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不要誤會,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大師兄确實威力無比,單挑所有人,但是最後被周星馳一招無敵風火輪打敗,當年感覺這句話簡直無解,也是讓人笑破肚皮。
言歸正傳,書接上文,張飛“見獵心喜”,不顧大哥劉備、二哥關羽的關照,哈哈大笑上場。潘金蓮這邊不認識張飛,初次見面很重要,這張飛一上來就粗魯的大喊大叫“笑傲江湖”,自然令她沒有好印象了——
擱新華國,那然是根正苗紅的貧農出身,然而在潘金蓮這大家閨秀眼裏,就是大老粗夯貨。剛才那個看起來“智勇雙全”的大将軍,都被她咔嚓折樹枝一樣接過了,這張飛那……
當事人張飛卻是對此一無所知,所不定對自己的被“人設”還喜不自禁呢!閑言少叙,對壘開始,張飛心想: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這麽嬌滴滴的姑娘,細胳膊細腿,竟然能秒殺一位武藝不凡的大漢,紀靈名氣很大,就跟二線明星似的,他張飛這七八九線開外的小人物,自然聞名“仰望”已久啊。
因此決不能小瞧對方,還是先下手爲強吧,這番一尋思他就出招了,第一個招,隻見張飛向前一步,如飛虎撲兔。
這時潘金蓮見之,一招獅子抱繡球,打算四兩撥千斤——兩手比做一個似心似園圈的模樣放在胸前,然而張飛見狀卻有點好笑,心想:
“一個姑娘家家的,就算有些本事,一到動真格的,就亂了吧!看來戰場還是俺們男人的天下啊!女人,還是回家奶孩子去吧!”
隻見張飛疑似穿越者般,也不攻擊了,反而收招對潘金蓮開嘲諷技能:他手中蛇矛一伸,呈45度角指向天空。
潘金蓮略加思索,以爲對方這是起手禮,她是大家閨秀,自然“禮尚往來”,于是向前一步,雙手高高舉起,這是受穿越者李陵的熏陶,左手握拳,右手化掌,交擊在一起,以作回禮。
這是最長見的抱拳禮,居家旅行走江湖必備啊。喜歡看武俠小說的都知道,抱拳禮多在武林中使用,禮節動作很講究,每個細節都有一定含義,弄不好會惹出紛争。
其基本動作:
(1)先是左腳上步,右腳跟上并步站直,意爲視對方爲尊,邁步趨前以示敬仰。
(2)兩臂平颌,環抱當胸,曲攏成圓,意爲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
(3)右拳抵左掌,掌爲文,拳爲武。當然這一點上,李陵和潘金蓮,都正好反了,畢竟他們不是專業的嘛,打醬油而已。
詳細的情況是這樣的:左掌四指伸直,意爲練武之人應德、智、體、美“四育”齊備,象征高尚情操、藝德齊備;拇指彎曲隐藏,意爲不逞強不作大。
右拳緊握抵于左掌中指下端,意爲武不犯禁、勇不滋亂,就文止武。
(4)兩手手心向外推,意爲我心光明,有緣相會是朋友,恭請師友前輩指;拳眼向胸意爲友情記心間。
除基本動作外,抱拳姿态也有不同表示:
抱拳高舉過頭爲至禮,表示我對你服氣,尊仰,五體投地;
兩手相抵出聲爲響拳,表示心急意切,情緒激烈;
抱拳幾面環繞爲羅圈禮,是向衆人的大禮;
抱拳抵在左胸爲武禮,表示晏文就武,以拳說話,要動手開打。
值得一提,人們容易與之混淆的有個拱手禮,許多人将誤稱抱拳禮。它是民間相見或感謝時常用的一種禮節,一般在平輩間使用。
行禮時,雙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雙手互握合于胸前。一般情況男子應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女子則正好相反,這樣的作揖手勢是“吉拜”;若爲喪事行拱手禮,則男子爲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女子則正好相反,這是兇拜,一般用于吊喪。
而在賀歲廣告中經常出現的,正是這樣的“兇拜”,誰讓現代人許多都是“文盲”呢!
拱手禮始于上古,有模仿帶手枷奴隸的含義,意爲願作對方奴仆。後來拱手逐漸成了相見的禮節。尤其是近現代,已基本成爲本地區人民群衆主要的交往禮節之一。
切記吉拜、兇拜的要點,中國古代講究以左爲尊,直至今天,中國官方依然是繼承這一傳統的,比如領導人的排序,但國際通行的慣例則是以右爲尊,所以在接見外賓時,外賓都是坐在右側的(小平同志例外,是因爲右耳聽力不好)。古人爲何以左爲尊?一般的解釋是:人在攻擊别人時,通常用右手。所以,作揖時,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誠與尊敬。
“我也是醉了,張飛和潘金蓮再搞什麽?”李陵作爲現場觀衆,看得是一頭霧水。
他當然不知道當事人的心思所想,尤其是和他同床共枕過的潘金蓮,要是知道她這是回禮,那簡直要吐血三升啊。
你說張飛給你比武起手禮,搞笑吧,真是頭發長見識短——人家刀槍劍戟什麽的,比武之前要是緻敬對方,那是四十五度角向側前下方,而現在張飛呢?
那是四五度角向上,這是挑釁啊,懂不懂,我的傻姑娘!
再觀張飛也蒙了——這女将大氣啊,自己剛才笑話她,人家上來給自己行禮……于是張飛那個慚愧啊!于是下意識舉起右手痛悔地拍了自己腦門三巴掌。
啥,你說張飛這漢末三國的人,不認識“抱拳禮”,那是武俠小說走江湖用的?這你就不懂了吧:
抱拳禮,以及類似的“拱”、“揖禮”,漢族傳統禮儀中一種相見禮,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上的曆史,是漢族特有的傳統禮儀,無論抱拳、拱、揖禮,都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緊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動,不宜過烈、過高。
看到沒有,這禮節源遠流長啊,漢代也流行啊,張飛自然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