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們便又看到鐵箍的外面被縫制上了數層結實的獸皮,若是輪起來砸人,也能把人砸暈,且重量極輕。
在最後一道工序中,匠人們把炮尾鑽出一個炮眼來,簡簡單單,無需一天功夫,也無需技藝純熟,一門火炮便在三五匠人們的手中完成了。
這玩意兒......
後面的話大概是:能行嗎?
“不要小瞧了這玩意兒,如果定量放入火藥包,可以在保證不炸膛的前提下發射實心彈和鏈彈。
當然了皮革炮因爲無法承受高膛壓,射程必然也有限,不過若是發射散彈的話,每門皮革炮若是用料比現在的成品再加一倍,其壽命則可以達到發射二十到三十炮。”
“那麽現在呢?”
“現在隻能發射十次。”
“若真如此,便也足夠了,皇上能不能試試您這皮革炮的威力呢?”
不知是高必正,所有将領都很期待見識一下這種快餐大炮的厲害。
天浪點了點頭,高必正便自請要親手操炮,他明日捧着火藥和彈丸,自己抱着一門炮來到塊空地。
衆人都有些追逐不上他樂颠颠的腳步了,隻見高胖子那歡樂的小腿跑出了一種六親不認的感覺,試炮之後,諸将振奮。
全州城東的戰場,聲浪如沸,孔有德的援兵趕到後,便讓尚可喜趁機再殺明軍一個回馬槍。
尚可喜的敗兵雖然吓破了膽,但他們害怕的不是明軍,而是明軍的大炮和火槍。
“對呀,天公助我,下雨了,南人的火槍大炮用不上了!”
誰知轟然幾聲,又有數發炮彈落了下去,剛剛說天公助他的那人無巧不巧的屍橫就地。
“灌江對岸的暗堡裏有南人的重炮,不過沒關系,這是天賜良機,明軍出成了,我們剛好殺回去,滅了他們,而後一鼓作氣屠滅全州城!”
說話的便是孔有德,他若說殺回去,尚可喜還真不好違逆,幾番權衡下,清軍後隊變前隊。
跳下城追殺的劉體純渾不楞登,笑容依舊可惡。
扔掉了蒙皮火炮的一百多水鬼于灌江中消失不見了。
于東南門殺出的李錦,在雨中一把抹掉臉上迸濺的污血,雙眼總是血紅的他恨恨道:“老天爺真是瞎了眼了,爲何要下雨,爲何要下雨!”說完便又向着反撲而來的敵人沖去。
在高桂英眼裏,李錦有着果敢、剛毅、耿介的一面,高桂英拖着一把關刀緊跟在李錦背後,一如這個孩子成年以來,自己對他視如己出的關注。
李錦的性格其實受她影響更多一些,比之李自成無法制怒的性格缺陷,李錦雖也易怒,然果敢中不乏謹慎,耿介的不失原則。
李錦沖鋒前,不忘吩咐諸将拱衛着高桂英,自己則始終擋在母親身前。
高桂英執拗想要參戰,李錦也沒有辦法阻攔。
如果說李自成的造反是因先後被兩任妻子給他帶了綠帽子,那麽作爲他第三任妻子的高桂英,造反除了夫唱婦随外,更多是爲了‘均天下,人平等’的革命理想。
可能有人會疑問這裏所說李自成造反的緣由,那便簡單解釋一下。
他的第一任妻子與蓋虎兒私通被撞破後,李自成隻是殺了她而後帶着李過跑去甘州參軍,當時并沒有想過要去造反。
不過這支明軍的軍紀不怎麽樣,李自成屢有戰功,上官還因此賞給了他一個老婆,此女便是邢氏。
有戰功便賞女人,這哪裏是官軍呢,更像是草寇的習氣。
不過這個老婆,也就是邢氏卻是頗有姿色,也因此又被明軍參将王國看上了,李自成胳膊擰不過大腿,隻能每日看着王國在他家裏登堂入室。
王國卻因和邢氏的關系不錯,便是把她的夫君李自成提升爲把總,也就相當于現在的營長吧,手下幾百士兵。
可做了軍官的李自成不可能感謝王國個人,隻能感謝他八輩祖宗,便是借着士兵的糧饷屢屢被王國克扣,趁機煽動,引麾下一群氣急了又不怕死的,造了王國的反,殺了王國和當地縣令起義了。
不過李自成變成了造反逆賊,這讓邢氏有些害怕了,恰逢李自成軍中有個名叫高傑,因邢氏管理軍中賬目,他報賬時總會和邢氏見面,兩人一來二去,似有些情投意合了。
邢氏雖然替李自成管理義軍賬目,手裏掌握着大筆軍資,卻覺着造反沒甚前途。
高傑呢,同樣怕李自成察覺私情後殺了他們,二人便卷起大順軍的軍饷逃跑,投降了明軍,這次投降的大順軍人員名單裏,本書中剛在大藤峽口被侯性打敗的李成棟也在其列。
後來高傑成了弘光朝的江北四鎮,當真好大的威風,收房的女人也多的數不過來,同時闖王李自成卻始終相守着高桂英一人。
不過高傑也沒威風多久便又被弘光朝中又一位軍閥許定國給誘殺了,許定國早已偷偷降了清軍,而高傑被殺之後,他的屬下李成棟攜邢氏也同樣降清了,至于李成棟和邢氏的關系,便不好猜測了。
咱們接着說高桂英,因她急匆匆來戰,雖然披甲持刃,腳下卻仍穿着一雙素色繡鞋。
雨水打濕了鞋襪,雖如此,她的大刀睥睨,刀鋒之下幾無怨鬼,每每将披甲的清兵一刀化爲兩段,那雨中的女将勢如雷霆,氣韻遒逸,風采當真了得。
清軍的反撲與明軍南北兩個方面的追兵迎頭撞上,李錦高桂英帶領忠貞營一部出東南門,高必正領忠貞營另一部并龐天壽的勇衛營下北山。
明軍成掎角之勢,并有隔江的重炮作爲火力支援。
忠貞營是南明隆武帝賜予的番号,前身爲大順軍最嫡系部隊,長期由李自成的養子和小舅子執掌。
大順軍入北京時,這支部隊便由李自成最信任的二人帶領駐紮在西北,穩固大順軍的老巢。
山海關戰敗後,李自成逃回西北,李過高一功于陝北直面阿濟格的清軍精銳,雖然失敗但隊伍并沒有被打散,後随李自成撤向武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