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拱明用食指把扣出的鼻屎彈開,然後撕開一塊肉幹扔進了嘴裏,天浪感覺自己的胃裏一陣翻滾。
他倒是不在乎合着敵人的血下肚,可這鼻屎的滋味絕對不敢嘗試啊。
秦拱明有滋有味地說道“萬歲知道有關我大哥的評價,大多都是朝堂上的那些舊臣傳出來的吧。
整個崇祯朝,我大哥就落下了四個最。
最虛僞、最吝啬、罵人最兇,跑路最快。
簡直沒天理呀,萬歲您相信我大哥是這樣的人嗎?”
天浪抿嘴笑着微微搖頭。
“感覺這評價的真實性一半一半吧,朕見過老将軍斥責士兵時的樣子,與平時的不苟言笑大爲不同,那是真兇,可以把五尺高的漢子訓哭的那種。
至于說他吝啬,恐怕認識老将軍的人沒人會存疑,他身上的那身補丁摞補丁的棉袍,朕聽說已經穿了許多年了,一直沒舍得換,總兵級别的高級武官呢,一年奉銀也不少了,穿的衣服不說補丁了,都馊了也不換,他是真摳啊。
可放下虛僞不說,說他愛臨陣脫逃,恐怕若真如此,不用别人,上柱國也早就把他明正軍法了吧?”
二将軍嘴角抽了抽,“呵呵,還是萬歲明鑒呀。”
秦拱明似乎和天浪找到了共同語言,二人便逐漸聊起了秦翼明來了。
說堂堂軍區主官級别的秦翼明,還曾擔任過京畿軍區司令員,卻爲什麽這麽吝啬,到頭來還仍然是窮鬼一枚呢?
他的銀子,這些年來幾乎都用在撫恤陣亡将士身上了。
撫恤将士的銀子有國家和大都督府給,可秦翼明自己也會給。
而第一個得到過他饋贈的撫恤銀子的,竟然不是石柱軍将士,而是戚家軍。
那一年的混合血戰,戚金以下的三千戚家軍全軍覆沒,四千石柱軍加上後來秦良玉帶入戰場的五百騎兵,陣亡之數将近兩千,父親秦邦屏戰死,就連秦翼明本人也差一點沒有回來。
那是他所經曆的第一次曠世大戰,無論是戰況還是結果,都帶給了秦翼明極大的震撼。
還有父親和二叔的音容笑貌,與戚金的袍澤之情,都永遠留在了那片戰場。
在永甯軍全軍覆沒,酉陽軍傷亡大半無奈退出戰場後,負責斷後的石柱軍全體被十萬八旗包圍在渾河南岸。
這是一場十死無生的血戰,秦翼明已經準備把一腔肝膽灑在這裏。
戰場之外不是沒有明軍的後援,可那些後援全都是看客,沒有一支兵馬敢于沖上前來營救石柱軍。
秦翼明其實是有些灰心的,他灰心大明爲何人心如此不齊?
倘若各路兵馬齊心協力,永甯參将周敦吉以下就不會全體陣亡、酉陽軍主将冉見龍就不會戰死,酉陽四千兵馬也就不會陣亡一千七百人,餘者全是傷兵。
冉見龍的兩個兒子冉天育、冉天允還有白夫人的妹妹白再英、親族白再筠、白邦銘全部重傷。
日後的遼陽之戰連冉躍龍的兒子都陣亡了一個,白家冉家先後戰死親族數人。
石柱軍也堪堪到了最後時刻,這個時候友軍怎麽還不上?
友軍之中,卻是也有一個例外,那便是戚家軍,可是三千戚家軍投入到十萬敵人的戰場,也無疑是杯水車薪啊。
但是秦翼明永遠會記住戚家軍,永遠會記住戚金這個人。
因爲是戚金和三千戚家軍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石柱軍的一刻喘息,才終于讓石柱軍撐到了秦良玉和馬祥麟率五百援兵趕到的那一刻。
所以對這位用自己的命換了他秦翼明一命的袍澤,秦翼明不但在心中銘記永遠,也做了他該做的。
渾河之戰中,秦翼明的父親秦邦屏的屍身是姑母秦良玉親手從十萬敵軍中搶出來的,二叔秦邦翰的屍體不知誰人搶回。
秦翼明則是從亂軍中搶出了戚金的屍體,撤出戰場後,抱着這位袍澤的屍體一路走呀走。
路途很遠,秦翼明心情很糟,父親戰死了、二叔戰死了,救石柱軍全體的硬漢也戰死了。
這樣一支血灑疆場的大軍,一支憑借四千步卒消滅萬餘鐵騎的大軍,不是本應該帶着這份榮光凱旋,接受一路上所有守軍和百姓的喝彩聲嗎?
然而這樣的軍隊卻一路走啊走,從沈陽城一直走到山海關,幾百裏路途中竟然沒有一城一地給這支英雄之師打開過城門。
秦翼明的眼中,不禁敵人殘酷,連所謂友軍的眼裏,對他們也全都是冷漠和防備之心。
秦翼明抱着戚金的屍體回到石柱軍自己把守的山海關,他在這裏給戚金布置了一場最體面的葬禮,葬禮之上,秦翼明、馬祥麟兄弟二人親自爲戚金擡棺,如同埋葬他們的父輩一樣,一次又一次的葬禮。
此後,秦翼明對陣亡将士的一份份心意便如綿綿之水,雖然微薄,卻足矣滋潤人心。
入冬時節,湖廣捷報頻傳,尚可喜所部在壺頭山與桃花驿兩地,幾近被全殲。
壺頭山的步兵全體向明軍投降的消息剛剛傳到尚可喜的耳朵,秦良玉和天浪便已經抵近了尚可喜所躲藏的荊州城。
明軍仿佛一夜間便占領了洞庭西畔、長江南岸。
秦良玉和天浪這一路明軍也隻是奇襲,其實在東路軍的正面戰場,李定國和李錦的戰果更大。
東路軍的兵力本就比西路軍多出數倍還不止,李定國和李錦又都曾是大西軍和大順軍中的兩員頭号虎将,是以防區爲洞庭湖東岸和南岸的耿仲明的境遇其實比尚可喜還慘。
李錦軍一日夜便從根據地武岡出發渡過資水抵達寶慶府,當天傍晚便拿下寶慶府。
兩日後攻克新化、五日後攻克安化、十日後拿下洞庭湖南岸的益陽縣。
而後東渡湘江,拿下湘陰也隻用了五天。
此後嶽州與長沙之間的補給路線被人稱一隻虎李将軍切斷。
這還算是小打小鬧,李錦的兵力比之李定國要少很多。
畢竟在清軍南下後,比之大西軍的張獻忠,大順軍的李自成才更是清軍進攻的重點,大順軍遭受的損失也更爲慘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