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朱棣知道,徐輝祖的潰敗還不夠真實,不能讓阿魯台反應過來,所以朱棣很快降下旨意,徐輝祖指揮失誤葬送兒郎,導緻戰局不利,按軍法處置。
聖旨着一隊斥候帶着一位小太監送往巴爾斯和坦區域。
不出朱棣意料。
傳達聖旨的隊伍在半途就被鞑靼遊曳的斥候隊伍給攔住了,那位小太監“意外”的被俘虜,然後那封聖旨就被送到了阿魯台手中。
阿魯台當然不會好心的把聖旨送去巴爾斯和坦的徐輝祖部。
反正在他想來,朱棣的一封聖旨被攔截了,他知曉消息後肯定還會再送一封聖旨到徐輝祖那裏去,哪需要自己來當這個好人。
不過也正是因爲這封聖旨,阿魯台越發相信徐輝祖潰敗的真實性。
對徐輝祖越發鄙棄。
真不知道兒子馬哈丹去年是怎麽在榆木川輸給這人的。
但阿魯台沒想到,朱棣根本沒再降下聖旨。
……
……
朱棣密令朱高煦部按捺不動,隻小規模的試探着攻擊駐紮在前方的鞑靼兵力,同時傳令丘福,要竭盡全力一戰,不能讓鞑靼将右翼也切開了。
若是右翼被切開,鞑靼就可以繞路迂回,之所以如此,是逼迫阿魯台重新回到前鋒這邊來,或者讓阿魯台分兵繞開朱高煦的前鋒,從明軍左翼徐輝祖與中軍之間穿插,來襲擊中軍。
擒賊擒王。
想必阿魯台肯定有這個想法:一擊擊潰中軍的朱棣,那麽這場戰事就勝負已分。
有朱棣旨意,丘福豈敢不盡力。
何況還有張輔。
張輔是張玉的長子,征讨安南就獨掌大權,是經曆過沙場檢驗的将軍,丘福對其也信任有加,一老一少的搭配,極其的相得益彰。
是以右翼明軍極其兇猛,正面和阿魯台主力大戰,寸土不讓。
而明軍前鋒依然被阿魯台的少量兵力牽扯着無法分兵去支援右翼,一時間整個捕魚兒區域都是刀光劍影。
巴爾斯和坦的徐輝祖收攏部隊,建立據點開始抵抗阿魯台一部分兵力的撕咬和騷擾,但也沒有繼續出兵的迹象。
不過阿魯台知道朱棣絕對不止如此,所以他很快派出兵力,切割掉丘福、張輔部和朱棣中軍大營的聯系——除非朱棣派重兵打通通道。
不過讓阿魯台松了一口氣? 因爲朱棣似乎放棄了右翼? 開始讓朱高煦率領的前鋒進行整兵,要大規模出擊。
阿魯台豈能讓自己陷入這種困局。
草原鐵騎? 别的不擅長? 就是跑得快,所以阿魯台很快擺脫和丘福、張輔的厮殺? 将兵力撤回到捕魚兒海區域,同時分出大量兵力? 增援巴爾斯和坦? 想要一口吞掉徐輝祖部。
徐輝祖拒守不攻。
戰事陷入僵局。
期間阿魯台嘗試着率領騎軍,從巴爾斯和坦和捕魚兒海之間,向大明後方穿插,想要偷襲朱棣所在的中軍? 不過被朱高煦分兵阻止? 不得已改變戰略,以部分兵力糾纏朱高煦,然後全部軍力壓道巴爾斯和坦,打算一舉殲滅軟柿子徐輝祖。
但是……
打了徐輝祖半個多月,阿魯台罵娘的心都有了。
徐輝祖這慫貨。
好像徹底被阿魯台殺破了膽子? 無論阿魯台怎麽叫陣,他都重兵拱衛不出戰? 對此阿魯台徒呼奈何,隻能繼續切斷徐輝祖的後勤路線。
按照估算? 徐輝祖的後勤糧草,最多還能堅持半個月。
但阿魯台做夢也沒想到? 他确實等來徐輝祖的糧草殆盡? 也讓徐輝祖部陷入絕境? 一時間阿魯台連戰連勝,斬獲大明将士首級過萬。
徐輝祖部已經完全潰不成軍,零零散散分布在巴爾荷斯坦區域,根據斥候諜報,徐輝祖身邊已經隻有三千大明騎軍,隻要追上,徐輝祖必死無疑。
阿魯台看見了大勝的希望,一旦摧毀全殲大明左翼兵力,那麽朱棣肯定會讓前鋒、中軍和後翼回縮,體量龐大的大明軍隊就像斷了一隻腳的貓,自己軍隊則是一隻自由飛翔的蒼鷹。
局勢一片大好。
但他做夢也沒想到,會迎來大明雄師的合圍!
在那一刻,阿魯台是懵逼的。
他怎麽都想不明白,朱棣率領的明軍中軍是怎麽在這個時間點出現在他的後方撒兒都魯的,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斥候根本沒得到一點消息!
這就不提,就算朱棣率領的是騎軍采取大迂回,可他的糧草辎重跟不上,他憑什麽敢如此迂回,他就不怕因爲糧草問題而軍心潰散麽。
關鍵就算如此,朱棣也比自己預算的時間早了三五天左右!
朱棣是何等的狠心,竟然真的放棄了徐輝祖率領的七萬人馬,以這七萬人馬作爲誘餌,爲他的迂回合圍争取時間。
夠狠!
這正是朱棣的高明之處。
隻要阿魯台肯戰,他就不用擔心阿魯台跑了,所以徐輝祖那邊不斷潰敗吸引了阿魯台的注意力後,朱棣命令朱高煦和丘福兩部,分出兵力去佯裝增援徐輝祖,讓阿魯台誤會大明不敢舍棄左翼的徐輝祖部,但其時朱棣已經率領神機營從右翼大迂回,繞了一個巨大的圈子,從曾經的齊王府那邊出擊,迅速攻破鞑靼駐牧地撒兒都魯,然後揮師直逼阿魯台的後面。
形成了合圍之姿。
朱棣率領的是神機營的騎軍,第一次露相草原,至于糧草問題?
有方便面!
直到這一刻,朱棣才拿出殺手锏,形成合圍之姿後,中軍分到右翼丘福部的神機營步卒迅速靠攏,同時丘福也分派了兩萬步卒增援,如此一來,隻要增援兵力一到,朱棣麾下便有三萬餘步卒和數千的神機營騎軍。
堅不可摧。
草原很大,可巴爾和斯坦區域并不大,雙方幾十萬人陳軍在這個區域,阿魯台再想跑,已經沒有戰略縱深了。
尤其這時候徐輝祖開始強勢反擊。
阿魯台隻有選擇決戰,然後突圍。
阿魯台經過嚴謹分析後,選擇了回身和朱棣正面決戰:遠奔之師,疲勞過度,戰力大減,又受限于糧草約束,絕對擋不住自己的騎軍沖鋒。
而且必須要快。
要趁丘福增援的兵力沒趕到之前出擊朱棣,讓他爲自己的狂傲付出代價。
阿魯台是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做的。
他派出了最精銳的騎軍兩萬人,也派出了最信任的勇士,萬夫長巴根和失捏幹,兩人各率一萬人,直擊朱棣。
殺了朱棣,則一切塵埃落定。
朱棣麾下雖然隻有八千左右的神機營騎軍,但他絲毫不懼,能不能全殲阿魯台,就看自己能否守住這道口子,若是被阿魯台撕開口子,想再全殲對方,基本不可能。
至少今年沒有機會了。
所以……
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