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表太祖爲骁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出關,過中牟,爲亭長所疑,執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爲請得解。”
而在出奔京師和途徑中牟縣之間,《魏書》和《世語》補充記載了曹操借宿呂伯奢家的事件。此外,《世語》在這段記載最後,又補充說明了中牟縣爲何釋放曹操的原因——
“中牟疑是亡人,見拘于縣。時掾亦已被卓書;唯功曹心知是太祖,以世方亂,不宜拘天下雄鉨,因白令釋之。”
但我們可以看出,曆史記載與後世演繹的“捉放曹”故事不同的是:
第一,二者發生的時間順序是颠倒的,根據《三國志武帝紀》的正文以及《魏書》和《世語》的注解,曹操先是經過呂伯奢家,後爲中牟縣亭長所擒獲。
第二,人物設置存在偏差,陳宮并未出現在整個“捉放曹”的故事裏。借宿呂伯奢家的僅僅是曹操一人。而擒獲曹操的中牟縣亭長,曆史上并未給出其具體的姓名。
第三,在曹操借宿呂伯奢家時的殺人情節出現了不同的記載。《魏書》中記載是“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裏。
從數騎過故人成臯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而《世語》則記載“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這裏的不同記載就頗有意味,如果按照《魏書》的觀點,那麽曹操的殺人完全是基于自衛。而《世語》的記載則與後世演繹的“捉放曹”故事内容相符。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兩處記載都說明呂伯奢并不在家,曹操并沒有連同呂伯奢一起殺害。
其次,我們可以看一看呂伯奢家殺人事件和中牟縣遭遇上的聯系。能夠确定的一點是,曹操出奔是帶有逃亡性質的,這在中牟縣曹操的遭遇中能夠看出。
然而,呂伯奢家的殺人事件根據不同的記載則能夠得出不同的結論。《魏書》沒有點明曹操是因爲懼怕追捕而殺人,而是因爲呂伯奢之子想要謀取曹操的财物因而引發了曹操的自衛。
《世語》則點明了曹操是因爲懼怕呂伯奢家人将其送官,因爲猜疑而殺害了呂伯奢的家人。
因此,如果依據《魏書》的記載,那麽無論是從時間順序還是原因,呂伯奢家殺人事件和中牟縣遭遇都沒有很緊密的邏輯聯系。
而恰恰相反,根據《世語》的記載,呂伯奢殺人事件和中牟縣遭遇雖然在時間上和後世演繹的“捉放曹”故事不符,但原因和逃亡懼怕追捕的性質卻不謀而合。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看曹操那句經典的名言。《世語》有關曹操呂伯奢殺人事件的記載後有引用了孫盛雜記的記載進行補充: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爲圖己,遂夜殺之”,點明曹操猜疑殺人的具體情形,并第一次出現了曹操言語的記載:
既而凄怆曰:“甯我負人,毋人負我!”這裏可以看出曹操對于因猜疑而殺人表現出的是一種逃亡過程中無奈的态度,很有可能是失口而言,而非有意表現自身個性的行爲。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捉放曹”的故事中,中牟縣遭遇表現的是曹操正面的形象,而呂伯奢家的殺人事件很有可能是曹操出于自衛而發生的事件,且發生在中牟縣遭遇之前,可以看出,這二者之間似乎沒有很緊密的聯系。
後世演繹的“捉放曹”和曆史原型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除了将兩個子故事的時間順序進行了颠倒使其在邏輯上的聯系更加緊密。
更在選取曆史材料的時候,有意識地選擇了不利于曹操道德評價的資料并對其進行放大而淡化了曹操出奔京師是爲聲讨董卓的正面形象,并虛構了陳宮的加入以見證曹操性格的多變。
由此使得一場普通的自衛事件轉變爲對曹操性格多變的批評,也讓“捉放曹”成爲了佐證曹操“奸絕”形象的典型故事。
曹操其實本就是一個極其複雜、極富争議的人物。仁者見山、智者見水,千秋功過、任人評說。
有道是:“男兒隻手帶吳鈎,何處覓封侯?江山多少帝王業,悠悠,到如今、空中樓閣。挂帆西子蘆葦舟,功名值幾鬥?雄風萬裏書生氣,夢遊,莫不如、水調歌頭。”
曆史上,曹操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爲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更是:“奏事不稱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跸,宗廟、祖、臘皆如漢制,國都邺城。王子皆爲列侯。”
他名義上還爲漢臣,實際上已是皇帝。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十月,漢獻帝又賜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曹操以五官中郎将曹丕爲魏太子。
接下來就是曹操一統三國的事了,原本在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見劉備已取得益州,而漢中是益州門戶,“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劉備必然要攻取漢中。
于是曹操搶先一步,率十萬大軍親征漢中張魯。五月,攻克河池,斬氐王窦茂;七月,曹操大軍進至陽平關(今陝西勉縣西北)。
張魯聽說陽平關失守、逃往巴中。曹操進軍南鄭,盡得張魯府庫珍寶。十一月,張魯出降曹操,漢中遂爲曹操所有。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曹操再次南征,率軍猛攻濡須口,擊敗孫權,孫權派都尉徐詳求降,曹操同意,并允諾重新結爲姻親。
曹操主力退出漢中後,劉備向漢中發動進攻。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親率大軍進至陽平關,夏侯淵等人與劉備夾關對峙,曹軍多次擊退劉備軍猛烈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