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左徒的計劃十分不妥。”
“大王,慎重啊!”
“大王,還望三思。”
熊槐見群臣在屈原說出用爵位行賞後紛紛變了臉色,許多開口勸阻。
對此,熊槐并沒有意外之色,他知道群臣在擔心什麽,無非是擔心屈原趁機在國中掀起全面變法的浪潮罷了。
同樣,熊槐也知道現在并不是變法的合适時機,外敵在前,不能再内亂了。
想着,熊槐擡手制止了群臣後,看向屈原道:“賢卿關于用爵位行賞的辦法,的确很吸引人,但是,此時用爵位來吸引國中百姓,寡人不僅擔心百姓不信,更擔心前線的士卒會因爲之前的拼死殺敵而沒有任何爵位賞賜,而對寡人心生不滿。”
群臣一聽楚王沒有聽信屈原的鼓動,冒然開展變法,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氣。
另一邊,屈原聽到楚王的話,并沒有直接退縮,反而進一步解說道:“大王,臣也知道此時用爵位吸引百姓,乃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現在情況危急,我們也不能慢慢來,以獲取所有百姓的支持。
所以,臣的意思是,準許國中商人豪強捐獻錢糧,凡是捐獻一千石糧食者,可賜予同國大夫爵。而這同國大夫爵地位比同國大夫,可享有國大夫的大多數權力,比家宅大小,奴仆多寡,出行規制,陵墓規格,甚至是準備他們上書議事等等。
但同時,爲了與正常因軍功而獲得的國大夫爵位相區分,我們還可以對同國大夫爵做出限制,如爵位不能世襲,沒有相應的食邑封地等。”
熊槐等屈原說完,故作思索了一番,然後向群臣問道:“不知諸卿以爲如何。”
群臣聽到楚王詢問,并沒有立即回答,而是陷入快速的思索之中。
屈原說的國大夫,這是楚國最低的爵位(不算江東已經實施的士爵),國大夫做爲楚國最低的爵位,權益是很少的,基本上都隻能在鄉裏混得開,在縣裏就沒有說話的份。
畢竟,楚國的縣尹的權力是很重的,即便是最小的縣的縣尹,最起碼也要有七大夫爵位或者五大夫爵位才能上任,其中大縣如壽縣公,已經相當于朝中重臣了。
所以說,僅僅隻是賞賜一個國大夫爵,并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但這其中的關鍵,是開了用糧買爵的口子,這是對軍功爵的極大的破壞。
還有,用一千石糧食買一個國大夫爵位,對于國中的頂級商人豪強而言,區區一個國大夫他們根本看不上。同時,對于楚國而言,區區一千石糧食,他們這些朝中諸公同樣也看不上。
相通了關鍵點後,接着,群臣又相互小聲議論了一陣,然後,上大夫景邵起身道:“大王,左徒所言隻需捐獻一千石糧食就可以獲賜一個同國大夫爵。
臣仔細算了算,就算國中有一百個人進行捐獻,這也不過才區區十萬石糧食,兩百人也才二十萬石糧食,這些糧食對我楚國的戰事而言,依然隻是杯水車薪。
而且,最重要的是,現在我楚國最急迫的問題,不是缺糧,而是沒有足夠的兵力抵擋各國。
所以,左徒賜爵的方案是不是搞錯了方向。
當然,如果左徒還有後續計劃,還請左徒全部說出來,臣等也好一并探讨,看看左徒的計劃是否可行。”
熊槐聞言立即看向屈原,問道:“賢卿,你的計劃是否全部說完?”
“大王明鑒,臣的計劃的确還沒有說完。”屈原拱手應了一句,然後看向群臣道:“諸位,區區一千石糧食實在是太少,在下也沒有這麽小家子氣。所以,在下的計劃是,開放所有的大夫爵。”
“所有的大夫爵···”
群臣聞言猛然一驚,接着心中又猛然一松。
還好這個張狂的屈原并沒有喪心病狂的開放卿爵,甚至君侯之爵。
此時,屈原侃侃而談道:“在下的計劃,隻需一千石就可以獲得同國大夫爵,同時,若是國中有人願意捐獻兩千石糧食,就可以獲得同列大夫爵,而同上間爵、同七大夫爵、同五大夫爵則分别需要捐獻五千石、一萬石、兩萬石糧食。
同時,這些比同的爵位,也如同國大夫一般,需要做出最關鍵的限制,那就是爵位不能被繼承,同時大王并不會賜予他們食邑封地。”
說着,屈原笑了笑,看着群臣繼續道:“不過,做爲回報,他們将享有爵位所附贈的所有權利,甚至包括七大夫五大夫所享有舉薦賢能來郢都參加考核爲官的權利。”
說到這,屈原見殿中許多人都皺起眉頭,便知道他們這是對自己向國中豪強富商開放官職,進一步打破由權貴壟斷國家官職的局面很不滿。
但,此時他們卻沒有立即開口反對,便知這還沒有觸及他們的底線,或者說跟讓自己的族人子弟去前線送死相比,拿出一些職位給國中的大商人大豪強,這個還是可以忍受的。
畢竟這些人的爵位沒有繼承權,隻能舉薦幾個人,而且還不能确保他們考核通過。就算他們考核通過了,安排他們去哪裏任職的還不是在場的衆人麽。
屈原停頓了一下,見群臣都沒有開口反對,便繼續道:“賜予他們同大夫爵,這隻是在下計劃的開始,同時爲了給前線湊足大軍,在下還打算準許他們自行招募相應爵位所擁有的軍隊上前線。
隻要他們能立下與相應爵位所需功勳等同的功勞,就可以将爵位前面的同字去掉,變成我楚國真正的貴族,爵位可以被繼承,并且大王還可以賜予他們相應的食邑或者封地。”
說到這,屈原聲音越發高昂而洪亮的道:“大王,諸位同僚,這就是平不費國家絲毫之力,而爲國家獲取足夠的軍隊糧食,以渡過這次危機的辦法。
而且,爲了盡可能的在短時間内獲取足夠的軍隊還有糧食,以及爲了避免爵位的泛濫以及給予其他人甚至是其他國家的奸細的機會,臣以爲這次捐獻賜爵應該立下六個月的時間限制。
從大王下诏之日起,六個月後,國中百姓再想捐獻獲爵,卻是再也不能了,過期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