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明輝一接觸到自己的神像,就覺察到龐大的信仰之力中包裹着一個巨大的統一的念頭,一勘察,卻是衆生求雨的願望。他愕然。随便侵入一個神廟醫者的腦海打探一翻,才發現原來是今年江南一代大旱,整整兩個多月滴雨未下,地裏的莊稼都快旱死了。雖說江南多水,但古代水利條件差,總有許多地方澆不上水。而且即使靠水的地方,靠人力取水也是一件極費人力畜力的工程,許多貧苦人家負擔不起。所以許多人都将希望寄托在了求神拜佛上,就連他這專以治病爲專業的神農廟都有許多信徒求雨求上了門。
其實不光他的神農廟,其他不相關的神廟,像城隍廟,土地廟,送子奶奶廟,觀音廟,甚至連閻君廟,竈君廟都有人上門求雨。當然至今還沒見哪個廟裏的神仙靈驗,降下哪怕是一滴雨來。
段明輝以往除了借用聖光術顯聖救過幾次人,給自己的神農廟打過幾次廣告外,一般是不理會信徒們的那些亂七八糟的願望請求的,一是太瑣碎,二也是怕麻煩。
對于這次衆信徒的求雨祈求,他有心也像往常那樣置之不理,但幾乎每一份香火願力中都挾裹了強烈的求雨願望,清理吸收起來實在是太過麻煩。而且他隐隐還有種明悟,那就是作爲一個神,對于信徒太過強烈的共同願望,也不能總是完全無視,這既是現實籠絡信徒的需要,也有天道要求在内的意味。
一念至此,段明輝決定正面這個願望。不過還好,呼風喚雨,這還在他的能力範圍内。他有心直接做法招來雲雨,念頭一動,又有了更好的主意。當下神念展開,很快便在神廟側堂的醫館中找到了正在治病救人的薛慕華。
不得不說自從老薛遇到了段明輝,見識到了神奇的“祝由神術”,又機緣巧合之下,了結了諸多師門憾事後,再心無牽挂,一門心思都放在了光大神農教,治病救人上,倒是越來越像一個真正的醫生,而不是當初江湖色彩深厚的“閻王敵薛神醫”了。
“嘿,老薛,别來無恙啊?”段明輝直接在薛慕華面前顯露身迹,有心跟他開個玩笑,吓唬老朋友一下,不成想老薛的反應卻出乎他的意料。一看到他,居然撲通一聲雙膝跪倒在地上,對他五體投地跪拜起來。
邊跪拜邊口中大呼:“大慈大悲救死扶傷二神農大神老爺顯聖!”
他這一跪拜大呼,唬得醫館裏的那些醫者病人也一起跪倒在地,同中同時大呼:“大慈大悲救死扶傷二神農大神老爺顯聖!”
段明輝突然有種迅哥兒見閏土的感覺,“兩人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他一陣無言的感歎,看着恭恭敬敬領着衆人朝自己跪拜的老薛,知道兩人再想像以前那樣稱兄道弟,平等相處卻是再不可能了。一道不可逾越的深深的仙凡鴻溝将兩人分隔開來。
段明輝感歎了好一會兒,終于還是收起了心情,收起臉上的笑意,正色對薛慕華道:“薛副教主,你準備一下,應衆信徒請求,我準備三日後舉行一場降雨大會,以纡民苦。你去準備下吧。”說完,他身形一閃,消失在了衆人眼前。
衆人再次跪地山呼起來,卻是人人臉帶喜色。
神農廟的二神農大神三日後要降下甘霖普救世人的消息一下子傳遍了整個江南一地。無數有條件的信徒開始往神農廟主廟方向趕。就是那些不知道神農教二神農大神的百姓,也趁機被洗腦了一番,成了這異軍突起的神農教的半信徒。
窮苦人家盼到時真能降下甘露,緩解旱情,好讓地裏的救命糧多收一些。而那些不愁農收的有錢人則希望這世間真出一個真實的神仙,好讓自己求長生,求不病,求各種願望能得到滿足。
當然,靈不靈還要看三日後這場承諾下的雨下不下得來。
衆百姓對三日後的降雨大會翹首以盼,那麽段明輝這三日又在做什麽呢?
他當然也沒閑着,不僅沒閑着,而且簡直是忙得不可開交。
首先,他先找一無人山區試了試自己茅山的“呼風招雨”法術,有效,不過範圍卻有限,而且降雨的多少也跟空氣中水氣的多少有關系。倒跟現代科技手段的人工降雨差不多,隻不過是用法術代替了往空中打幹冰的手段罷了。
隻不過因爲已經連着幹旱了兩個多月了,空氣中并沒有多少水氣。用這法術降下的雨,怕并不能滿足衆信徒們的願望。
本地高空中的水氣不多就從别的地方借!段明輝決定從江南路臨近地點借點雨水來。從南飛到北,從東飛到西,結果他發現這次幹旱涉及的範圍遠超乎他的想象,不僅江南宋境内鬧幹旱,北邊遼國境内,西邊西夏境内,西南邊大理國境内,竟都在鬧幹旱,隻不過幹旱的程度不同罷了。
其中西邊西夏境内旱情最嚴重,不過新皇帝惠宗李秉常少年皇帝,長期被母後及權相架空權力,一朝親政,正幹勁十足。又自覺得到了神人相助,雖國内旱情嚴重,但他發動民衆,督促群臣,大修水利,開渠引水,竟生生将大旱造成的損失降到了最低。其又利用從權相梁乙埋府裏查抄出來的錢糧,救濟災民,安撫民生,一時将新帝的仁慈形象傳遍了境内,使得他隐隐不穩的皇位徹底穩固下來。可謂旱災赢家。
北邊遼國境内旱情并不算最嚴重,但遼道宗耶律洪基這個昏君,隻顧自個到處打獵遊玩,不顧民生,結果上行下效,朝廷昏庸,官員無爲。旱情嚴重,地裏莊稼大片大片旱死。旱情嚴重也就罷了,皇太叔耶律重元,天下兵馬大帥又陰謀造反,故意不讓愛民的官員開倉放糧,救濟災民。這下天怒人怨,眼見遼國一場大亂不可避免。
西南大理國境内旱情并不嚴重,畢竟靠着洱海這麽大個内海,想大旱也旱不到哪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