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相信收複中原及華北的藍圖已經在萬歲爺的心中了,而這些地方的收複,是不需要臣多慮的。
可是如果萬歲爺想要收複遼東,那麽臣可以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爲大明建功立業。
自古攻略遼東,都會水陸并進。
而陸路收複遼東,則先要收複北京及山海關至錦州一帶,而這些地區的收複是短期内難以達成的。
可是如果在我軍全面占領南直隸後,山東便成爲了我大軍水陸兩方面都可以攻擊的目标。
而一旦我軍占領了山東的登州和萊州,則可以依靠水師不用越過京師及關、甯、錦,三道防線而直取遼東。
這也是符合萬歲爺剛剛提出的,讓多爾衮有更多顧忌,而不得不分兵四處防守的策略的。
如此一來,清廷失去了南直隸及山東,遼東又烽火四起。
無論到時候他選擇什麽樣的戰場,最終都不會得到令他滿意的成熟條件,尤其是經濟上會使得他難以爲繼手中數十萬的常備軍。
所以如果臣來回答萬歲剛剛的問題,臣會選擇通過登萊二州威脅或者進攻建奴的遼東腹地。”
這個回答正是天浪想要的,隻是天浪目前還不想問他攻略遼東的具體細節,這樣的細節是需要經過精心策劃的。
天浪也起身說道:“很好,元伯回去可以多做一些有關你剛才的想法方面的準備計劃,今日的這些話也就先到此爲止吧,咱們隻喝酒,再莫談國事了。”
當天浪說完那句‘莫談國事’後,李元胤笑了、天浪也跟着笑了,說是莫談,二人卻幾乎把什麽都談過了。
已是二月初的日子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酒宴過後,天空中的魚肚白早已經換做群星璀璨的模樣。
九江,當年譚泰在這裏發起了對南明的攻擊,而後濟爾哈朗從這裏渡江北去;昨天,譚泰的屠刀讓這個城市死去,今天,天浪又在這裏出發,去結束清廷的統治。
世事的輪回總是那麽的富有戲劇性,然而戲台上的悲歡離合又怎會比得過世事來的真?
大明永曆五年的春節過後,明軍開始了對南直隸地區的反攻。
大明兩京一十三省中的南京,對于永樂朝以後的大明來說,政治地位僅次于北京,這裏是大明南方的經濟政治中心。
反攻南京城的戰鬥,幾乎是同進攻淮安之戰同時展開的。
南京與淮安一個是江南、一個是江北。
政治地位當然南京最爲重要,然而戰略地位,淮安同樣、甚至更加重要。
淮安,南北控制京杭運河,東西遏控黃河及淮河。
明軍的優勢在于水軍,一旦控制了運河及黃淮的交彙點,就可以将這幾條國内最重要的河道掐死。
并可以沿着水道進攻,一步步的将沿途各個城池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當年太祖爺北伐時,就是現沿着水道進攻,運輸大軍的辎重,占領登陸點後,在向内地延伸進攻。
如果天浪也能控制住這幾條水道,将大大的有利于日後明軍的繼續北伐,隻要黃河、淮河及運河在手,陸路即可以不用考慮。
西至開封、洛陽,北至濟南、北京這些中原及華北的最重要城市就統統完全暴露在大明的眼前,大明可以任意的對這些城池實施反擊。
隻是在這兩個攻擊點上,王允才對待南京的進攻态度比鄭成功攻打淮安的态度要謹慎的多。
雖然明軍之前已經對南京包圍了将近一年,但是除了以水師炮火轟炸南京外城城牆上的守軍這一種方式以外,之前真正對南京城以步兵攻擊城池的次數寥寥無幾。
而這一次由王允才和焦琏發起的攻城卻像是要真的拿下南京城的樣子。
“尚書大人,城外的明軍這幾天的攻勢加大了,可是末将卻有疑問,請尚書大人解惑。”
看到年長的張存仁這樣謙虛的對自己提問,洪承疇立刻回禮,并謙虛的回答道:“張大人不必客氣,你我同朝爲官,又是共赴皇命,就不要拘泥了。”
面對部将的提問,清廷南京守城主官洪承疇的态度很是謙虛。
張存仁繼續說道:“大人,明軍對我南京的圍城時間已經接近一年了,然而根據線報,我軍目前已經有左夢庚及孟喬芳兩支援兵趕到。
如果說明軍是因爲不具備拿下我南京城的實力,那麽鄭親王應該不會從武昌撤退才對。
以鄭親王的智慧,自然是發覺他的十幾萬大軍留在江南将會有危險,才會選擇北撤的。
這就是說明軍已經擁有能夠戰勝鄭親王十餘萬主力大軍的實力了。
可是令屬下不解的是,明軍既然有這樣的實力,爲何一直對我南京城圍而不攻呢。
可如今我援軍新至,他們又選擇在這個不利的時機對我南京發起進攻。
這其中明軍又有何算計,還請大人爲屬下解惑。”
提問的是清軍前杭州總兵張存仁,爲什麽說是前杭州總兵呢?因爲這個時候他已經把杭州給丢了,此後便随着上官撤到了南京城内,繼而就又被明軍包圍在了這裏。
清軍如今在南京城内尚擁有5萬兵力,然而對于偌大的一個南京城來說,這些兵力用來守城尚可。
如果想要反擊,一旦反擊失敗了,日後的南京城防将會捉襟見肘。
而張存仁提出的這個問題是有考慮的,明軍在這個時候——左夢庚及孟喬芳的援兵已經到達了南直隸境内後,才發起對南京的進攻,這不能不讓人有疑問,明軍這是要幹什麽?
洪承疇捋着長須說道:“要問明軍爲什麽要等到我軍左夢庚的援兵到來之後才開始對南京實施陸上進攻,本閣可以這麽回答。
明軍的攻城還是假,圍點打援才是真,隻是這假戲有時候也會做成真的。
明軍一方面是要讓左夢庚相信,南京已經危在旦夕了。
另一方面是因爲我軍在南京城内守了一年,卻從沒有對圍城的明軍實施反擊或者偷襲。
這已經暴露了我南京的守軍實力空虛。
正是因爲如今的明軍擁有足夠的實力,所以他們才想借着攻打南京的機會順路再消滅我軍的一兩支重兵集團。
這同時也說明了現在明軍統帥們的自信、兵力的強大,以及他們軍事指揮能力的高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