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成功的幾率非常小。諸葛亮不敢去賭,也沒有必要去賭,魏國的首都戒備森嚴,哪能是魏延五千一萬人馬就能攻破的,充其量起到個吓人作用,但是一旦魏軍展開追擊,魏延将毫無退路,隻能等死。
***是舉世公認的大軍事家,1944年3月,他對子午谷奇襲,給出了“此計太懸危”的評語,可謂一針見血,一語中的。
這也爲諸葛亮死後,他被殺甚至滅三族埋下伏筆,殺魏延曆史上給出的定論是魏延謀反,随着近幾年曆史學家的考研,其實魏延根本就沒有反意。
而且關于魏延的個人形象問題,也完全不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描繪那樣,一個長有反骨的人物。所以魏延謀反,這是三國時期的一大疑案,也是蜀漢最大的冤案。
魏延的身份地位很高,在諸葛亮執掌政權時期,已經蜀漢軍界第一人,官居征西大将軍,再加上勇武不凡,尤其劉備的親信大家,可以說除了諸葛亮,基本上就沒有人能夠駕馭得了他了,也正因爲如此,才埋下魏延悲慘的父輩。
諸葛亮在世的時候,還要倚重魏延的勇武,對抗曹魏,故而對其非常信賴有加,但是諸葛亮死了,誰來駕馭魏延呢?
聰明的諸葛亮自然就想到了這一點,再說諸葛亮生前就已經指定好了接班人,那就是蔣琬,“亮平生密指,以儀性狷狹,意在蔣琬”。
這裏就涉及到另外一個人物,叫楊儀,同樣是諸葛亮北伐期間倚重的大臣,與魏延,一文一武。
最重要的楊儀和魏延完全的是水火不容,“唯楊儀不假魏延,延以爲至忿,有如水火。”于是乎,諸葛亮想到一個小伎倆。
《三國志》記載:臨終前,諸葛亮召開了一個機密的榻前會議,參與會議的有楊儀、姜維、費祎等人,諸葛亮遺命——他死之後,不要繼續北伐了,全部撤回蜀國,撤離的時分,讓魏延斷後,姜維次之。并且說:“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意即假如魏延不服從命令,你們不要管他,軍隊本人開拔。
這個榻前會議唯獨少了當時軍銜最高的魏延,這是爲什麽呢?諸葛亮撤軍的計劃魏延不知道,甚至根本就沒有考慮魏延的想法,這不是諸葛亮的巧設下的伏筆嗎?
魏延是積極的抗曹分子,又怎麽輕易的撤軍了,當楊儀派費祎去問魏延是不是一起南下的時候,魏延說:“丞相死了,還有我呢,應該繼續打下去,憑什麽一個人就要廢了蜀漢大業?!而且我魏延是什麽人,憑什麽給你楊儀斷後?!”
本來魏延和楊儀就水火不容,于是乎在這個時候,矛盾終于爆發了,楊儀覺得是個殺魏延借口,魏延也絕對是一個鏟除楊儀的機會,兩者互相争權,結果魏延在蔣琬、王平、楊儀、馬岱的聯合下敗了下來,以謀反罪被殺。
而這些人都是諸葛亮的心腹啊!其實他對劉備也算忠心,從早時起就想投入劉備麾下,劉備率兵到荊州,魏延冒着危險開城迎接,卻被文聘截住斯殺,劉備說是不忍看劉表自相殘殺,領兵他去,魏延殺退文聘,一看已空無一人,隻好暫時去投韓玄,一投劉備以失望告終。
上文略有提及,此後韓玄仍然不重用魏延,到劉備打長沙時,韓玄要殺老将黃忠,又是魏延挺身而出,奮不顧身地率衆殺掉韓玄救了黃忠,打開城門迎入劉備。
興沖沖以爲要立功受獎的魏延,誰想到諸葛亮見到他即一聲斷喝:“把魏延綁了,推出斬首。”還是劉備覺得魏延有功無過,才保住了一條小命。
有功無過還要被諸葛亮呵斥一番,說他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隻許你老老實實,不許你亂說亂動,如其不然,定要取爾狗命。
二投劉備又鬧了個灰頭土臉,其實這才是冤乎枉哉,所謂相面用現在科學的方法來衡量,純屬子虛烏有,諸葛亮不過是看他一反劉表,二反韓玄就認定他有反骨,一輩子都不信任他,直到入川成了頭号大将仍然是隻利用不重用。
魏延其實是可以和關、張、趙、馬、黃并列的大将軍,但評定五虎上将卻把他排除在外。入川時黃、魏争功,雖然有點意氣用事,但總是說明魏延的工作積極性是很高的,在那種受壓抑的環境中,能煥發出這樣的積極性還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魏延其實是智勇雙全的,如果充分發揮他的積極性、創造性,也許三國的曆史會改寫。白帝城劉備敗亡後,五虎凋零,魏延成了頭号大将,諸葛亮本應改變看法,重用魏延,有事相商,互爲倚靠,而恰恰相反,諸葛亮仍一如既往的壓制他,對他提出的建議,對了也不聽。
一出祁山時,諸葛亮先施反間計,讓曹魏罷了善于用兵的大将司馬懿的兵權,正處于人員調整的内亂時期。魏延建議抄近路出斜谷,直取長安,現在看來,這個建議是非常正确的。
但諸葛亮一向不聽人言,隻相信自己,何況是他一直另眼相看的魏延,不但不采納其意見,還把魏延好一頓呵斥,弄得魏延好生沒趣,以後再沒有提出過任何建議。
每一次打仗時,遇到硬仗、危險較大的戰鬥,諸葛亮總是派魏延出馬;碰到能得功勞的戰鬥,卻隻派魏延去誘敵等輔助角色。難怪有一次需要勇将出馬,諸葛亮目視魏延,魏延低頭不語,實在是太傷魏延的自尊心了。
即使如此,魏延既沒有考慮跳槽,也沒有想過謀反,其人品也就算是不錯了,如果是現代人,恐怕早就跳槽多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