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熊槐快速的思考如何辯駁孫皓的時候,另一邊,早在宮外就知道孫皓打算彈劾昭雎的屈原,在宮外等候楚王召見的時候,就已經在思考應對群臣對昭雎的攻擊。雖然進宮以及用膳沒有花多少時間,但他早已在心中做好了種種應對。
此時,孫皓話音一落,屈原立即出言反駁道:“廷理,爲何說我楚國與五國的戰争結束了。若是戰争已經結束,我楚國已經與五國握手言和,那麽我楚國不久前損失的一大片國土,難道就不要了嗎?”
熊槐一聽屈原開口,頓時松了一口氣。如今有屈原上場駁斥廷理,他自然樂見其成,手下的大臣不就是用來分憂的嗎?
畢竟,以楚王之尊親自下場與大臣争論,總是多有不便。
想着,熊槐當即點了點頭,先向屈原笑了笑,然後轉頭向孫皓看去。
另一邊,孫皓聞言,知道屈原在坑他,于是臉色頓時一冷:“左徒此言差矣,戰争雖然結束,但是我楚國失去的土地卻不能不奪回。不過,奪回失地的戰事,那是下一場戰争的事情。
如今五國主力退走,前方戰事結束,這就說明這一戰已經結束。至于下一次戰事應該怎麽打,那就是下一次的事情。”
“戰争結束?恐怕未必吧!”屈原搖了搖頭,看着孫皓反問道:“廷理說戰争已經結束,那麽平倒要向廷理請教,現在城中的謠言是怎麽回事?”
“謠言?”孫皓一怔。
“不錯,就是今天一大早便瞬間傳遍整個郢都的謠言。”屈原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問道:“不知廷理以爲,城中的謠言是何人所散布。”
孫皓一聽,理所當然道:“當然是五國散布的。”
屈原聞言呵呵一笑,深爲贊同的道:“廷理慧眼如炬,平也是這樣認爲的”
孫皓一聽屈原同意自己的觀點,心中頓時疙瘩一下,暗呼不妙。
但他還沒有開口,那邊,屈原已經向楚王拱手行禮道:“大王,離間大王與太子父子關系,城中那些離間我楚國君臣關系,離間楚國大臣關系,意圖擾亂我楚國,如是種種,除了五國在背後使計,臣想不出還有什麽會如此針對我楚國。”
熊槐一聽,心中已經明白屈原想要說些什麽,立即配合的點了點頭,然後向殿中群臣問道:“不知諸卿以爲如何,城中的謠言究竟是五國所爲,還是另有其人?”
群臣一聽,許多人已經意識到不妙,但是,此刻他們萬萬是不會反駁謠言是五國所爲的事,不是五國所爲,難道還是他們自己幹的不成?
想着,群臣一同附和道:“大王英明,郢都中的謠言,肯定是五國所爲。”
群臣話音一落,屈原立即接着道:“大王,之前五國已經攻取我楚國大片領土,秦韓聯軍兵圍葉城,齊魏宋三國大軍一東一西遙望巨陽,五國之所以退去,并非不想乘勝追擊盡取我淮北之地,而是大戰兩年,民生凋敝,将士疲憊,面對我堅城葉城巨陽,已然力有不逮,所以五國這才暫時退兵,借以休整。”
說到這,屈原加大了聲音,擲地有聲的道:“可是,五國雖然退兵了,但戰争卻并未因此而結束,現在我郢都城中的謠言,這就是明證。若是戰争真相廷理所言,已經結束,那五國又何必在我郢都之中散布謠言呢?”
“這···”孫皓一聽屈原那城中謠言說事,頓時無言以對。
其他大臣此時也皺了皺眉,本來城中的謠言是他們所借的助力,但屈原一說,謠言卻成了昭雎的護身符,而他們也無法反駁。
謠言不能是他們自己散布的,同樣也不能是各地封君散布的,前者是死罪,後者會引發國中動亂,楚國一亂再加上各國來襲,則楚國将有四分五裂的風險。所以,既然謠言不是楚國自己散布的,那就隻能是正與楚國敵對的五國了。
如此,這就坐實了城中謠言就是五國對楚國的進攻的延續。
此時,屈原停頓了一下,見無人出來反駁,接着道:“大王,還有諸位,平以爲五國之所以散布謠言,這就是因爲五國暫時無法攻破巨陽葉城,所以打算才借謠言之利,離間我楚國君臣,讓我楚國不戰自亂,然後接我楚國之手除掉堅守在巨陽的令尹。
所以,五國退兵,這隻不過是五國以退爲進的計策,隻不過是換了一種戰争形式。須知,戰争從來都不隻有戰場厮殺這一種形式。
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是故,臣以爲如今五國退兵,并非戰事結束,而是戰事已經進入新的階段,在于伐謀,在于伐交。”
說到這,屈原頓了頓,拱手行禮道:“大王,在這戰争方式轉變的現在,因爲區區謠言,而自亂陣腳,殺害前線主将,幹這種五國一直想幹,卻一直幹不成的事情,這正是謀戰之敗。
故,臣請大王三思。”
屈原話音一落,熊槐立即贊同道:“不錯,左徒所言極是,我楚國與五國的戰事遠還沒有結束,不僅寡人想要收回失地,而且五國也還想着再從寡人身上割下一塊肉來。現在城中的謠言,就是明證,就是五國擾亂我楚國,就是五國想要伐我的前奏。”
說到這,熊槐臉色沉重的看了群臣一眼,直接一錘定音道:“諸卿,陣前殺将,兵之大忌,如今正處大戰之中,寡人希望諸卿能與寡人同心協力,一起打赢這場戰争。
至于之前陳城之敗,不過是暫時的失利,算不了什麽。至于追究戰敗的責任,也不能在戰争還在進行之中,就向前線的将領問責,故而此事休提,最起碼,在戰争結束之前,寡人不希望在聽到有這種言論。”
屈原立即附和道:“大王英明。”
群臣見楚王已經擺明了要支持昭雎,而上大夫景邵被大王擠兌的無法開口,廷理孫皓被屈原說的啞口無言,眼見大勢已去,衆人隻得應道:“大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