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見到趙來喜、趙虎等人都平安無事也就放了心,離開鄉兵的大營,再次朝縣衙走去。他要聽一下黃文龍、楊縣令和費文下一步的安排。
來到縣衙大廳時,幾位首領仍在讨論兵力分配的事情。黃文龍和楊縣令見到小丁到來,都客氣地與他打招呼,并給他讓座。
費文看見小丁就不順眼,他不知道小丁之前所做過的那些事情,搞不明白爲何黃文龍和楊縣令會對一個普通小兵如此客氣。
“我們在商讨軍機大事,你一個小小士兵,跑來作甚?”費文目光寒冷地盯着小丁說道。
一旁的黃文龍見費文的語氣不善,連忙過來解圍道:“費大人可莫要小看這位田小丁,他可是個将帥之才啊!我們此次出兵的幾次小勝仗,可都離不開田小丁的功勞呢!我正準備将田小丁的功勞上報給知州大人,讓知州大人報給朝廷,看看能不能幫他讨個将軍職位呢。”
“呦嗬,他有将帥之才?他現在還是小兵的身份吧?我們現在的會議都是要求都尉以上的軍官才可以參加,他有什麽資格?”費文把嘴一撇,白了小丁一眼說道。
“好吧,田小丁,我現在就認命你爲新泉縣兵馬都統制,統領新泉縣所有兵馬。”黃文龍見費文不依不饒,便當場任命小丁爲都統。
大宋國的兵馬都統制相當于縣級别的軍官,一般每個縣裏軍隊的最高指揮官就是都統制。黃文龍身爲州級别的兵馬都指揮使,職權有限,最多也就能任命個都統、都尉之類的官職。
“多謝黃大人提拔!”小丁見黃文龍替自己出頭,連忙抱拳道謝。
這樣一來,費文便沒有再趕小丁出去的借口了。
費文見黃文龍極力維護小丁,猜測他二人關系應該不淺,他與黃文龍同級别,也沒必要因爲一個小丁去得罪黃文龍。何況,目前黃文龍已經将軍隊的指揮大權全都交給了他。
幾位首領繼續商談兵力分配的事,隻是讨論來讨論去也沒有讨論出個結果。小丁聽得有些不耐煩,便開口說道:“幾位大人,既然胡人不來攻城,我們爲何不去主動攻打胡人呢?”
聽見小丁這話,費文的臉差點都綠了,他以爲小丁是故意諷刺他上次的兵敗呢。
黃文龍和楊縣令也住了口,他們當然是知道費文現在已經被胡人吓破了膽,根本不敢再與胡人開戰了。
“田都統,你可知道胡人是擅長騎射嗎?我軍都是步兵,胡人多是騎兵,你覺得我們用步兵去對陣騎兵,還有勝算嗎?”費文剛剛吃過一次虧,也總算明白了當初楊縣令提醒他的話,現在他又給小丁講了出來。
“這個,我當然是知道的。”小丁不慌不忙地說道,“不過,我說主動進攻,并非是帶兵去與胡人主力硬碰硬。”
“田都統,莫非你有什麽攻敵良策?”楊縣令見費文稱呼小丁爲都統,他便也跟着這樣稱呼起來。
“良策倒是不敢說,不過主意倒是有一個。”小丁慢慢說道。
“快說出來聽聽。”楊縣令有些期待起來。
“我聽探子禀報,胡人的糧草囤積點,是在土河鎮,我們不妨派一支人馬,去土河鎮燒毀胡人的糧草,胡人沒了糧草必然就會軍心大亂,到時候我們再去攻打他們……”小丁講出他的計策。
其實這也不算是小丁自己想出來的計謀,他穿越前看過不少諸如《三國演義》《水浒傳》之類的小說、電視劇,裏面有太多人喜歡使用這個計謀了。
雖然,在小丁看來,這種爛大街的計策已經被很多小說和電視劇裏的人物給使用爛了。但是不得不說,這個計策,在兩軍打仗之時确實十分管用。《三國演義》裏曹操就是因爲燒了袁紹屯糧草的烏巢,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今天,小丁也想用這個計策去燒李道承的糧草。
“田都統,我果然沒看錯你!”黃文龍聽了小丁的話,頓開茅塞,宛如醍醐灌頂一般,瞬間開竅。
費文一聽也是眼前一亮,他是個無利不起早之人,剛一來前線,就令大軍損失一半多,其實也有他立功心切的原因在内。當初威風凜凜地帶兵來到前線,滿以爲過來打個大勝仗回去好邀功請賞、升官發财 ,沒想到卻大敗而歸。現在聽見小丁說的計策,他也認爲此計可行,如果這個計策順利實施了,那麽打敗胡人的日子就不遠了,他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立功的機會的。
“妙計,妙計,田都統妙計!”楊縣令不住誇贊。
幾位首領都認同了小丁的計策,下一步就該派兵遣将了,如何派兵其實也是個大學問,誰去執行,誰去接應,帶多少人馬,到了之後如何執行,這些都要考慮進去。這也考驗一個統帥的統兵能力。
分兵派将的事自然就落在了費文身上。費文當即決定,此事由他自己親自去執行,就在今晚,他要帶一萬人馬,帶着幹柴硫磺等引火之物,前往土河鎮去燒毀胡人的糧草。
小丁一聽費文的這個打算,當即就知道這個統帥是個草包。如果換成自己是統帥,他會先派人去土河鎮一帶先查看好地形,再探聽好土河鎮一共有多少兵馬看守糧草,都在哪些位置設有崗哨。做好這些偵查工作之後再去派兵。
而且派兵也不會一下子就帶一萬兵馬前去,此去是去燒糧草的,又不是去沖鋒陷陣的,帶幾千輕騎足矣,帶一萬兵馬過去,目标那麽大,很容易就會被敵人的崗哨發現的,而且費文也沒有安排接應兵馬,和攔截胡人救援的兵馬。要知道,胡人的大營,距離土河鎮并不算遠,如果胡人發現土河鎮失火,大營這邊必然會派兵過去救援的。到時候,費文想要全身而退,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定邊城這邊的首領們在商議着如何去燒胡人的糧草。胡人大營的中軍大帳裏,李道承也同樣和軍師毛延順以及衆武将,在商談如何對付定邊城。
“我想,現在陛下應該已經收到大皇子的信函了,援兵應該很快就會到來。”毛延順掐着指頭算着日子。
“軍師說的沒錯,信使騎快馬去往興慶城大約也就需要兩三天的時間。”李道承在一邊附和道。
興慶城是大夏國的都城,距離雍州這裏也不過幾百裏的距離。
這時,有軍兵進來禀報:“啓禀皇子殿下,有興慶城的飛鴿傳書到了。”
“快呈上來與我一看。”李道承連忙說道。
士兵将一張紙條呈上來,李道承打開紙條一看,見上面寫着:“已派國師率領三萬兵馬前去支援,兵馬已發,勿急!”沒有署名,卻有皇帝印章的印迹在上面。李道承知道是父皇怕他着急,才飛鴿傳書過來的。心下高興,立即哈哈大笑起來。
毛延順見李道承看完紙條笑了起來,便知道肯定是有好消息,便問道:“大皇子因何而笑?”
“軍師,我父皇說他已經派國師帶領三萬大軍前來支援了。”
“原來是國師來了啊!”毛延順也十分高興。
“什麽,國師來了?太好了!”衆武将也紛紛高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