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軍在嘉靖年間輝煌的平寇驅擄的戰鬥史更是世人皆知,根本不必贅述了。
兩個總兵的川軍正規軍本部人馬,加上所轄戚家軍和石柱、酉陽、永甯三支地方川軍,也堪堪兩萬人啊。
難道袁應泰的遼東援剿十總兵就隻來了兩個嗎?
加之身爲遼東明軍統帥的袁應泰也需要留在遼陽指揮,雖然可以理解,但身爲統帥,發出十總兵來援沈陽的軍令,把自己棺材本都派出去了自己卻在家裏躺着等死,這像話嗎?
其實這一戰真正來援的總兵不止兩三個,其實還有三個呢。
他們便是虎皮驿總兵朱萬良,武靖營總兵姜弼,奉集堡總兵李秉誠,共計四萬北軍精兵。
熊廷弼這時候還沒有被重新啓用,可後來啓用他時,遼東已被袁應泰搞得糜爛不堪。
同爲東林黨人的袁應泰在熊廷弼被削官後接任遼東經略,人稱他爲能臣幹吏。
可官聲再好,奈何卻是個不知兵的文官啊。
主帥不知兵,朝廷黨争激烈,遼東軍十個援剿總兵之間也有嫌隙。
這在熊廷弼時期還并不明顯,可熊廷弼去職後,嫌隙就顯現出來了。
在兩支馳援沈陽的援軍中,從省城遼陽出發的陳策和童仲揆兩個總兵都是南兵。
其他地區趕來的三總兵四萬援兵又是北兵,這仗還沒等打,明軍自己就已經有了楚河漢界之分了。
問題最大的是馳援沈陽的明軍竟然沒有陣前統帥,這仗還怎麽打?
還有個比最大的問題還大的問題是,袁應泰此前對遼東各個城池城防的布置。
不是他在遼陽城裏不出來,這不算布置,這是腦袋有坑,而是他在沈陽的布置簡直愚蠢至極。
有熊廷弼給他留下來的十個援剿總兵官,他繼任後便也想搞出一些屬于他自己的政績出來,于是便毫不祥查的納降、招募各族難民進入沈陽城與遼陽城兩座遼東最重要的堡壘。
撫順城因爲内應李永芳而被輕易攻克已經是前車之鑒了,卻是不能給袁應泰以任何警示作用。
而且他還剛愎自用,童仲揆等人都提醒他了,說你這麽搞會搞出人命的。
就算是招降納叛,也得挑挑揀揀啊,否則這裏面必然會有建擄的細作。
袁應泰卻一拍胸脯說:“本經略誓與遼東相始終,也希望遼東文武及軍民,同本經略一樣不懷二心,與本經略相始終。”
你說不懷二心人家就不懷二心了麽,說得比唱的好聽有什麽用,能去表演脫口秀?
熊廷弼倒黴之前,給遼東留下十總兵,約十萬人馬。
到了袁應泰手上陡然擴充到了十八萬,而努爾哈赤的兵力卻漸漸在縮水。
看到十八萬這個兵力數字袁應泰感到很開心,給皇帝上書的時候這樣那樣的一通表決心,喊口号。
可特麽這新增的所謂八萬人之中就有數不清的金軍細作,人家努爾哈赤縮水的兵力是換上馬甲跑大明這邊混吃混喝順便做内應來了,而且包括了敵人内應的這個八萬的數字,還是袁應泰自己吹出來的。
于是繼撫順城因内應而輕易失守後,沈陽城也被如法炮制。
哦,對了,還有日後的遼陽城。
東北有個笑話,說人的手指頭戳到了牆壁上,戳一次是‘疼’,哎呀真疼,然後眼淚汪汪地縮手。
然後你疼了還要沒覺悟,準備再戳第二次,這就是‘虎’。
上了兩次當,你還跟牆壁較上勁了,硬要再來第三次,這個人就有點‘彪’了。
撫順、沈陽、遼陽的失守,答案就是這麽簡單。
遼陽失守雖然是後話了,二彪子袁應泰卻是在遼陽之戰中連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也都搭進去了,被他連累的還有張鳳儀的父親張栓。
袁應泰縱有臨危一死報君王的決心,然則這樣的人死不足惜。
立于廟堂之上存粹耽誤事,隻配做豬頭祭品。
那麽再說沈陽城。
當得到沈陽城被圍攻的消息後,袁應泰立刻調集人馬馳援。
這便又要說沈陽守将總兵官賀世賢和尤世功兩員‘猛将’了,按說這二位在向經略大人袁應泰發出求救後就麻溜地緊閉城門死守呗。
他們偏不,愛喝酒的總兵賀世賢在發出求援後,借着酒勁兒,第一件事便是挽起袖子拎着大砍刀帶頭與麾下一千精銳騎兵沖鋒出城砍人去了。
總兵大人爲何這麽生猛呢?咋和後來明軍将領談八旗色變的畫風大相徑庭呢?
這便要說薩爾浒之後,緊急啓用的熊廷弼真的很厲害,經過他的一番精心治理,遼東明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十六萬人,不是袁應泰哔哔的十萬人。
袁應泰上報朝廷說此前十萬,他來之後增加到了十八萬,那是爲了貶低别人擡高自己。
人熊廷弼留下了十六萬人,而他自己搞出來的兵力就兩萬人而已,且大部分都是敵人的馬甲。
熊廷弼對努爾哈赤一直采取的戰略是,‘南顧北窺坐困轉蹇’,固守中心城堡,并到處修築小型城池,一步步壓縮金兵的生存空間,把努爾哈赤困死,堵死。
這期間,他料定努爾哈赤爲了活口氣兒,就一定會沖出牢籠和他打,那麽正好,我在堅城之中等你。
這個戰略戰術被認爲是在同八旗争奪戰略主動權時,所有戰略戰術當中最聰明且最有效的一種。
後來孫元化、毛文龍、袁崇煥做的都不錯,卻沒有比拉網合圍十面埋伏的鼻祖更低風險高時效了。
你來我往,努爾哈赤四面出擊,熊廷弼是三面合圍,努爾哈赤見自己的戰術讨不到便宜,便把四面出擊改爲重點進攻。
呵呵,怎麽聽着像是國共内戰呢?連戰場地點都差不多。
熊廷弼的戰術進逼期間,賀世賢就是重要執行者之一,
他還在金軍調整戰術後,擊退了努爾哈赤對沈陽城和奉集堡的第一次攻。
是役,賀世賢率沈陽守軍于城東二十裏同努爾哈赤野戰,最後八旗軍戰敗,潰退了十五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