朝鮮使團進獻的國書抄本,上面還雜了些孫紹宗私下托人調查來的訊息。
原本孫紹宗将其帶在身邊,也是想同胡泰分享一下,點明這事兒事關重大,也免得王府上下過于急躁。
可胡長史來去匆匆的,那忠信王又早就先斬後奏了,孫紹宗也就幹脆略過這事兒沒提。
卻說把那抄本鋪在桌上,孫紹宗直接翻到了最後,手指逐行的剮蹭着,口中喃喃自語的嘟囔着:“副使、副使……未曾請郎中……把守森嚴……”
随着那呢喃聲,他的眉頭也是越皺越緊。
因那日在看戲的時候,李恩賢一直在打孫紹祖的主意,後來又發生了高麗寶珠被盜一案,孫紹宗對朝鮮使團的關注,自然比旁人要多些。
結果這一關注,還真就關注出事兒來了。
自打那天同孫紹宗逛完京城之後,朝鮮使節李恩賢似乎就患了急症,閉門謝客不說,連後續的朝貢章程,也都是請副使代勞的。
這本來也沒什麽。
水土不服又不是什麽稀罕事兒,何況這還是個遠道而來的外國人。
可問題是那朝鮮副使,自始至終就沒提遼東的事兒。
這和李恩賢當初的急迫大相徑庭。
總不會因爲正使病了,這等軍國大事就不了了之了吧?
即便朝鮮國王,隻把這事兒托付給了李恩賢一人,事到如今應該也沒什麽好保密的了。
除非……
李恩賢已經病的人事不省了!
可真要是如此,滿京城的名醫怎也不見他們請上半個?
反倒是驿館裏的戒備森嚴了不少……
貓膩!
這裏面怕是有大大的貓膩啊!
屈指在哪奏本輕輕一敲,孫紹宗端起茶壺又續了一杯,目光卻忍不住向窗外探去——這都已經過了約定的時辰,那李公公怎麽還不見蹤影?
他今兒除了同胡泰見面,還約了大内采買總管李順誠,一是爲了把朝鮮使團的異常,通過内監的渠道遞上去,免得中途耽擱、或者走漏風聲。
二來麽,則是要保一樁大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