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城不是個空間站,是個飛船。
很多獨立結構都表明,還有一個巨大的構件沒有與空間站組裝在一起。
預留給那個巨大構件的,就有現在的主輸電線路。
見到範元白站在主輸電線路的另一個接口面前神色古怪,顧松的聲音終于傳來。
“愣着幹啥?繼續忙活。”
範元白确認了顧松确實是全程在線,不免埋怨:“你幹嘛總玩這個,跟偷窺似的。”
“偷窺什麽?你們一舉一動,地面測控都能看見。當然,咱們倆現在是加密通信頻道。”
範元白忍不住好奇:“所以……還有個更大的核電堆和推進器?”
“以後是可以開動的,所以你現在檢測是不是得更用心一點?”
“我的媽诶……你這一口吃太胖了吧……直接先整個小的開起來不行吧?”
“我自有計較,還不是時候告訴你。”
“三年了!三年之後又三年,我還是不得得到你更大的信任嗎?簡玉書那小子有什麽好,他知道的肯定比我多!”
顧松頭皮發麻:“騷個屁啊!讓你第一個帶頭上我的船檢測,還不夠信任你?趕緊幹活,我還等着檢測結果呢。”
“第一個帶頭上來,當然是冒着最大的風險,這是我信任你啊!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愛抹黑,有啥不能說透的?有更先進的核電堆?”
已經在核心信任圈卻又總是好奇的範元白,總是抓住各種機會想知道更多。顧松歎道:“打油詩都用上了,搞得這麽哀怨。等你回來,就知道推進器是咋回事了。”
範元白大喜,有了念想,幹活更帶勁了些。
……
不遠處的盤古空間站,規模已經有些大。
它的造型,不同于天宮空間站的傳統結構,也不同于燧石空間城的優雅和經典造型,而是十足的工業風。
現在的盤古空間站,已經越來越像是一個鑽井平台。
由桁架支撐的,是獨立的小型核電以及作爲補充的太陽能電池陣列和通信天線陣列。
其下有個中央平台一樣的結構,它是由一層标準格闆拼接的,這是一種新的對接方案,不同的艙段布置在這些标準個闆上,連接還挺穩固。這也是因爲盤古空間站一開始就在同步軌道,不會像國際空間站那樣還會因爲稀薄的空氣阻力降速,每個月都會下降一點高度。
太空拼積木,隻要不是極速機動,結構上的限制就少多了。
中央平台上有不少圓柱形、罐形、管道式的裝置,下方還有延伸下去的如同腳手架一樣的機械臂。
看上去,特别像一條倒立着的組裝生産線。
現在,平台一側艙段密集的位置,有一根長長的圓柱形管道伸出去,上面有很多對接口。
這就是盤古空間站的港口了。
其中一個對接口處,一個模樣很放肆的航天器正在脫離對接。
它除了推進器部分是熟悉的模樣之外,前面的載荷部分,就不是大家所習慣的橢圓形結構了。
這是即将從盤古空間站啓程前往月球的支撐架鋪設系統。
作爲月宮計劃的第一步,搞事的葉子恒已經利用現在發達的網絡和通信基礎條件,搞起了網絡全程慢直播。
這個模樣放肆的航天器自然引起了很多關注。
當年非常火的遊戲解說主播淩戲,因爲和異夢互娛的良好關系,也成了《太空人》的一名代言人和解說主播。
這樣的身份,自然适合作爲月宮計劃網絡全程直播的特邀主播之一。
爲了太空人,基于這麽些年的太空熱潮,淩戲的素養也不低了,何況還有官方的資料介紹在面前。
她說道:“這個月宮地基支撐架鋪設系統,其實本質上是一輛月球車。現在,它的底部和推進系統鏈接在一起,要等到成功着陸,它才會啓動,從這個着陸平台中開下來。”
“因爲太空中已經是真空環境,所以對于航行過程中空氣阻力的考慮就不那麽重要了。因此,未來我們會看到很多造型可能很誇張的航天器。”
“就像現在我們通過這個月球車上的鏡頭看到的盤古空間站模樣,很簡陋、但很實用。對于太空來說,我們還沒有足夠資本去爲了照顧視覺甚至享受來浪費。雖然現在每千克物質到達太空的運力成本已經大大降低了,但仍然不是可以随意忽視的數字。”
“額……話剛說完,官方就不樂意了呢。如果華宇重工提供給我的數據沒有問題,那這個月球車運送平台的推進器,可有一點牛。”
“采用了核動力空天飛機上的深空推進技術,也就是更強的離子推進器。它的推力,已經超過了5牛,所以,它到達月球的用時之短将會遠遠超過以前。嗯,這裏要解釋一下這個5牛是什麽概念,離子推進器的推力達到這個級别有多難,會帶來什麽影響。我隻能先說一句,華宇重工有點膨脹了呢,可以一路消耗燃料不停加速了,都不帶滑行的……”
“……”
天上動作連連,地面議論紛紛。
世間真正的大佬們,卻開始了緊張的談判。
圍繞月宮計劃,阿美們慣例先是一通輿論攻勢,然後呼籲建立談判機制,共同商議人類的未來。
當雙方的代表坐在一起之後,雖然同樣是笑容,但氣勢和心态,畢竟不同了。
ESG,準備認慫了。
……
鬼知道爲什麽淩戲給月球車取了個綽号叫“基車”之後,這個稱呼就火了。
月宮地基支撐架鋪設系統,念起來确實太長了。
而基車……很順口,關鍵是……可能與剛剛一覺醒來就變成了同志的灣島人有關。
反正莫名其妙就火了。
基車成功降落到風暴洋之後,就在遙控下脫離了對接,開下登陸平台。
它帶着的光學鏡頭拍到的信号也傳到了直播畫面裏,分屏直播則播放着華宇重工的工程師們利用量子計算機進行建模的畫面。
數據來源既有以前的測繪積累,也有基車現場傳來的環境情況。
在等待支撐架鋪設方案數據傳過去的時間裏,基車在月球表面張開雙臂,靠上面的電池闆曬着太陽先充電。
等它終于開工之後,直播間的評論彈幕就開始越來越辣眼睛。
“我再怎麽猜,也沒有猜到基車幹活的原理是這樣的……”
“純潔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基車的設計師……一定有很多故事……”
“厲害了,我的打樁基……”
随着月宮地基支撐架鋪設系統在已經确定好的區域開始緩緩行駛工作後,一根一根的支柱先從車子的腹部伸出,刺入月球地表一定的距離。
關鍵是,在它自帶的光學鏡頭看來,就是車子每離開一個地方,原處就留下了一根金屬棒。
畫面有點美……
基車拉了一路金屬棒,月球地表就出現了一個精細的棍陣。
于是基車再次調整了風向和位置,繼續工作。
這次是闆狀物,開始平整地鋪設在金屬棒上。
“沒想到我基車的肚子,都這麽大了……”
“我說爲什麽我基車的腿這麽長,原來它的工作環境就是在腿的中間……”
“我靠,誰把車門焊死了!”
“我要下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