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道:“宜早不宜遲。”
我還要回應天去泉州,老子要辦的事情還很多——之所以不關心打日本,是因爲已大明如今的體量,打日本的室町幕府不過是走過程而已。
當然,也不排除會翻車。
畢竟戰争嘛,沒有絕對百分百的說辭,尤其是這種入侵作戰的,搞不好就要陷入人民戰争的汪洋之中,到時候勝負就不好說了。
朱棣道:“讓誰負責?”
黃昏想了想,笑道:“陛下有沒有想過,打下日本後,由誰去坐鎮?”
朱棣沉默了一陣,“是不是好高骛遠了?”
都還沒打,就想着派誰去管理了。
黃昏道:“哪會,隻要鄭大監的海軍擁有大量的鋼鐵戰艦,隻要能有三到五萬的神機營跟随海軍登陸日本島,隻要咱們不犯大錯,打室町幕府還是把握很大,所以未雨綢缪比較好。”
朱棣一想也是,“你覺得何人合适?”
黃昏直接道:“早些年,微臣和一位王爺談過此事,當時那位王爺也有意向,不過後來發生了許多事,現在不知道他意向如何。”
朱棣訝然,“哪個藩王?”
黃昏沒有回答,反問朱棣,“其實日本這個民族的天性就是狼子野心,所以打下日本後,沒必要在日本施行文化同化,咱們隻需要駐軍采取高壓政策,然後讓日本的國民在奴性下,自己轉變心态,向我中國文明靠近,所以高壓政策不僅需要強勢的武力姿态,更需要用強橫的手段去抹掉日本的一些文明,甚至要閹割日本的工業發展,在他們沒有徹底以中國一個民族作爲自居的情況下,永遠不給他們發展的機會,直到百十年後,日本像中南半島一樣了,再緩慢發展,一句話,這個去坐鎮日本的藩王,一定要有強橫的氣魄,而且不能有仁厚之心,要像一把巨大的鍘刀懸挂在島國之上,保證日本的發展永遠在中國之下,等時代變化之後,日本就能和朝鮮、南洋群島形成我中國在海洋上的一條完整的島鏈,是我們海洋霸權的一重保護線。”
對日本不需要任何一丁點的仁慈。
甚至在征戰中屠城都是可以的!
這一點,黃昏不管正義也不管青史後人怎麽來評價他,他也不是寬宏大度的人,有些事情你不做,日本将來會在你的國土上做。
那麽不如我先下手爲強,不給它這個機會。
但是有一說一。
日本現在南北統一了,室町幕府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要打日本真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大明也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在日本那邊駐軍保持十萬左右的數量,至少要數十年如此。
這可是筆昂貴的開支。
但都值得。
隻要能用這個手腕閹割日本一兩百年,那麽中國就将永遠領先于日本,哪怕最後被它獨立了,也不可能再有二十世紀的浩劫。
聽到黃昏這麽一說,朱棣頗有些費解,“你對日本怨氣很大?”
對日本這種統治方式,和中南半島那邊孑然相反。
黃昏呵呵了一聲。
沒法解釋。
倒也還好,朱棣也沒多想,畢竟日本這些年一直騷擾中國沿海,包括從唐宋時期就開始了——大明以中國自居,對唐宋也願意稱之爲中國。
不過黃昏這麽一說,朱棣心裏豁然開朗,他知道黃昏說的這個藩王的誰了。
漢王朱高煦!
這個人選……朱棣有些猶豫。
老二想争奪皇位,天下皆知。
讓他去日本,他願意不?
讓他去日本,老大和孫兒放心不?
這都是問題。
還有個問題不能忽略,萬一老二去了日本有怨言,那麽他萬一在日本發展起來,要反攻大明,這又如何是好?
因爲按照黃昏的說法,老二去了日本是要掌控軍權的。
否則沒法施行白色統治。
朱棣也不隐瞞黃昏了,把他的顧慮這麽一說,一旁的朱瞻基也蹙眉,确實,放漢王去日本當王,風險很大。
黃昏倒是不在乎,他朱高煦能幹什麽?
就算他在日本當王,以後要反攻大明,我黃某人在北美大陸建立的國家是吃素的,你敢反攻大明,我就敢來偷你的老巢。
再則,朱高煦到了日本封王之後,其實大明這邊的權力中樞,是可以通過政治制度對朱高煦形成一定程度的桎梏。
根本不難。
比如設憲控制軍隊,給朱高煦一定的軍事權力,但又不讓他絕對掌控軍隊,而且要在日本那邊形成軍政分割。
這些都是後續讨論的事情。
當下是要說服朱棣讓朱高煦去,免得這貨在國内鬧,免得把仁宣之治給搞得烏煙瘴氣。
說服朱棣很簡單,黃昏隻說了一句:“漢王不去,太孫殿下可安枕無眠乎?”
朱棣看向朱瞻基。
朱瞻基苦笑着笑了笑,“陛下,您不用擔心我。”
朱棣暗暗歎氣。
不擔心才怪,就算你能安枕無眠,如果老二将來靖難,赢了,你就是下一個建文,輸了,老二也必死無疑,作爲一個父親一個爺爺,這個局面朱棣肯定是不願意看見的。
那麽老二去日本,還真是個最好的選擇。
朱棣也是個有氣魄的人,立即道:“既然如此,将來就讓漢王去主掌日本的總司,按照你的說法,是不是這個戰前準備的部門,也要讓漢王負責?”
黃昏道:“當然最好!”
朱棣呵呵賊笑一聲,“那就這麽定了吧,不過朕還是希望漢王是心甘情願去日本,隻怕當下的情況,他不會願意。”
他已經重新封王,又有了争奪江山的希望。
哪會輕易離開大明。
黃昏笑了起來,“得了,陛下您也别饒圈子了,就是想讓我去說服漢王殿下罷,行,微臣下午或者明天就去找漢王殿下,不過陛下您得答應我,關于寶船和永樂大典的事情,您得在五天之内給微臣一個答複,等漢王殿下籌備的部門建立起來,您要放微臣回應天和泉州去準備出海的事情。”
這話其實有點不得體。
頗有些對天子提要求的意味。
不過朱棣并不覺得,他知道黃昏想離開大明的心情迫切——自己畢竟老了,萬一哪天駕崩,新天子登基的話,搞不好就要拿他開刀。
當然,就算不是開刀,新天子和他之間的矛盾,就沒有自己和他的矛盾這般好化解了。
尤其是太子。
太子可沒那麽強烈的開疆拓土的意圖,對黃昏出海的大事恐怕也不會太過于支持,到時候兩個人的矛盾一旦爆發,太子難受,黃昏的日子也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