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聽得口瞪目呆。
土地改革?
以當下大明的情況,需要進行土地改革?
自己想都沒想過。
有這個必要麽?
目前來看,完全沒有,老爹開國之後的土改,效果依然還在,目前大明境内的土地兼并現象并不嚴重,何須土改。
深呼吸一口氣,剛想說什麽,卻聽黃昏未蔔先知的道:“陛下是在震驚微臣說的土地改革?其實這是較爲遙遠的事情,至少當下十年二十年,還不需要,所以陛下還是關心一下這個紅薯罷。”
自己想要的土地改革,需要等大明進入工業化時期。
工業超過農業,農業成爲附庸。
這樣才不會引起社會動亂。
否則隻能破而後立。
朱棣吹胡子瞪眼,多了個心思。
看來老子駕崩之前得考慮這個事情,要是能将黃昏的權勢徹底剝幹淨就不用擔心,若是因爲局勢不得不讓黃昏繼續在朝爲官,有必要留下遺旨框住太子和大明臣子,土地改革的事情一定要謹慎,可不能讓黃昏這小子禍害了大明江山。
隻不過轉念一想,目前來看,黃昏危害大明江山的可能性爲零。
道:“這個紅薯能解決糧食危機?”
黃昏笑道:“當然能,紅薯可以當主食,也可以當輔食,而它最大的意義,在于它對生長環境的需求,它不需要水稻那樣,需要大量的水源,隻要有土,隻要不是特别幹旱,它都能茁壯成長,房前、屋後、山腰、井邊……隻要是有土的地方,有少量水,它就能豐收,而且它的産量巨大,陛下你看籃子裏這一顆紅薯,一旦将它栽種下去,到了收獲季節,隻要收成好,将可收獲十餘顆紅薯,而十餘顆紅薯,若是作爲主食,可供四口之家一日之食……”
一陣天花亂墜,說得朱棣眼冒星星。
黃昏最後定鼎之言,“此際正是紅薯收獲季節,陛下若是放心,可願意随微臣去東郊實驗田親眼目睹一下紅薯的收獲?”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親眼一見。
朱棣原本斜躺在暖榻上,一聽這話,瞬間感覺不累了,啪的一下坐了起來,旋即腦袋一暈,又順勢倒了下去,一旁的内侍吓了一大跳,急忙一邊尖叫着喊着快傳禦醫一邊去攙扶朱棣。
朱棣摸着腦袋暈暈乎乎了一陣,緩過氣來,一把拍掉那内侍的手,“滾犢子,叫什麽禦醫,朕就是躺久了忽然坐起來眼前黑了一下而已。”
這多正常,再年輕的人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當你久坐或者久蹲,忽然一下站起來,眼前不一黑那才叫有病,朱棣再怎麽說這點常識還有,緩緩起身,“去通知紀綱和李春,朕要馬上去東郊實驗田,讓他的人先行。”
那内侍趕忙去了。
朱棣下了暖榻,“走吧。”
黃昏急忙跟上。
因爲是臨時起意出皇城,所以錦衣衛中負責儀鸾的部門還在緊急反應之中——明朝沒有儀鸾司,都歸錦衣衛管轄。
朱棣也不急,索性和黃昏慢慢走向皇宮大門,給錦衣衛時間準備。
君臣漫步,所過之處,跪了一片又一片。
黃昏跟在後面,見朱棣心情不錯,于是弱弱的道:“陛下,微臣還有點私事想請你點頭,當然,算起來其實也是家國事。”
朱棣哦了一聲,“你說說看。”
黃昏道:“此次南下途中,在大名和曹州區域,遇見了白蓮社的人作妖——”
朱棣打斷黃昏,“難怪曹州千戶所那邊上報了五軍都督府,說斬獲白蓮社妖人頭顱三百六十有一,感情是你引出來的事情,看你現在活蹦亂跳的,應該是大獲全勝?”
黃昏笑道:“基本上和曹州千戶李來上報的章折内容一樣,白蓮社作妖,被曹州錦衣衛百戶所和山東都市曹州千戶所聯手蕩平。”
朱棣點頭,“然後呢?”
黃昏道:“這裏面說起來幾句話,其實牽扯很廣,這件事也牽扯到了山東明教的勢力,而微臣以口舌之力,說服了山東明教高層韓長青,讓他願意效仿方嬌,讓山東明教勢力歸官府所轄領。”
朱棣訝然,“韓長青?”
黃昏愕然,“陛下知道這個人?”
朱棣哈哈一笑,“怎麽可能不知道,明教那一群高層之中,這老頭兒的身份地位和威望,其實還在聖女方嬌、教主唐青山之上,是不是很奇怪,朕之前并不知道方嬌和唐青山,卻能知道韓長青?”
黃昏點頭,“不奇怪,陛下英明,天下千萬裏江山,隻有陛下想不想知道的事情,沒有陛下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情,實乃聖聽萬裏也。”
朱棣扯了扯嘴角,“不會拍馬屁就别老想着拍馬屁,朕能知道韓長青其實一點也不奇怪,這老頭子是韓林兒的後人,和太祖當年打過交道的,隻是這麽多年藏得挺好,膽子倒還大,竟然躲在山東。”
黃昏恍然。
确實,既然是韓林兒的後人,朱棣聽說過他也不稀奇。
道:“所以陛下的您的意思……”
朱棣颔首,“如果他願意和方嬌一樣,率領山東的明教勢力歸順官府,自是最好,朕能容忍方嬌,自然也能容忍他韓長青。”
黃昏大喜,“陛下胸懷寬廣,可撐千萬裏大船啊。”
朱棣:“……”
這小子從關外回來,怎麽成馬屁精了。
道:“說吧,是不是韓長青有什麽要求?”
黃昏點頭,“陛下聖明,韓長青的要求其實和方嬌也差不多,也希望他的兩個孫兒能蒙陛下開恩,到京畿國子監求學,以後可以參與科舉。”
朱棣頓足,側首,“沒了?”
黃昏愣住,“還應該再有?”
朱棣哈哈一樂,“山東境内明教歸順官府,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麽,意味之大和浙江方嬌歸順一樣,朕就不給你贅叙了,别的不說,就是方嬌和唐青山要求個一官半職,哪怕是三四品,朕也覺得合理。”
黃昏嘿的一聲冷笑,“那他也敢要才行,要了,明教的人可就看他不順眼了,會認爲他是爲了富貴才投靠官府的。”
朱棣颔首,“也是這個道理,這麽說來方嬌和韓長青确實不笨。”
笨也坐不到那個位置去。
大手一揮,繼續向前,笑容燦爛,“這個事交給你去操作罷,你就拿着朕的口谕辦事,國子監那邊不會爲難你的,多幾個讀書人而已,對國家也是好事。”
幼少入國子監,還不信讀了聖賢書,會繼續跟着明教作妖。
這些人一旦到了國子監,将來都是國家人才。
何樂而不爲。
須知人往高處走,一旦成了書香世家,誰還願意去過那刀頭舔血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