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張飛那是反其道而行之啊!呂布怎能不怒?以至于舍了公孫瓒去戰張飛。
當然,也可能包括張飛又黑又醜又壯,太紮眼了,呂布一看就知道不能小看,加上站位的可能因素,讓呂布顧及,免得對付公孫瓒時被張飛取巧傷了!
也隻是傷了,呂布就是那麽自信,能殺的了他的武将還沒出生呢!
事實呂布不是自大,這是戰績堆出來的,包括眼下也将是呂布的着名戰績之一:
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厮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
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裏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厮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
呂布蕩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這便是有名的三英戰呂布!
“三英戰呂布”是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精彩的一個章節,曆來爲人們津津樂道,在民間故事中是一例經典素材。有人将此戰舉爲呂布天下第一的例證,也有人喜歡劉關張三兄弟并肩作戰的勇猛。
順着作者羅貫中寫三國偏向劉備的思路,不難發現這場對決的出發點,依然還是拿英勇無敵的呂布來襯托劉關張。
比如,呂布與張飛連着打了五十回合,羅貫中在這裏打了個馬虎眼,并沒描寫二人戰鬥過程,甚至誰占上風都沒說,直說兩人不分勝負。
根據下面描述的關羽加入後又戰三十合,我們應該能得出呂布單戰張飛100回合開外呂布能獲勝的結論。
因爲此戰畢竟是劉關張三兄弟的第一次正式聯合出場,所以羅貫中在此嚴重偏袒了劉備一夥。
再有,劉備一看兩個兄弟合夥都不行,也不顧什麽單打獨鬥了,自己也加入戰場,多少有點不光彩,畢竟三國單挑例子很多,很少二打一,更不要說三打一了。
當然,這時候羅貫中是拿呂布當踏腳石的,三英戰呂布嘛,一個都不能少,事實上羅貫中有意爲之,非要等劉備繼兩個兄弟之後,加入戰場,以突出劉備——羅貫中終于心裏有底氣了,寫到呂布時,用“架隔遮攔不定”來形容了。
很多人認爲在三英戰呂布時,劉備純屬添亂,本來關張二人已經和呂布打得飛起,劉備上場反而要關羽、張飛保護,可以說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但是羅貫中的本意,肯定不是如此,他要突出劉備劉玄德,之所以劉備一參戰,呂布立馬“架隔遮攔不定”,襯托劉備不僅沒有拖後腿,反而是三英戰呂布制勝的關鍵。
從劉備的兵器和武力能力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列位看看有沒有道理。
首先是兵器,劉備配雙劍,珠聯璧合。
劉備用的兵器是雌雄雙劍,在人人禦馬的戰場上,雙劍的威力确實不能和關二爺的大刀以及豬肉王子老張的丈八蛇矛相提并論,但劍有劍的優勢,它的靈活性和指哪打哪的準确性是其他兵器遠不能及的。
可能有人會說,戰場上好像很少有人以雙劍作爲兵器的吧。沒錯,正常人一般都不會選劍作爲主要攻擊性武器,戰場上講究一寸長一寸強,在回合制的打鬥中,劍的劣勢很明顯,完全掩蓋了靈活性的優勢。
但是我們忘了,劉備天生怪胎,手臂奇長!史書上對劉備的描寫是:雙手過膝。也就是說比正常人長了至少20厘米。這也是爲什麽劉備敢用雙劍的原因,先天的優勢加上劍的靈活,簡直是絕配。
當關張二人和呂布纏鬥在一起時,劉備一個回合能刺出幾劍,這是關刀和張矛無法做到的。大家都知道呂布使的是方天畫戟,也是長兵刃,靈活性也沒法和劍相比。
即使呂布能力強一回合能打出雙倍傷害,也隻能應付關張二人。能力再強,也很難躲避劉備雙劍的騷擾,因此,劉備上場後打破了關張和呂布的平衡。
兵器的優勢隻占其一,還有就是劉備的武力能力。劉備會什麽武功?應該很少有人知道。根據武術學家的考證,劉備年輕時練習的是通臂拳。
通臂拳在先秦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到漢朝曾經一度是中國的流行的武術流派,劉備正是練習了這種帶有仿生學性質的拳法。
通臂拳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通過練習能将一側的手臂縮入身體,借助骨骼錯位來達到延長另外一條手臂的目的。
劉備根據自身優勢,練習通臂拳之後,在戰場上手臂忽長忽短,極具迷惑性。劉備的雙劍長約一米,手臂本身就長,再加上通臂拳的延伸,攻擊範圍甚至可以達到兩米至兩米三的距離。
這是什麽概念?張飛的丈八蛇矛長約兩米四,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長約一米八。但是這種長武器需要雙手把握才能用上力,因此攻擊距離也就兩米多點。
也就是說劉備的攻擊半徑甚至超過了關張!加上雙劍無與倫比的靈活性,劉備在戰場上的威力可想而知。
關張并不傻,認劉備當大哥,必然有其過人之處。之所以三英戰呂布廣爲流傳,劉備确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總之,經過頭号配角華雄和上将潘鳳等人用生命的鋪墊,十八路諸侯讨董卓的大戰氣氛越來越濃厚,等到白馬将軍公孫瓒露臉客串了一番,“三英戰呂布”把大戰推向了高|潮。
這場比賽的勝負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交戰的當事方呂布和劉關張兄弟都通過這一仗名揚天下,獲得雙赢。
那麽,這場大戰是事先策劃,還是張飛臨時起意的呢?
從張飛出戰來看,呂布當時正在追殺公孫瓒,呂布仗着馬快,追上公孫瓒眼看要下殺手了,張飛挺身而出,攔住呂布厮殺,救下公孫瓒。