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裏疾起身後,魏章心中雖有遺憾,但也無可奈何,隻好向樗裏疾拱手一禮:“相國。”
另一邊,甘茂面帶笑容,态度恭敬的向樗裏疾行禮道:“相國。”
樗裏疾見狀,立即回禮道:“日後,還請兩位将軍與疾一起,繼續爲大王效命。”
魏章甘茂同時應道:“願随相國爲大王效命。”
三人見禮完畢之後,樗裏疾拱手向秦王行禮道:“大王,按照之前的商議,我們應該在與楚國結盟後,先派兵進攻義渠國,然後再揮師東進,攻打孤立的魏國。
然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相國張儀的離世,極有可能會影響各國對我們秦國的态度,若是繼續按照這種策略進行,實有不妥。故,臣建議,理應改變先後順序,先進攻魏國,以親近楚國,向楚國示弱,免得楚國再次聯絡三軍封鎖秦國。”
秦王聞言一怔,心中頓時感到有些不妥,張儀昨夜才死,屍骨未寒,現在就改變張儀的策略,感覺有些不近人情。
雖然如此,但秦王蕩并沒有立即開口拒絕,而是向之前同意攻打義渠國的魏章與甘茂問道:“二位賢卿以爲如何?”
魏章與甘茂對視了一眼後,全都露出一絲無奈。
上次議事,樗裏疾就與張儀争論不下,兩邊都是機會,無論先攻打哪裏,十有八九都會成功。
但因爲張儀力主先打義渠,魏章因爲是張儀舉薦到秦國的緣故,隻有緊跟着張儀這一條路。
甘茂見此,不願直面張儀與魏章,也就隻好随大流了。
萬萬沒想到,這才過去沒多久,之前聲音似乎還在殿中回響,現在就得把之前說出的話吃回去,心理有些不好受。
但,樗裏疾的這個提議乃是他接任相國後的第一個提議,總不能直接反對吧。
于是,魏章與甘茂同時應道:“大王,相國所言有理。”
秦王蕩見原本還支持張儀的二人同時倒戈,頓時無語。
什麽叫人走茶涼,什麽叫食言而肥,這便是了。
想着,頓時不禁有些心煩意亂,便開口道:“好,既如此,那麽此時就交給相國處理吧。”
樗裏疾大喜的應道:“是,大王。”
接着,秦王蕩擺了擺手道:“相國,兩位賢卿,相父與世長辭,寡人心中憂亂難安,今日議事就道這裏吧。”
樗裏疾聞言立即拱手行禮道:“唯。”
不久,樗裏疾離開秦宮後,立即對在宮外等候他的門客吩咐道:“去請将軍魏冉前來一叙。”
“諾。”
······
郢都。
熊槐得到景鯉從鹹陽傳回的消息時,露出狂喜之色,真是瞌睡送枕頭,正是時候了。
原本,熊槐對張儀還很擔心,擔心楚國攻打越國之後,張儀會出來攪風攪雨,會迅速聯合各國,組建連橫同盟圍攻楚國。
現在,張儀死了,熊槐頓時松了一口氣,沒有張儀,公孫衍又在楚國,天下各國沒有一個聲望極高的說客,現在各國想要聯合,那就非得需要長時間溝通不可。
接着,熊槐幽幽一歎:“若是張儀再堅持一段時間,等寡人打下越國,張儀在聯合各國的時候,死在魏國,或者死在齊國,那就更好了。”
想着,熊槐又自嘲的笑了笑,天下哪有這種好事。
頓了頓,熊槐下令道:“傳令,請司空、司馬等人前來議事。”
“唯!”
不久後,昭魚等人便匆匆趕到。
人齊後,熊槐向群臣看了一眼,笑道:“諸卿,令尹傳回消息,不久前,張儀突然猝死···”
“這···”
“什麽···”
熊槐的話還未說完,殿中群臣頓時就發出陣陣驚呼。
意外,太意外了。
尤其是公孫衍,聽到張儀的死訊,不僅感到意外,而且還突然生出一種怅然若失之感。
這仇還沒有報,仇人就全都死了。
一想到這,公孫衍完全高興不起來。
過了一會兒,大殿中重新安靜下來後,熊槐再次笑着開口道:“另外,令尹傳回的消息,秦國那邊已經答應我們的要求,同意出兵攻打魏國。”
群臣聞言大喜過望,紛紛行禮道:“恭喜大王。”
熊槐點了點頭,然後向群臣問道:“諸卿,如今攻打齊魏兩國的大勢已成,秦韓宋三國全都已經答應楚國,下次一同出兵攻打齊魏聯盟,剩下的,還沒有入局的,就隻剩下趙越兩國。接下來,隻要越國同意攻打齊國,那麽寡人就可以一口将越國徹底吞下。”
說着,熊槐看向景翠與昭雎等人,問道:“讓越國同意伐齊并不難,寡人想知道的是,如何攻打越國,如何進兵的問題?”
昭雎聞言立即從群臣中走出來,拱手道:“大王,若是越國答應出兵齊國,那麽攻打越國就易如反掌。
隻要越國與齊國開戰,那麽我們就可以鼓動公子玉占據吳城,自立爲王。而越王得知這個消息後,必然會率軍南返,那時,我們就可以趁機與越軍決戰,越王在心憂國内的情況下,必然不是我們的對手。”
熊槐點頭道:“司馬,攻打越國容易,但是如何調兵呢。
接下來的一戰,我們将同時面對齊魏越三國,楚國身爲大戰的發起國,無論是齊國還是魏國,全都需要派出兵力。同理,還有越國那邊,攻打越國不難,但是,越國同樣不小,江南淮南淮北,要想徹底占有這些地方,就需要大量的兵力駐紮。
否則,若是楚國沒有足夠的實力控制割地,恐怕這些地方會反複不定。所以,接下倆應該如何出兵呢。”
昭雎應道:“大王,從江南到淮北,地域實在是太長,必須要有所取舍。另外,我們滅亡越國之後,必然會遭到各國的幹預,所以,淮北地區面對齊宋兩國的軍隊,根本無險可守。故,臣建議,放棄淮北地區,控制淮水,力保淮南以及吳越兩地。”
“可以。”熊槐直接點頭,沒有半分猶豫。
昭雎接着道:“此戰的關鍵在越國,而且宜快不宜慢,不能留給越國組織抵抗的時間,也不能給其他國家反應的時間。故而,臣以爲,攻打越國的兵力,最少也得二十萬。另外,算上防備齊軍大舉南下支援越國的可能,臣以爲,此戰,江淮地區的總兵力不能低于四十萬,否則,必然難盡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