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明佑軍在這幾支民匪之中算是最強大的一支隊伍,因爲足夠強大,所以柴昆之前才想利用明佑軍除掉誠王。
不過在誠王奪回赈災糧時,與明佑軍曾進行過一番對決。駐軍雖然不堪一擊,可誠王有豐富的領軍經驗。硬是把一隻良莠不齊的隊伍動員起來,和明佑軍對沖。
那些駐軍之前根本就沒有見過血,而明佑軍成軍的原因,最初是爲了活下去,都活不下去了,哪個還惜命?
明佑軍也正是憑着這股悍勇,打出名聲,打出聲勢,打出這樣的局面的。
調兵剿匪這樣的大事,當然是得到了朝廷的允許。
早在半個月前,誠王的奏折便已經呈送到京城,三天前,京城的回複到了,準許誠王調青州駐軍便宜行事。
當初明佑軍成了氣候,京城人人聞之色變,甚至有流言說明佑軍已經拿下青州,很快就要打到京城,到時候會把皇帝掀下來。
當然,這些流言多半是皇甫宇軒派人散播的。
這樣散播于他大有好處,皇上派的是兵部的精兵。
但現在,明佑軍的勢頭雖大,誠王的奏折裏也如實彙報,但皇上隻是允許他就青州的駐軍便宜行事而已。
青州地方駐軍整體算起來大約有五萬人。但是便宜行事能調動的,頂多兩萬人。這些駐軍并不是邊軍,幾乎大部分都沒有上過戰場,戰力不強,而且地方派系複雜。
不過,京城裏,皇上在他的金銮殿中安全得緊,可不會去考慮這個問題。
其他人更是巴不得誠王以狼狽收場,那些人能不能用,于他們又有什麽關系?
一些烏合之衆,打不到京城,而誠王想要貪銀子,豈能讓他那麽好得?
二十萬兩貪不到?而且根本不夠?
這個問題他們可不會想,在那些親王的心裏,其實赈災也就和賺點私房錢的感覺差不多。
得知皇上允準的是調當地駐軍剿匪,梁王籬王倒沒多大反應,他們幾乎一直在京城,養尊處優。
莊王冷笑。
信王父子幸災樂禍。
小魯王臉色陰沉漠然。
他辦完父王的喪事,便上奏折請求回到藩地。
他很清楚,父王若在,他有機會可以得到那個位置,但是現在父王被害了,是被害而不是病亡,皇祖父也暴怒,讓京兆尹和大理寺全力追查。
結果又如何?
幕後之人是誰?無非就是那麽幾個,很難查嗎?
可父王都已經下葬,關于兇手的消息卻半點也無。除了莊郡王被叫進宮裏訓斥過一回,似乎連父皇都忘了這件事。
小魯王知道,這件事誰也靠不住。
皇祖父會不知道是誰做的嗎?
誰都心知肚明。
但是,一人已經死了的父王,是奪嫡之争中的失敗者。
皇祖父要把這江山交出去,當然是交在成功者的手中。
折子遞上去後,皇上挽留,畢竟小魯王當時也是身受重傷,現在還沒有好呢。
小魯王再次遞了奏折,幾番請求。
皇上便也允了,他已經在準備行程。
這個京城,他還會回來的!
不過,等他下次回來時,便不是以現在的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