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城内外的大小寺廟,最近燒香還願的總是特别的多,包括剛剛移駕靖江王府的兩宮太後都出動了,她們不是去一座廟,而是在桂林城的每一座寺廟都供奉了香火。
百姓們也算是平安渡過一劫,禮佛的熱情自然也不比皇家差到哪裏,雖然人們都知道廣西雲南邊境上至今依然還在打仗,不過那裏與孫可望交戰的軍隊可是大明的絕對主力——禦營。
老百姓不知道禦營有多少萬人馬,但是秦翼明的聲威可是如雷貫耳啊,人們相信明軍打敗孫可望隻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
芊芊最近總是忙得很,每日朝會,隔着簾幔與大臣們商議國事,倒也把各項政務處理的井井有條。散了朝,又會到宮裏的去處或是獨秀山走一走,杜衡、芳芷、郁青兒也經常會陪着她一起。
柳州的圍城解除了,何夫人還有鄭氏也都各自回府,并随着行在舉家搬遷到了桂林。
春花開了,梅花謝了,當年被天浪從全州孔有德大營裏救下的那群女孩子們有的自願走出獨秀峰的新家,自願出嫁。
芊芊爲她們選得人家,自然是要讓她們做正妻的了,而且出嫁時全都由皇後出了一份厚厚的嫁妝,排場風光。
宮裏日後便成了她們的娘家,芊芊和郁青兒便是她們的家長和靠山,任憑哪位相公,多高的品階都是不敢慢待的,要是有誰膽敢寵妾滅妻,人家的一紙書信帶着信物送入宮去,不多時便會有宮裏的大宦官直接到他家裏拜訪。
當左右人都認識到這一點後,嫁出去的姑娘都成了一夫一妻的樣闆,饒是這樣,皇後還放出話來,獨秀峰嫁出去的女孩兒,都等同于大明的郡主,若是在婆家日子過得不舒坦了,随時可以與丈夫和離,回到獨秀峰,天家自然可以養活她們一輩子的,改姓另嫁也是好的。
就連夫家的婆婆也不敢在獨秀峰的新婦面前立什麽規矩,是以嫁出去的女孩,小日子過得都還不錯,而且她們嫁的夫婿,大多也是士族官僚,她們這些郡主級别的官太太,反過來又都還在幫着宮裏吹夫婿的枕邊風。
還有的女孩兒入了宮,做了宮中的女官,柳州之戰戰死了不少太監,可芊芊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且太監又不好随時侍奉在她身邊,都是要回避些的。
女官的任務便繁重了,宮中需要的女官也越來越多,還好這些獨秀峰的女孩學習了兩年的文武藝,各個都是略通文武。
還有些不願家人,繼續留在獨秀峰下的女孩,一應待遇真的不比郡主差,她們衣食從優,年例從厚,出門的話,還有專門的衛隊和車轎,這些女孩經曆過人生的折磨,掙脫了孔有德的魔爪,多已經對男人死了心,發誓一輩子不再嫁了,情願一輩子就留在皇後的身邊,留在獨秀峰。
如今整座桂林城乃至整個江南都處在一片喜氣之中,資江和桂林兩戰之後,讓江南百姓全都記住了李定國這個名字,大明悍将李如靖兩蹶名王的功勳更是被億萬百姓傳唱爲佳話。
百姓們如同節日般的享受着這場勝利,還有勝利所帶來的歌舞承平。李如靖兩厥名王的跌宕故事也被娼門戲子和街頭的藝人們編纂成了一台台大戲,風靡一時。
華夏大地的各大名儒、名家也都出來湊熱鬧了,對這次戰役的勝利和李定國的功績真是舍得張嘴,不吝溢美之詞。
連當世大思想家黃宗羲聞此戰後都刊發了一本兒黃版的李定國傳:“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此自萬曆戊午(1618年)以來所未有也。”哪怕加上續貂的公元紀年數字,全傳都不超過三十字,卻讓各大媒體争相傳抄、轉載。
又有市井散詩流傳,說什麽:“東珠璀璨嵌兜鏊,千金競購大王頭。前人莫道八旗勇,一戰定國真英豪!”那後半句啊,還是天浪爲了對仗硬工整些硬給填上去的,沒想到給一個打油詩擦下屁股,天浪還擦上瘾了,竟然又提筆做了兩首,一詩一詞。
其詩曰:
王師北定中原日,匡複山河不遠期。
大廈将傾獨臂攬,鐵馬金戈踏強敵。
一戰定國震畿北,兩蹶名王更誰敵?
他朝八荒祭孝陵,中山開平與君齊!
這詩做的讓天浪虧心啊,自己不是也上了戰場嗎?還是西岸的主帥,西岸戰鬥的結束比東岸還早了許多,把清兵都塞到湘江裏邊兒喂魚去了,如此露臉的一事兒,也沒有人想着誇他一句,自己還得誇别人。天浪和他的大明子民把李定國的形象描述的就差拖着大片兒刀向四周大喊‘還有誰’了。
那詞又做《破陣子.逢聞湘江大捷贈李如靖以賀之》(注:李定國表字一人、如靖。)
一人江山如靖,月下湘水逢春。
五花馬更數重山,醉中箫送漢軍征。
飛矢塞外冰。
槍舞梨花落落,旌旗烈日铮铮。
殺盡胡虜天地明,斬破黃龍血做羹。
反掌易紅塵。
天浪不讨厭李定國的英雄形象,他一邊追擊濟爾哈朗,一邊歌頌李大将軍的蓋世武功,反而是激勵三軍的好方法。
爲了如今江南各地的喜慶鑼鼓,還有大明子民的盼頭,更爲了彰顯李定國的天兵神威和大明雄獅在資江大捷的戰果,芊芊還非常配合的下了一道懿旨,命尋巧手工人制做孔有德、尼堪畫像,并将二人之铠甲、繡旗一并拿去刊布桂、粵、楚、贛、閩五省,露布告捷。
賞賜有功将士更是必須要做的,不過還要等天浪還朝之後由他親自論功行賞。
不過朝堂上倒還是有幾件事情讓芊芊煩心的,她在與天浪的來往書信中也說了。
群臣,尤其是言官,對鄂國公馬進忠還有他麾下的王進才投降清軍的事情非常有意見,彈劾的奏折雪片似的飛到了芊芊面前,而這是天浪當初誘敵計劃的重要部分,便是不好公然爲馬進忠開脫罪責。
不過芊芊最終還是擋住了群臣對放棄了贛州和吉安的馬進忠及王進才的彈劾,也因此更加讓她認識到了在朝堂上争奪話語權的必要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