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有這樣一個說法,居南不居北,居東不居西。因爲北宅陰氣重,而西方主殺伐,所以太祖皇帝也想把皇宮建在東邊。
這樣選宮址也是根據風水學的理論進行的,環抱宮城的鍾山就像是一條龍,而龍頭則正在燕雀湖的位置,所以爲了占據龍頭,燕雀湖就必須要填上。
再從易經八卦的理論說起,皇宮所在的城東屬于震卦方位,符合《周易》所說的“帝出乎震”。”
“帝出乎震!?”武将中有人發出驚歎。
天浪點了點頭,“而人所說的“遷三山以填燕雀”是說将南京城西面的三山鏟平了,才填平的燕雀湖,而這城西的三山正是白虎方位,這樣玄武與青龍的位置都有高山依靠環抱,白虎方位的高山也已經被鏟平,而且那裏又多水,簡單的描述就可以說明,這南京皇城在經過了劉伯溫、鐵冠道人與太祖皇帝改動後,風水布局上就已經是無可挑剔了。”
當真無可挑剔麽?天浪頓了頓,考慮着世間是否有絕對毫無瑕疵的風水,而後低聲說:
“劉伯溫将南京建成了八卦圖模樣,南京的内局與外局又都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皆無差池,這就應該足以彌補人工雕琢之不到之處了。
雖說有傳,那燕雀湖的填湖工程耗費了巨大的物力和幾十萬的人力,且主要耗費在了民間所說的‘遷三山以填燕雀’上面。”
說起這段曆史,天浪既有對朱元璋人定勝天大志氣大氣魄的佩服,也多少覺着他有點兒天真,他說:
“隻可惜人算不過天啊,這燕雀湖上的地基就像是一個永遠也填不滿的大坑,據說當年爲了填湖工程能順利成功,太祖高皇帝——朱老爺子還把一個燕雀湖畔居住的名叫田德滿的老翁先封爲湖神,然後又給活着扔進了燕雀湖裏,希望能将此處填滿。
填是填滿了,可後來發生的事情更讓咱家朱老爺子鬧心。
大明南京皇宮的一半兒地基因爲是填湖而成,之後,這大明皇宮的後半部份居然不久後便開始下陷了。
皇宮開始成爲了一種前高後低的模樣,弄得每下一場大雨都會把老爺子的睡榻周圍變成一片池塘和菜地,太祖爺于是找來大批匠人,沖着自己家的地面修修補補,是又墊石闆、又打立樁。
工程隊是天天施工,忙的不亦樂乎,卻還是阻止不了地勢繼續下沉。”
有一件轶事,天浪沒說,話說爲了改善南京風水付諸太多努力,人力呀,物力呀,财力什麽的。
結果到頭來,朱老爺子空忙活一場不說,不知從哪天起,他連睡覺時做夢,都像是暈暈乎乎的在往地底下掉。
夢這東西,神鬼難測,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可别忘了太祖爺的第一份職業是和尚啊,他當然信鬼神。
于是乎,他認爲這夢是在提醒他國家危機的到來,于是乎每當看到宮内的這片菜地,心裏的陰影便和菜地成了正比。
從這時起,他要解決的已經不是風水問題了,而是避免大明如秦隋一般二世而亡的巨大危機。
爲什麽當初開國時的太祖,讓兄弟們都覺着他是一身正氣逼人,夠仗義、講誠信,故而大明開國将領,幾乎沒有叛徒,幾乎全都誓死追随朱元璋的腳步,對他的權威和個人魅力都佩服的無以複加。
到後來爲什麽又慢慢變得如此猜忌諸将,擅殺良臣,生怕後世子孫的皇位不保了呢?這便耐人尋味了。
太祖建成南京城後,一邊面臨皇宮的塌陷問題,一邊琢磨着遷都鳳陽,鳳陽城都建成一半了,不知怎麽的又放棄了遷都打算。
原先的朱元璋從來都是謀定而後動啊,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從來不大無準備之仗,遷都這麽大的事兒,怎麽能虎頭蛇尾呢?
是他變了嗎?一直折騰到臨死前,他也沒有找到自己性格變化的誘因,也沒把南京皇城折騰明白。
無奈之下,他做了個取巧的事情,索性爲填湖造陸的燕雀湖寫了一篇祭文,便愛咋咋地,再也不去管了。
想管也無計可施啊,天天做噩夢,實在讓人頭大呀。
問題解決了嗎?至少除了朱允炆被朱棣給掀翻下龍椅,大明朝确實沒有二世而亡。
隻是太祖爺自打把南京皇宮建成菜地那天起,直至撒手人寰,整個人的性情都産生了巨大變化,變得越來越暴虐,變得嗜殺成性。
明初洪武四大案都發生于這段時間,比如空印案,就是官員們爲了便于辦公,圖方便的小事,居然殺了那麽多人,幾乎找不到他的殺人動機。
朱标、朱棣等四位皇子都是無所出的馬皇後親手撫養成人的,所以都可稱爲嫡子,朱标被他立爲太子,也是他最在乎的,居然如同呂後殺戚夫人,因此吓死了親兒子一樣,因朱元璋的嗜殺成性,把太子爺給吓死了。
朱标死後,立了他的兒子爲皇太孫,有人說除了立嫡以長的規矩,還有朱元璋對朱标的愧疚。
可當朱允炆做了皇帝以後,也和他爺爺一樣,覺着自己的地位十分安穩。
居安思危可以,可自己立足未穩,便聽方孝孺那種愣頭青書呆子的話,進行削藩,那就是在作了。
沒錯,遜帝允炆因爲太作,便隻做了四年零十幾天的皇帝,就把皇位給弄丢了。
天浪沒有把這段轶事講給大家聽,不過他還是說出了他所認爲的南京風水的症結所在。
“這内局之上我認爲南京風水的另一不足之處就在太平門,南京城的龍脈是由長江到金川河、再到玄武湖、燕雀湖、直至神烈山的。如果沒有一衣帶水連接着神烈山,那麽神烈山就是一座孤山,孤山不能爲靠,這是堪輿學中最淺顯的道理。”
聽了天浪的話,洪承疇若有所思,他也在南京爲官多時,倒還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除了一座孤山,那便是南京的水了,燕雀湖原先本是連着神烈山的一條水,後卻被劉伯溫硬是給填上了,又在神烈山與玄武湖之間建了一座太平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